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煜輝:走出「焦慮」的時代——從「貿易戰」到「去槓桿」

劉煜輝:走出「焦慮」的時代——從「貿易戰」到「去槓桿」

最差之「宏觀象限」

「焦慮」的時代

貨幣無錨,人民對貨幣購買力的預期糟糕 沒有約束的權力,軟約束的財政,膨脹的權力和財政越來越窒息了 活性因子(擠出效應), 供給下墜,需求頂住,從而撕裂出產出 缺口,形成難以遏制的通脹。 焦慮的時代,生活在越來越快的跑步機上 ,無法遏制的通脹預期 美帝的打擊:貿易戰的本質是全球資本的爭奪戰爭,打你的供給側 、生產函數、潛在增長,去年3-4月減稅,就已經宣戰了,全球資 本的爭奪 未來有沒有「普世」的東西去看住權力、看住政府、看住財政,以 強約束的財政為背書來發行貨幣。否則只能是「黃宗羲周期率」。

從「貿易戰」到「去槓桿」

宏觀帳戶其實就是個平衡問題,國際收支壞了的話,對內收縮才能 對沖找回來。貨幣的角度就是個找「錨」的過程,實際匯率巳在貶 值的狀態中,名義匯率缺彈性的話,脹就會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 必須緊縮拉回來。「貿易戰」打著打著怎麼變成了「緊財政」,都 在情理之中。新能源汽車停完光伏停,光伏停完機場停,機場停完 棚改停,今年以來,幾乎所有政策補貼都停了。 如何處理? 對外以求匯率之彈性(貶值); 對內:廣義財政的緊縮(公共開支削減、清理政府建設項目、棚改都 停了)、廣義信用的緊縮(金融去槓桿、整肅「影子銀行」)

三種場景

一是無法承受,寬鬆復辟,重回加槓桿,燦如煙火,然「煙花 易冷」,最後一根稻草; 政策轉向?不是看央媽降准,關鍵看監管鬆動,比方說「白衣騎士」。 監管是真BOSS,資本是「硬缺口」,央媽只是「幫廚」。

二是騎虎難下,舉步維艱,勢均力敵,來回拉鋸,交易長時間 不能脫離「最差之宏觀象限」,耗盡雙方最後一絲耐心,只有 極有限的標的在此象限中活得好點;

三是堅硬如鐵,「竹杖芒鞋」,豁出去了,何況這回「還有 槍頂著頭」。

「去槓桿」的政策選項

窮盡一切之選項,無外乎以下四種做一組合,配以不同權重而 巳。 一是貶一點值(要與美帝商量);

二是刮一點家庭(颳了三年,老百姓瘦了);

三是打一點「土豪」之秋風(資產通縮一點); · 金融地產、大小非、有產

四是央媽印點鈔票(問題是我們的央媽已經足夠胖了),本質也 是鑄幣稅。

判斷

下半年無論是場景2、還是場景3,下半年經濟都可能會產 生失速的預期。 利率(安全資產)不悲觀, 從「金融條件」判斷:資金運 用和資金來源的形態向改善的方向運動,資金運用(融資 需求、廣義財政收斂加快)是關鍵。 利率受美國的牽引:牽引的大小取決於匯率彈性的釋放。 信用與利率分手必然趨勢,信用溢價可能超預期釋放。 宏觀對沖的機會:空黑色、空南華、空周期?

判斷

警惕殺估值的風險(風險偏好的挫傷) 迴避與補貼相關的、與產業政策相關的、與政府債務相關的( PPP)的行業和股票 不想那些與房子、財政和債務相關的β了,看中國長期變化趨 勢:時間變慢、人口變老、人心變安,對生活的價值和生命價 值的認 知,對普世的擁抱,都是「美好生活」的詮釋。這些 決定著新時代下 的產業趨勢的演進,一定會大大不同於金融 地產的「鍍金時代」。

波動中去布 局符合長期基本面:醫療健康、生物科技、教育、食 品安全、金融服 務 fintech 等等,產業的價值長期上升。

十分難受的匯率

流動性:金融條件死叉的改善

歷史的清算:全球化

半個世紀以來的三個事:1、政治:冷戰的「鐵幕」徐徐降下;2、技術:信息和互聯網革命;3、 金融:美元信用本位確立,金融高度內生化。

貨幣「麻木」了

「富士康」去了

富士康在美國威斯康辛州設廠,今 日凌晨舉行動工典禮。特朗普和郭 台銘同台慶祝,並親自動鏟奠基。 特朗普大讚郭台銘投資100億美元, 為美國創造1.5萬個就業崗位,是「 世界上最偉大的男人之一」「世界 上最偉大的商人之一」,富士康工 廠是「世界第八大奇蹟」。郭台銘 回應:44年前到這做生意,「他們 給我工作,現在他們需要工作,我 們應該要把工作搬回來。」

40億美元巨額補貼。

貿易戰的本質是中美供給側改革的競爭

長線謀求是美國道路參數的修正 (全球化 代工產業鏈重構),全球資本的競爭。 床鋪已經開「牌」:對外提關稅,對內降企 業所得稅。跨國公司的球資本配置的調整。 如不在美國建工廠,床鋪政治集團啥也實現 不了。木有工廠,就木法培養美國的產業技 術工廠和工程師,也就木有改變中產階級三 四十年實際收入不長的可能。所以從這個角 度講,床鋪無所不用其極,把政策往極限去 用,對他來講都是理性的,「不極端,不成 魔」,不足以去衝擊已經近半個世紀了的堅 硬的利益結構。註定他是個進攻者。

土地成本:中國是美國的9倍; 物流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倍; 銀行借款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4倍; 電力/天然氣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倍以上 蒸汽成本:中國是美國的1.1倍; 配件成本:中國是美國的3.2倍; 稅收成本:美國稅收優惠力度大; 清關成本:美國無需支付進出口清關成本 人工成本:美國是中國的2.57倍; 折舊成本:美國是中國的1.7倍; 廠房建設成本:美國是中國的4倍。

老百姓「廋了」

中國央媽:最好結構的一張表

中國央媽太「胖」了:所以QE的價格很重要

廣義財政收斂

財政約束是人民幣信用之「錨」。無錨,我們就看到:漲價去產能,搖號控房 價,寬鬆去槓桿。

出口:強弩之末?

全球化產業鏈的先行指標:日韓疲態

(格隆匯精選 劉煜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格隆匯精選 的精彩文章:

TAG:格隆匯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