保羅·瑞恩小傳(一)
這是選·美的第957篇文章
《保羅·瑞恩:一部小傳》連載一,作者王浩嵐。
編者註:因微信讚賞用戶限制,為開啟讚賞,作者只能設置為游天龍,最終打賞會轉交給作者本人。
約莫半個月(兩個月)之前,眾議院議長保羅·瑞恩「出人意料」地宣布他將不再尋求連任其位於威斯康辛第一國會選區的眾議院席位,並將在在這屆國會結束後卸下議長一職。雖然人稱「白面書生」的泡軟大概率不會在留在下屆國會基本已是國會山上半個公開的秘密,他選擇提前八個月宣布退休著實是讓他的共和黨同僚深感意外,也給共和黨本來就布滿了烏雲的中期選舉前景又蒙上了一層陰影。
瑞恩作為近一個世紀以來最年輕的眾議院議長,在接任三年之後依然「年僅「四十八歲。按理來說,四十齣頭對於一個政治家來說本該正處年富力強,還可勇攀政治生涯新高峰的黃金年齡。但泡軟卻一反常理突然選擇卸下眾院議長這一國會最重要的職位,年紀輕輕就退位讓賢。他給出自己選擇退休的理由呢是說自己已經完成了自己二十年前來到華盛頓的使命,而且他也到了他人生中應該多花些時間陪伴自己家人的階段。陪伴家庭向來是政客離開崗位所最慣用也最虛假的理由,泡軟雖不例外,但他個人成長的歷史和他家庭現狀(三個孩子都到了十幾歲的青春期,距離離開家上大學只有幾年)倒是給他自己聲稱的理由增加了幾分可信度。不過呢,這依然無法改變他真正影響他選擇離去的三大原因:「使命」的完成,總統特朗普,和年末中期選舉可以預見的藍色風暴。
瑞恩其人
保羅·戴維斯·瑞恩是土生土長的威斯康星人,成長於並不顯赫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瑞恩的父親在他尚未成年的時候就因家族遺傳的心臟病離世(瑞恩祖父也是五十幾歲就心臟病離世)。少年喪父的瑞恩憑藉著父親留下的社會保險以及自己平日的兼職完成了大學學業,擁有政治和經濟學雙學位的瑞恩在畢業後為時任威斯康辛共和黨籍參議員鮑勃科斯滕做了幾年幕僚。在科斯滕92年輸給了民主黨的政壇新星拉斯-費恩戈德(Russ Feingold)之後選擇留在了華盛頓,轉而為一個叫Freedom work的保守派智庫工作。也是在這段工作經歷中,泡軟遇到了他政治哲學上的 「導師 「,前眾議院共和黨議員傑克 坎普(Jack Kemp)。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傑克坎普這個名字可以說是非常陌生,十個里有九個是認不出來,剩下的那個可能還是因為對96年總統選舉還有點印象。但坎普在八九十年代的美國,尤其是在共和黨選民和保守派中享有盛名。作為里根經濟學的直接操盤手之一,還在眾議院的坎普推動撰寫了里根任內的第一輪的大規模減稅政策,進而推動了右派至今津津樂道的滴漏經濟學的實踐。通過減稅促進經濟增長從而製造為下層人士主動提升自己社會經濟地位的機會,限制政府在經濟和社會的角色,再加上里根對未來無限樂觀的態度與其極力推崇的美國卓異主義精神,構成了現代保守主義的核心思想,這也成為了過去三十年每一個共和黨人所崇尚的保守派信條。作為坎普門徒的瑞恩自然是忠實的信奉這這一套保守派理論,這一點從他作為一個年輕的幕僚時開始,直到他成為眾院議長,從未改變。
在96年大選鮑勃多爾和坎普輸給了柯林頓和戈爾的組合後,瑞恩短暫地回到了家鄉,為親戚開的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在1998年威斯康辛第一選區的國會議席出缺之後,泡軟成功當選為國會議員,只有二十八歲的他,是當時眾議院第二年輕的成員。接下來的日子裡,泡軟默默地累計著自己的國會資歷,他對政策細節的痴迷讓他得到了一個 「政策狂人 「(policy wonk)的外號。在同是共和黨人的小布希掌管白宮期間,泡軟幾乎做到了凡是總統支持的立法項目,他就堅決支持,即使不少開支政策與他倡導緊縮赤字的長期主張相左。(當然,在布希歷任之後,泡軟回過頭來表示自己當年投票支持的時候都是抱著十分矛盾的心情,至於可信不可信,那就不好說了)從大規模單方面減稅,到為聯邦老年保險增設昂貴的處方葯部分(Medicare part D),再到大幅增加國防開支以打擊恐怖主義,在小布希的帶領下,一向主張財政保守,限制政府支出的共和黨政府讓財政赤字和國債節節攀升。充滿諷刺意味的是,布希年間的大政府政策為共和黨的意識形態分裂和茶黨的崛起埋下了伏筆,某種意義上也間接導致了特朗普式民粹主義在未來的粉墨登場。
也許是意識到了自己的」 虛偽」, 逐漸在華盛頓和共和黨內部有了一定話語權的泡軟,在小布希連任之後極力推崇了部分私有化社會保險的計劃,希望藉此打開徹底改變並削減聯邦福利項目支出的道路來控制急速增長的財政赤字。當然,福利改革一向是民主國家的一大難題,對於人口龐大的美國來說,觸動每一個福利項目都是動了不少人的蛋糕。像社會保險這樣歷史悠久又深受廣大美國人民愛戴的福利項目,想要通過減少補助金額等一系列手段來削減它的總體支出可以說是是一種政治自殺行為。布希和泡軟的計劃自然也是毫無懸念的失敗了,但泡軟推動福利改革的夢想一直未曾破滅。對於共和黨來說,06年中期選舉可以說是災難性的一年,國會兩院盡失,民主黨自94年來第一次主導整個國會山。對於泡軟來說,整個黨的慘敗到是給了他的思想和政策主張新的生命。老一輩共和黨建制派退的退輸的輸,讓泡軟為首的年輕一代開始扛起了保守派的大旗。雖然淪為少數黨的一員,泡軟成功跳過了資歷更深的前輩們當上了眾議院預算委員會的首席共和黨成員(Ranking Member)。泡軟成功利用了自己的職位來推動自己理想中的預算方案來對抗多數黨的撥款法案,不過他所主張的大規模削減聯邦和福利開支被黨內大多同僚認為過於激進,少數黨領袖約翰博納(John Boehner)更是對他的計劃嗤之以鼻,多番挖苦。成為了黨內的「大腦「卻被給高高掛起,這頗為尷尬的局面一直持續到奧巴馬上台後的前兩年。10年茶黨的彗星般的崛起,徹底地改變了共和黨的政治生態,泡軟的思想和政策主張終於成為了黨內和保守派的主流。
TAG:選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