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嬰幼兒也需要時間管理—結構化的生活

嬰幼兒也需要時間管理—結構化的生活

這是@Mz.Savage同學關於兒童時間管理的總結。從娃出生,她和我兩人帶娃一直到1歲半(功勞歸於她,我只是輔助角色),中間確實極其艱苦,但是,沒有這個過程,我們自己也無法長大。

給孩子樹立時間觀念,其實,考驗的是大人自己管理時間、管理自己的能力。下面是她的文章,比較長,但是確實是近3年帶娃的深刻感悟。

吃飯:追著喂,吃的少、挑食厭食;

睡覺:入睡困難、到點不肯洗澡不肯睡,玩個沒夠;

愛哭愛鬧愛發脾氣,總是不聽話;

大人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總覺得沒時間。很多好玩的玩具和書,但是大人和孩子都無法集中注意力去玩。好累,好像還是不會陪孩子,只好把孩子交給課外班。

也許這些問題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

生活缺乏結構,沒有幫孩子建立起符合自己身心節奏的時間表。


給孩子「內化的時間表」,其實是給TA的生活提供結構。表面上看,就是按時吃飯、按時睡覺,但實際上沒有這麼簡單:

什麼時間我感覺自己餓了,需要放下手裡的玩具,去吃飯?

什麼時間我感覺自己困了,需要放下手裡的圖書玩具,去洗澡?

這些都是在教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學會應對自己的感受。從這個過程中,孩子會建立起安全感和自我意識,這可以說影響到孩子的:

獨立自主性

探索的勇氣

創造的勇氣(因為只有感到安全的人才敢去面對失敗的可能,不敢冒險的人是不敢創造的)

以及跟別人交往中的同理心。

甚至一個人成年後的人格健全程度、安全感、焦慮水平、是否有愛的能力、是否有生活下去的勇氣,都跟幼年時期穩定規律的生活背後的照顧者(不僅僅是父母,包括老人)付出的長期的親密和情感有直接關係。如果沒有照顧者的巨大的愛和耐心所帶來的對孩子的密切關注和互動,時間表也是很難內化,很難有效的。

所以,看似技術層面的一張時間表,其實是一個聯結自然、社會經濟和身心的節點。

此外,時間表所代表的生活秩序的形成和執行,涉及到孩子對後果的預判:

如果不按時上桌吃飯,吃完盤子就收了,我得餓到下一頓;

如果我不按時睡覺,下午因為太困,就得哭著玩。

這些預判對一兩歲的孩子來說,都是很有挑戰的。因為一兩歲的孩子不會假想未真實發生的情況。一方面需要通過對整個過程的記憶才能實現,一方面還需要學著控制自己當下繼續玩、不去吃飯睡覺的願望。在時間表日復一日的執行和適應中,孩子也在學習了解自己的情感和情緒。這不是控制,而是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衝動,讓自己更好的適應環境,這個過程就是自我意識的發展。

可以通過看繪本來輔助強化這個自我訓練。關於幼兒生活時間表的主題,有很多繪本,你可以跟孩子討論這裡面的小朋友的睡前節目:

跟你的有什麼不一樣呀,

這個小姐姐刷牙是站在小凳子上,

我們是躺著媽媽給刷等等,

做細節的對比。看到這種主題,尤其是細節豐富的書一定要買。

生活類題材,讓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的生活節奏,可以讓孩子對自己的生活更有意識。


孩子會非常感興趣地將一件事接一件事的序列牢記在心,因為渴望秩序,跟渴望喝奶一樣,是小寶寶的自然需求啊。

有一次,吃完晚飯,我和她一起玩,我玩累了,看了一眼表,「快8點了」。小樹就接著自己自言自語,

等到了8點,我就去玩水(洗澡),然後我擦乾淨,媽媽給我抹油,我就喝奶。

我說:「喝完奶就可以睡覺啦!」 娃說:

