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發:來看星星吧

重發:來看星星吧

這個系列停了好幾期,並不是要棄坑。一方面開篇連續的寫觀星,容易讓大家誤解本號是個天文號。其實本號只是個閑扯號,閑扯的方向沒什麼限制,純粹看我信馬游韁,所以插播了一堆其他題材的文章。

另一方面,我大魔都經歷了漫長的梅雨季,以至於星星們很久沒打照面了,自然沒有興緻寫相關題材。好在最近終於又開始藍天白雲、撥雲見月了,所以趕緊把這個系列再度更起來。考慮到觀星實際操作層面的問題,本篇我們主要談談裝備。

其實看星星完全可以就拿眼睛看,一樣很開心。之所以要裝備,對我來說主要基於兩方面的需求:

看到天上有顆星星很亮,光是開心還不夠。它叫什麼名字?背後有什麼動人的故事傳說?這些我想知道。

都市裡空氣能見度經常很差,我眼神又不好,有些星星看不清,有些乾脆就看不見了,總要想想辦法。

如果你有和我類似的需求,那麼下面這些文字可能對你有些幫助。

為解決第一個問題,我們需要星圖。少年時代,我用過那種卡紙組合成的,可以旋轉的星盤。星盤的問題是精度太低,即便我們可以在星盤上對日期、時間等刻度進行定位,那個橢圓形小窗終究太小太簡略了,很難把它的內容和你實際觀察到的天區對應起來。

實際上這個問題在少年時代一直困擾著我,以至於浪費了觀測條件遠勝今天的那個往日。直到有了智能手機和某個應用,這個問題才得到了徹底的改觀。

我也不知道它確切是叫「谷歌星空」,還是「星空地圖」,還是別的啥,總之你用這倆關鍵字應該能在各大應用市場里找到它。有了它,你只要掏出手機對準天上的星星,手機屏幕上就會顯示出對應天區的星圖,你要找的是哪顆星一目了然。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因為谷歌服務在牆內不可用,你需要手動設置所在地的經緯度,否則星空顯示和實際偏差會很大(據此我推測基準經緯度可能是格林威治天文台)。

類似的手機應用不止一個,不過我猜最初的代碼都來自谷歌,因為這是個開源項目。我在應用內找到了它的源碼地址:

https://github.com/sky-map-team/stardroid

因為工作的天然便利,我的PC上常年存在著完整的安卓編譯環境。所以我嘗試下載了這套源碼,並按照說明的步驟進行了編譯。結果過程非常順利,生成apk安裝使用一切正常,可以說谷歌的代碼質量那是剛剛的。可惜這個項目不再繼續維護更新了。

對大部分同學來說,這個問題到此解決,只要掏出手機下載APP就好。真正會糾結的,是下一個問題。

說起來,大家誰沒玩過望遠鏡。可是面對琳琅滿目的望遠鏡品種,使用哪種來觀星更合適呢?首先說,沒有完美的望遠鏡,只有最適合你的。要觀測效果還是要便攜?不同品種的望遠鏡適應不同的需求。下面給出一些簡單的科普知識,以及一些個人意見作為選擇參考。

對於觀星來說,如果你要玩的專業,當然應該上高倍率的大炮筒天文望遠鏡,觀測效果那肯定是沒得說。但是鏡子太大了無法隨身攜帶,如果下班時分看到了美麗的夜空怎麼辦呢?更別說出差到外地了。而且,按照大多數人的居家條件,如果你的天文鏡架在陽台上,那麼視野其實是很有限的。北半球陽台都朝南,看看黃道位置大概沒問題,可北天、天頂等區域就看不到了。

如果你是一個每晚都有空觀星的天文發燒友,你家又有頂樓露台或者大片空曠地帶可以架炮筒,那你可以略過本文了。而對我來說,我的需求是能盡量的隨時隨地掏出鏡子來看星空,因此我選擇了手持雙筒鏡。

望遠鏡最重要的參數當然是放大倍數。放大倍數越大,看遠處的東西就越清楚。但是對於手持鏡來說,因為人的手不夠穩定,放大倍數大了會導致更容易晃動,觀測效果反而打折扣。另外放大倍數越大,則看到的視野範圍就越小,對於搜星來說也是一個不利因素。通常公認最合適的手持鏡放大倍率是8倍,如果對自己的穩定性有自信,或者可以把胳膊架在固定物上(比如車頂),10倍也可以。

