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前的孩子家長一定注意!「挫折教育」雖好,但必須慎用!
上個月我們迎來了2018年高考,這本是學子們大展拳腳的時刻,可河北、四川、湖南等地相繼傳出的學子跳樓事件,讓我們所有人的心頭都蒙上了一層陰影。
很多人說,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太好,沒有經歷過什麼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薄弱,一遇到困難就容易選擇極端的解決方式。所以,現在很有必要給孩子們進行「挫折教育」。
不過,你知道嗎?「挫折教育」不是簡單粗暴的給孩子製造困難,過分經歷挫折,結果可能不是越挫越勇,很有可能會愈來愈弱。
在美國,「挫折教育」的適用年齡段在12歲以後。因為12歲的孩子已經樹立了基本的認知,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在12歲之前,孩子有一個挫折敏感期,這與孩子建立自信心的時間段重疊,一般集中在7歲以前。
7歲之前的孩子,是對挫折教育最為敏感的群體,稍有不慎,就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變得懦弱自卑;但是,如若棄之不用,孩子往往會缺少韌性,抗打擊能力無從培養。
這個度究竟該怎麼把握呢?Professor總結了以下幾個原則:
壹
該用則用,絕不猶豫
新的學期,Danny媽媽給女兒報了一個興趣班,學習下棋,由於老師引導得好,孩子對學圍棋興趣很大,每天放學回家都纏著她下棋,
Danny媽媽開始很興奮,總是放下手裡的活兒陪女兒下棋,因為給女兒報了那麼多個培優班,只有這個她才真的感興趣,做母親的當然要全力奉陪。
老師告訴Danny媽媽,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更加鞏固學到的知識,要讓孩子多贏少輸。Danny媽媽也遵從這個教育方法,總是讓女兒贏。久而久之,Danny媽媽發現女兒只能贏,不能輸,只要她輸,就會大哭個沒完沒了。
那次,Danny又一次輸了,拉下架勢正準備開始哭泣,Danny媽媽打斷她,對女兒說:「哭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比賽中有輸有贏,勝敗乃兵家常事。你要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想想自己哪下錯了,而不是只知道哭。」
聽到媽媽這樣說後,Danny自己認真地總結道:「這一次,是我太大意了,總以為你會輸,沒注意到你的棋子。」
對於五六歲的兒童來說,自信心的培養尤為重要,但凡事就怕過了頭,只顧著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一味助長孩子的囂張氣焰,會導致孩子對自己產生錯誤的認知和定位。這時候,家長給予適當的挫折教育,益處多多。
貳
苦必須吃,糖也少不了
Professor認為聰明的父母應該懂得讓孩子「吃點苦」,接觸完整的挫折教育,培養他們正確的挫折觀。但是,大家在進行挫折教育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孩子正在成長的脆弱心靈。
Alexander媽媽的做法就值得大家學習。Alexander媽媽認為,在孩子受挫折時,給孩子動力和希望去鼓勵孩子完成這件事,往往比單純從沮喪情緒中學得道理要重要的多。這一點與美國心理學家Edward Deci主張的「內驅力」不謀而合,在經歷挫折的同時,讓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戰勝挫折。
Alexander今年才6歲,正是什麼都想幫忙做但又什麼都做不好的年紀。見到媽媽掃地,Alexander也會拿起掃把,但是地上的垃圾似乎總是不聽話,到處亂跑;看到媽媽在洗菜,Alexander就會拿一個蘋果去沖洗,蘋果是洗乾淨了,Alexander的衣服也濕透了;Alexander去參加圍棋興趣班,棋子才擺了十來個,一轉身又把棋盤打翻了……
但是Alexander媽媽面對小麻煩Alexander,總是笑盈盈的:在Alexander賭氣扔掉掃把的時候,悄悄告訴Alexander制伏這些垃圾的方法是輕而柔地掃;Alexander衣服濕透,媽媽第一眼看到的是洗好的紅蘋果,然後鼓勵Alexander說下次衣服乾乾淨淨就更好啦;對於打翻的棋盤,Alexander媽媽則是選擇幫助孩子重新歸置好,在Alexander愧疚的眼神中,教Alexander如何做到氣定神閑。
孩子的成長本身就充滿挫折,挫折並不是越多越好,適度才是關鍵。孩子面對挫折時,自尊心、自信心就像脆弱嬌艷的花朵,需要我們時時呵護,過分的打擊只會葬送孩子的堅強,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
叄
自然挫折,家長少插手
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說:「挫折對於孩子來說未必是件壞事,關鍵在於他對待挫折的態度。」人的一生,都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和挫折。尤其是幼小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缺乏經歷和經驗,更容易遇到失敗和挫折。
蹣跚學步時摔倒,小心翼翼刷完時摔碎碗碟,這些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挫折和失敗。但這一類的挫折,屬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的自然挫折,家長們不必太過干預。
最常見的反面教材是這樣的:孩子奔跑時不慎摔倒,家長一邊安慰孩子一邊說:「都怪這地不平,摔疼了寶貝,我們來打地!」這種盲目干預的結果,往往搞錯教育的重點,孩子是在學習周圍世界,促使自己不斷進步、累積經驗,而家長把錯誤對象歸結為外界環境,顯然是本末倒置。
對這種自然挫折,家長最好的做法是少干預、多引導、常鼓勵,讓孩子在克服困難中感受挫折、理解挫折,培養韌性。
Professor說:
「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如同一棵樹苗長成參天大樹,在這過程中,孩子將要面對的挫折就如同大自然的風雨一樣,種類繁多,避無可避。
那麼我們作為父母,更要學會去幫助孩子認識挫折、面對挫折。挫折教育正是不可忽視的助力。
7歲前的孩子,運用挫折教育要慎之又慎,掌握好基本原則,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挫折敏感期,昂首挺胸地成長起來!
」
GIF
※為什麼要上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校長這樣回答
※「花式秀娃」已被摒棄!優秀的父母是這樣做的
TAG:瑞思學科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