不對,還有刷牙呢!刷完牙,還要講夫夫(書)。

有時候晚飯還沒吃完,她就已經開始報睡前節目單了,自言自語,這是孩子自己適應環境的需要。

不管到底是不是歸結為秩序敏感期,小嬰兒對秩序的渴望是真真切切的,少一步都不行,這不完全是大人在從外部強加。大人只是幫孩子建立起更全面的生活結構。

對於還不識字的寶寶,時間表需要由大人幫助建立,不宜規定得過細。只需要有三餐時間、活動時間,午睡時間,晚上睡覺時間,這幾個關鍵節點就可以了。根據季節和孩子逐漸長大,可以隔倆月調整,但建立好後,就要嚴格執行。

為什麼孩子會渴望秩序呢?

因為秩序意味著可靠可預期。對於孩子來說,結構化的生活意味著包括撫養人在內的外部環境會對自己的需求做出可預期的回應和滿足,這是嬰幼兒安全感的根源。

有安全感的孩子,才有能力邁出自己的步子,有強大的內心去擁抱風險,也就是「獨立自主」,才能從更多的外部探索與自我互動中發展出更加強健的自我意識。因為,ta知道自己生活在一個自己可以控制和理解的環境中。環境給孩子的這種可預期可控制的回應,是孩子認識自我的第一步。

而我們普遍希望孩子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包括勇氣、自信、好奇心、探索精神、獨立精神,還有自律,但是,這些品質,都是建立在健全的自我意識的基礎上的。

一個得到了足夠的愛和可預期的回應,從而在自我和世界之間建立起牢固可信關係(也就是安全感)的孩子,才能成為敢於探索未知的孩子。 ——《過去島》愛莎·貝斯寇

自我意識不是「自私」,而是意識到:

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要為自己去做決定,

要自己管理自己,

更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也正是因為自我意識是自己情感情緒和行為的中樞,如果沒有發展的很好的自我意識,甚至會導致缺乏同理心。因為了解和體察別人的感受和想法,前提是我首先善於了解和體察我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一個孩子首先要體驗到他是被人在乎的,他的感覺和情感是重要的,是得到充分回應的,將來他才能在意別人的感受。

我們都希望孩子受歡迎,玩得開,朋友多。那麼他必須有同理心,在意別人的感受。就好像這本書里,小象不開心,小豬想盡一切辦法逗自己的朋友開心。《My Friend is Sad》 by Mo Willems


正因為嬰兒的感受很重要,所以需要密切的關注,找到ta的需求規律,並且將這種規律變成時間表,讓家裡人去遵守,而不是讓嬰兒去遵守照看者的時間表。

小嬰兒的需求比較簡單,時間表以吃喝拉撒為主幹,讓孩子有規律的飲食作息才能情緒平穩,身心協調。但意義又不僅僅是如此。

我家貼在冰箱上的時間表

漫漫長日,家裡只有我和寶寶,如何度過才能不覺得辛苦和累?如何安排才能照顧好孩子?

根據對孩子實際作息規律的觀察,做一個時間表貼在冰箱上,抬頭就能看到。把每個節目的時間節點明確標出,就不用再把一整天的辛勞堆積在心頭。即使是一個人,做飯、吃飯、玩耍,絲毫不亂,而且可以只關注當下這個時段的節目本身,不管是吃飯還是玩耍都能樂在其中。

如果沒有明確將吃喝睡的必修課標出,我們的注意力就無法從這種基本需求中解放,心理總會被這個事情牽制。圍繞著等會就要去準備飯的念頭去安排剩下的時間。如果能標出具體的吃飯和睡覺時間,相當於製造出隔離層,無需一直操心做飯的事情,注意力的中心就會轉移到孩子的身體運動和精神情感需求上,圍繞著孩子本身的需求,而不是做飯了。

