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原來滑板文化才是潮牌們的發源地

原來滑板文化才是潮牌們的發源地

原標題:原來滑板文化才是潮牌們的發源地


「世界滑板日」剛過,滑板電影就來了:


Crystal Moselle 執導,取材自真實 Ins 社團 「theskatekitchen」 的獨立《Skate Kitchen》電影即將在 8 月迎來公映。



「theskatekitchen」 是一個男女混編的滑板隊,2 年前由當時 18 歲的布魯克林大學新生 Rachelle Vinberg 創立。而在電影中,Will Smith 的兒子 Jaden Smith 也名字在列。

電影不但獲選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單元,更是再度引發潮流圈對滑板文化的關註:




說來也是時間上剛剛好,最近潮流圈跟滑板扯上關係的品牌不在少數:


X-girl 發布名為 「#1 X-girl Skateboards」 的首個滑板系列,宣布正式進軍滑板界;Vans 在中國區從成都首站開始 2018 House of Vans ;adidas Originals 協助洛杉磯職業滑手 Atiba Jefferson 舉辦個展;HUF 為已故滑板 「男神」 Dylan Rieder 推出同名紀念鞋,個個忙著攀親戚。





作為一項 20 世紀中葉由衝浪運動演變而來的路上運動,為什麼會受到向來高冷的品牌們的如此熱衷呢?


看看潮流圈的領軍人物;:Pharrell WilliamsTyler,The Creator Virgil Abloh 無不都是滑板運動的愛好者。



Pharrell Williams



Tyler,The Creator



Virgil


而亦有 Natalie Westling ,Rachelle Vinberg 在內的一些板仔因為一身好身手而受到潮流圈青睞。



Natalie Westling


Rachelle Vinberg


仔細盤算才知,原來如今大勢的潮牌們都是在滑板文化的孕育中發芽的。



60 年代初,滑板之父 Larry Stevenson 找人寫書《Surf Guide》介紹滑板運動,滑板開始受到關注。並在 70 年代迎來「滑板運動的黃金年代」,據說當時滑板發燒友曾經達 500 萬之多。





1980 年滑板運動在其他新運動和娛樂形式的衝擊下奄奄一息。政府明令禁止,曾一度被當作是「地下項目」,但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滑板運動成了街頭文化最典型的標誌。


直到 1995年,美國體育有限電視網 ESPN 開始舉辦世界極限運動會—XGAMES,滑板運動再次爆發。


一個地下運動能實現「走向街頭」的轉變,除了感謝滑板文化在這段時間的演變,還要感謝一個品牌:


Supreme


如今的「潮流大佬」 Supreme ,當初也可為了能讓街頭板仔們能穿得起衣服而創立的:


它以紐約剛興起的滑板運動為主軸,在當時,店內經常會有城中有名的滑手和街頭藝術家聚會。而 Supreme NYC 設計得更加的寬敞,也是為了滑手們更方便滑滑板。




Supreme 在當時還有自己的滑板團隊,首個滑板團隊成員包括了 Ryan Hickey、Justin Pierce、Gio Estevez、Peter Bici、Mike Hernandez、Jones and Chris Keefe、Loki、Paul Leung 等。



1995 年,品牌在紐約拍攝的第一條宣傳片,內容也是關於滑板的。



雖然隨著品牌演變不再以滑板為中心,卻還是一直有推出滑板單品,推動了滑板文化的發展。



Vans


滑手們對 Vans 的愛不用再做過多解釋了吧?


從販賣滑板裝備起家,標誌是 「off the wall」 字樣,都是滑板界的元祖級人物 Tony Alva 在 1976 年做出的滑離泳池並平衡著陸的動作。



1976 年,品牌還和 Tony Alva 以及 Stacy Peralta 合作,推出一雙 #95,也就是 Era ,為滑手們創造除了世界上第一雙專業滑板鞋。


而且,品牌最經典的「華夫底」也是為滑手們而準備:是做技巧性動作時,華夫底鞋底與滑板板面貼合完美,Vans 自然成了滑手們必備的專業裝備之一。


如此專業性, Vans 很快被滑手們推向街頭之王地位,以至於就連 GD 權志龍都想為其代言而遭到無情拒絕,實力硬氣卻也是親身驗證了「讓街頭少年們穿上身就是最好的代言方式」一說。




而品牌旗下也有自己的專業滑手團隊, Tony Alva、Christian Hosoi、Geoff Rowley、Elijah Berle、Chima Ferguson、Tyson Peterson、Rowan Zorilla 等都是其旗下傳奇滑手。贊助滑板愛好者,舉辦大型滑板比賽,協助拍攝滑板紀錄片《狗鎮少年》等,更是家常便飯般的存在。




THRASHER


《THRASHER》是世界著名的滑板雜誌之一,是滑手們的潮流聖物,它的口號 「Skate or Destroy」 成為很多滑板死忠的信條 。


而服飾系列,就是你們熟悉的那團火焰,只是其旗下的一個分支,由 Fausto Vitello 與友人 Kevin Thatcher 共同創立。



THRASHER 對品牌有自己的原則,其同名雜誌主編 Jake Phelps 曾說過:「不希望 THRASHER 被不了解滑板文化的消費者穿著,那些人自以為跟滑板文化調情一下就顯得自己很酷很潮了。」


雖然如此,Rihanna Bieber 等人還都是他家的忠實粉絲,當然,也沒少的了被街頭的板仔們狂噴。




雖然並沒有自家滑板團隊,但在街頭的勢力很是兇猛。


HUF


美國職業滑板選手 Keith Hufnagel 在 2002 年創立的街頭品牌,它以一切跟滑板文化相關的元素為靈感,製作「設計好看,但同時具有功能性,在你需要的時候派上用場的服飾。」其標識性元素是大麻葉圖案。




旗下有自己的專業滑板團隊, Keith HufnagelBrad CornerDan PlunkettJosh Matthews 和 Matt Gottwig 等都是團隊的著名滑手。




Keith Hufnagel


PALACE


滑板是 PALACE 的根,創立品牌之前,創始人 Lev Tanju 經常和朋友在一個叫 Southbank skate park 的地方踩板,他們還給它起名字為 「Palace Wayward Boys』 Choir(PWBC)」,之後創立 logo 一定要大的彭羅斯三角 PALACE 。



PALACE 品牌鍾情足球 POLO 、Track Suit 、條紋 tee、雖然與 Supreme 地位幾乎在街頭並列,卻與紐約品牌很是不同,它是很自然的英國范。



和 Supreme 一樣,PALACE 背後也有一個 NB 的滑板團隊,大家熟知的 Blondey McCoyLucien ClarkeChewy Cannon ,都是旗下成員。更為厲害的是,它旗下的成員,還都有自己的自創品牌。



滑手們的炫技動作,一早就被上傳到 「Don"t Watch That」 上,在品牌創立的第 8 個年頭,PALACE 推出了第一本攝影集《THE PALACE BOOK》,而《ENDLESS BUMMER》,《THE MERCHANDISE,PALASONIC》等短片更是以影片形式記錄了滑手們的很多日常。



對於板仔,沾上滑板,就被吸走了魂,


對於潮牌,想必也是這樣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EESIDE 的精彩文章:

東京「潮聖之旅」完全攻略(上篇)
價值 960 美金的 Off-Whitex Air Jordan 1 「UNC」,我們免費送給你

TAG:BEESI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