第二個需要提的參數是物鏡的尺寸。同等放大倍數的鏡子,物鏡的尺寸越大,則進光量越大,視野就越明亮。我們把物鏡直徑與放大倍數的比值,稱為出瞳直徑,這個參數是鏡子視野明亮度的指標。如果你的鏡子使用場景為白天,那可以不用太在意這個參數。但我們非專業的觀星活動顯然都是在晚上,視野不夠明亮則觀測效果會大打折扣,所以一般推薦出瞳直徑至少要達到5。當然物鏡尺寸大了自然就不便攜,這是需要權衡的地方

選購望遠鏡時,一般不會錯過一個長這樣的參數:8x42、10x50、8x21等。這裡第一個數就代表放大倍數,第二個數代表物鏡直徑。根據前述內容,掌握好這兩個參數的選擇,篩選出來的鏡子就基本靠譜了。但是要想合心合意,還有一些細節值得注意。

首先選保羅鏡還是選屋脊鏡?具體的概念差別我就不說了,我自己也沒搞清楚。保羅鏡長這樣:

(圖片來自pixabay,基於CC0協議)

而屋脊鏡長這樣:

(圖片來自pixabay,基於CC0協議)

簡單的說,要達到差不多的觀測效果,保羅鏡會做的更大,但是因為工藝相對簡單,會更便宜;而屋脊鏡的結構就更緊湊便攜,但是價格更貴。選擇哪種,看自己錢包里的銀子說話吧。

中調還是雙調?只是不同的調焦方式,請根據喜好隨意選擇。

戴眼鏡的同學使用望遠鏡,有一個摘不摘眼鏡的問題。當然摘了眼鏡看完全沒問題啊,只是不摘比較省事。為了避免摘眼鏡,就需要挑選出瞳距離較長並配有目鏡罩的鏡子。目鏡罩有翻折式和旋升式兩種,用起來沒什麼區別,就是翻折式的用久了橡皮可能會開裂。

鍍膜?這個一般不用care,現在的鏡子基本都鍍膜。不過早年間我在論壇上泡,有一個陳年老哏:旅遊景區經常會有人找你兜售「俄羅斯軍用望遠鏡」,這種鏡子一般物鏡都鍍著亮閃閃的大紅膜。反正看見大紅膜的鏡子盡量別買。正常的鍍膜一般是藍色或者綠色,一點都不顯眼。

見過掏包商家賣鏡子時打出「能看3萬米」的廣告語,一般看到這個我就笑場了。月亮離地球多少米?天狼星呢?所以如果購鏡時遇到號稱能看幾萬米的商家,可以直接pass了。

還有人問品牌?望遠鏡是光學儀器,所以知名品牌就是那幾家光學大廠:徠卡、蔡司、尼康、佳能,還有施華洛世奇(嗯,沒錯,就是你知道的那個,人家是做玻璃的,專業的)。不過望遠鏡這東西,價格邊際效應很強,幾千塊的和幾百塊的也許效果就差一丟丟。所以上述那些大廠的貨我就看看,玩不起,也沒必要。一般整點國產幾百塊的貨,完全滿足使用要求了,用著也不心疼。

有了好使的手機挨批批,加上合適的鏡子,基本看星空就沒啥問題啦。文章的結尾兼談一下近期的星空吧。

在日落之後到晚10點、11點這個最普遍的觀測時段,木星依然能看得見,它現在是全天最亮的(月亮不算,金星沒在)。在它附近有角宿一和大角這些春夜的常見亮星,不過稍晚它們就落向西邊了,很容易被樓房擋住。

黃道的方向上(南天),土星會和心宿二一起上中天。這兩顆都不算太亮,高度更高、更亮一點的那顆是土星。

天頂部分,能看到的最亮星是織女星,在它偏東一點的位置是天津四,偏東南是河鼓二,也就是牛郎星。前幾天一個空氣澄澈的夜晚,我通過鏡子看到了比較完整的白鳥座(天鵝座)「大十字」(嗯,鑽石星塵沒有飄下來哈)。

不太晚的時段,在北天可以看到北斗。不過北斗七星相對上述亮星來說就要暗不少了,我用肉眼基本看不見。尤其是勺柄和勺頭銜接的那一顆(天樞?),特別暗。當然這也並不是沒好處,按照當年盧大俠的說法,這樣就看不見死照星了(手動滑稽)。

好了,叨嗶到此為止。祝你觀星愉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上隨便譚 的精彩文章:

TAG:海上隨便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