時間表是自我意識發展、自主性萌芽的一個最強有力的腳手架。而對於嬰兒來說,自主性發展的一大戰場就是吃飯。

3.1 努力喂飯 or 自主進食

當我放假前太忙,把一歲半的娃送回姥姥家,結果二十天後忙完工作回去,發現娃姥姥和保姆在輪流奮力給娃喂飯,喂一個小時都喂不完,娃擰來擰去不好好吃,還發脾氣扔碗。心疼老人也心疼娃,大熱的天,坐在靜悄悄的客廳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消耗戰,真是偉大的愛。拍照截圖引用了大量文章,發給姥姥共同學習進步。好容易幫助姥姥認識到按時按點、自主吃飯,目標不僅僅是吃進去、長身體,更重要的還有讓孩子自己吃、自己決定和控制自己吃什麼吃多少這個能力,跟吃飯一樣重要。

保姆是個非常善良的阿姨,她特別擔心孩子不懂,會餓著自己,而且她也沒有閱讀習慣,不好轉發給她,我就不停地說服她,一歲半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吃,在家裡她固體食物從一開始就是自己拿著吃的。十個月大的寶寶,自己吃東西就沒問題了。只需要把食物盡量準備成塊狀就行了。

從幾個月大開始,小娃會抓握開始,就自然喜歡把各種東西往嘴裡塞,那就是自然給她能力去餵飽自己,我們要讓這種能力自然發展,不要橫加干涉,圖上這一盤是她的早餐,麵包、蒸紅薯、我做的蝦肉蛋卷,西柚、獼猴桃還有自製的酸奶,她自己動手,全部吃掉,全程我吃我的,她吃她的不用額外照顧。

雖然費力,但也終於說服了保姆,不然她真的非常焦慮,不斷痛心疾首地勸我:

娃太小了,你現在就讓娃自己吃飯,會耽誤了娃!

幸好在我重新接管之後沒幾天,娃就恢復了自主進食。她不但吃得非常好,而且都能在二十分鐘內吃完。之前保姆喂飯時的發脾氣、扔碗等行為,一次也沒有再出現了。她發脾氣和不肯配合吃飯是因為自己的自主性被剝奪了,所以要反抗。一旦壓迫不存在了,自然也就無需再反抗。

3.2 喂飯背後的原因

喂飯的邏輯就是否認嬰兒是一個有自己生存意志的主體。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是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去爭取自由,也就是無需別人就能做到的獨立性。這種意志力,這種衝勁是人的生命力本源。在這種衝勁的推動下,她才會渴望強壯,渴望力量。對孩子來說,在她人生的第一件重要的努力中去挫敗她的生命力,隔絕她對自己的力量和意志的體驗,實在是很可惜的事情。老人就是擔心孩子吃不好,而不是老人喜歡自找麻煩一口口勸著吃,當她們親眼看到孩子能吃得又好又快,自然也會開心。

喂飯的另一個原因是害怕孩子吃太少。這種擔憂的根源也是不相信孩子自主判斷的能力。餓了要吃飽是自然本能,自然本能永遠比理論和理智強大。全宇宙沒有一個生物會故意挨餓或者餓死自己。如果孩子真的厭食,根本原因就是我們損害了、扭曲了這種自然的、壯大自己能力的本能。第一個原因就是在不該吃東西的時候吃了東西,打亂了時間表。所以首先還是建立時間表的問題。寫一個時間表貼在冰箱上,讓家裡每一個大人都看到,統一認識。

也是適合認字前的孩子的簡單時間表。大一點的孩子,大概在兩歲左右,因為經常聽大人提起,TA也會對時間概念感興趣,用色塊標記鐘面更直觀。可以讓孩子自己看錶,自己說說該幹什麼了。時間表要放在全家人能看到的地方,並且盡量讓孩子看懂,這體現了一個重要的理念:教孩子共同遵守規則,而不是被迫服從權威。不是我作為大人要讓你服從我的權威,而是一起服從我們共同商量出來的,符合我們生活實際的規則。

3.3 一家人共建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按時吃飯的另一個前提是肚子按時餓。這就要求家人建立起健康飲食的共識,孩子到底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全家人要學習科學知識,統一認識。如果要吃點心,兩餐間隔四小時的話,要放在飯後一小時內吃零食,畫出這個區間,其他時間都不能吃。包括像酸奶果汁酸酸乳這類貌似健康開胃其實含有大量白糖的偽健康食品。

要相信膳食金字塔,儘可能多樣化,除此之外放寬心,不要被無窮無盡的食物相剋等養生禁忌恐嚇,徒增焦慮、浪費精力。

比如我家是嚴格不給吃含糖和添加劑的超市買的深加工食品。如果不自己做,乾脆不用吃,沒任何損失。所謂的無糖嬰兒餅乾,即使號稱無糖無添加劑,但是從行為上養成了吃零食的習慣,其實沒什麼好處。因為深加工食品中的大量遊離的糖分、鹽份和反式脂肪都是不提供營養的空熱量,影響孩子的食慾,減少吃真正的食物,減少真正有價值的營養吸收。香精還會塑造孩子的味覺偏好,就像吃慣了貓糧的貓一輩子不肯吃真正的肉一樣。

大人是付出更多努力在看不見的地方。儘可能直接從菜場原料到餐桌,少吃工業包裝食品,這樣到了吃飯時間,孩子的生物鐘就能同步到飢餓的狀態。而在面對孩子時,把自主吃飯的主動權和能動性還給孩子,讓她自己決定吃多少,等她吃完,自己覺得飽了,不強迫她繼續吃,或者繼續坐在餐桌上。吃飽就去洗手去玩。這樣下次,到了飯點,孩子才會覺得吃飯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別人強迫我的事,任何事情要想愉快,前提都是自願。只有讓他自己做主,TA才會主動過來坐在餐椅上。

到了飯點,自動上桌,等媽媽做好飯。

3.4 焦慮孩子吃不夠?監控好兩個指標

我們總忍不住直接控制孩子吃飯的另一個焦慮是擔心孩子吃不夠。這裡有兩個指標,我們監控好,其他就放權給孩子。

指標一:大致的卡路里攝入

1–7歲兒童,每天,每500克體重大約需要30–37卡的熱量。那麼一個10公斤的孩子,每天需要600–740卡就夠了。是成年女性每天最低代謝所需卡路里的一半。600–740卡的東西放在一起也就是:

一小碗米飯(200–300卡)

皮蛋瘦肉粥一碗(340卡)

一個饅頭(230卡)

一個水煮蛋(85卡)

一小片豬肉100克(400卡)

羊肉100克(110卡)

一個奇異果(200卡)

一些水煮蔬菜(30–40卡/100克)

孩子確實看起來基本上每頓吃不了幾口就已經夠了。如果煎炒炸相比蒸煮和生食,每100克食物再增加100卡。牛奶250毫升一份,還有155卡,每天兩盒奶就300卡了。每頓飯幾口主食,兩三塊肉,幾塊蔬菜,明確了底線,我們都不用再焦慮。我們保證食物是直接來自原料,儘可能降低加工食品,盡量增加蔬菜種類,按照膳食金字塔來安排,其他都不用做無謂的焦慮。

自己越不焦慮,越是交給孩子自主,她的食量反而越好越穩定。後來我發現自己想脫口而出「你再吃點…」的時候,我會有意識讓自己閉嘴,改口說,「行啊,你去洗手吧。」我需要先改變自己的行為,發現確實是干涉越少,她吃飯的問題就越少。

指標二:監控自家娃的生長曲線。

此計算器針對中國兒童而設計。 適用於3至18歲的學齡前兒童、兒童和青少年。

計算器鏈接: https://www.infantchart.com/zh-Hans/chinese0to18weightforage.php

例如,在一組共100名兒童中,百分位值80%表示該兒童的測量值大於80名兒童,小於其他20名兒童。 50%的百分位值表示平均值。 低於50%的百分位值表示兒童低於平均值。 大於50%的百分位值則表示兒童高於平均值。 此範圍外的測量值並不表示兒童異常。應諮詢醫生以確定成長發育狀況。

監控自家娃的生長曲線,可以避免跟別的孩子橫向比較徒增焦慮。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生長曲線,比如這張圖是小樹的,她在78.5%的水平,那麼今後她只要穩定在70%–80%的這個水平,沒有驟增驟減,就無須擔心。

所以說,只要準時開飯,到點收碗,不給孩子吃她的身體不需要的、過度的無效卡路里,是恢復孩子身體節奏的根本。孩子的本能一定會讓她好好吃飯。當她有意識要自己吃飯的時候,我們要幫助她實現這種本能的、讓自己長大的渴望。


在這個意義上講,睡覺和吃飯,看似是兩件事,其實是一回事。就是在應當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去做應當的事情。時間表,看似是一種表面的、機械化的外在控制,但是其實我們是需要深入去理解食品工業、自然和心理的各個方面,才能讓這種有形的、外在的控制跟人的內在的身心節奏同步,內化成一種自由自在而又富有規律的生活結構,從而讓孩子實現自己最好的狀態。

生命的本質就是節奏:

太陽照常升起,

心臟規律地跳動,

四季按時更替。

整個自然就像音樂一樣基於規律和節奏,也像音樂一樣,因為節奏而千變萬化。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由是指當我們想做一件事的時候,不會被惰性、飢餓和睏倦和情緒所拖累所奴役,能夠按自己的意願達成既定的目標。

下面是我收集的一些時間表的圖片,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做一個。最好是自己畫一個大的,貼在全家的公共區域,全家人抬眼可見的地方,而不要打開手機才能看到。

小嬰兒的時間表:

大寶寶的時間表:

讓孩子參與制定,一旦制定好,大家共同遵守。想鬧情緒的時候,讓孩子自己看看自己畫的顏色,是不是該睡覺了?是不是該吃飯了?你要遵守自己的承諾。

更大一點,識字的孩子的時間表,在每天的時間表之上,還可以增加每周計劃,自己安排和調整每日的活動:

這是一個有三個寶寶,而且在家教孩子的媽媽幫孩子做的時間管理體系,到了第三個階段,讓孩子們自己建立時間表,將自己的任務可視化,並且相當於公開承諾,有助於監督自己完成。這時候已經是大人退出,孩子嘗試直接自我管理了。由於表格中的任務要經常更換,給孩子討論和反思自己時間安排的機會。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本身就是自我實現,就是成就,就是快樂,視覺化是最好的獎勵。應該讓孩子體會這種純粹的樂趣,比依賴餅乾零食等外部獎勵更好。

孩子的一張時間表,體現了我們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是單向的支配還是對等的養育。我們養育孩子,是著眼於養育一個獨立的個體,能夠獨立為自己做選擇、管理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樣的自我意識作為目標?還是養育一個身高體重、每頓多吃等各方面指標「達標「的對象?

如果沒有時間表,那麼不是孩子屈就服從我們,比如不能按時回家吃晚飯,或者因為大人加班晚歸,孩子就不能按時吃晚飯睡覺的大人。要麼就是我們屈就服從孩子,比如他到飯點不吃飯,到睡覺點睡不著,也影響到大人做自己的事情和休息。只有共同建立了規律的,有結構的生活,大人和孩子才能彼此信任,讓孩子獲得安全感,讓大人也有更好的狀態照顧孩子。

時間表是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識的路標,大人需要逐漸撤出對孩子直接的管理和干涉,讓孩子像學會走路一樣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大人對孩子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通過對經濟社會、對技術變化、對專家知識體系的大背景的把握,還有自己身體力行等各個方面,去營造和把控大環境。在可控的良性的大環境下,讓孩子實現自主選擇和管理和判斷,形成自我意識。

大人逐漸成為看不見的手,功夫都在戲外,戲要讓孩子自己去演。可以理解為大人是在通過塑造環境而間接管理孩子,為了未來更加省心和放手。但前提是,孩子已經在逐步的放權中將時間表內化。她的生活,已經是有結構的生活,孩子已經將這種時間表,作為自己生活的結構,作為自我的一部分來自然而然地以生活來踐行,而不是不斷重複貓抓老鼠權力與服從的痛苦,外部規則環境和自主選擇的無縫結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owie和小能熊 的精彩文章:

TAG:Howie和小能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