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殷偉仁:古籍承載了中華文明的精粹

殷偉仁:古籍承載了中華文明的精粹

殷偉仁:古籍承載了中華文明的精粹

殷偉仁,1960年生,蘇州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歷史文獻,古代書畫和版本目錄學的研究,發表論著六十餘篇,最近參與國家重點項目《儒藏》的撰寫,完成了《新論》等書的點校。

殷偉仁:古籍承載了中華文明的精粹

一頭栽進泛黃故紙堆,悠遊古舊浩瀚書海,樂此不疲,且將始終如一。這是殷偉仁最真實的寫照。

每次買古籍都傾盡所有的熱情和精力

90年代末,教育部出台了由北京師範大學修訂的高等教育教學大綱,其中新增了高等院校文科專業必須有《版本目錄學》這一課程的要求。學校幾經考慮,決定由殷偉仁任教此課程。從此,殷偉仁的工作和生活都與古籍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殷偉仁:古籍承載了中華文明的精粹

為了教學研究,殷偉仁開始利用空餘時間走訪書店,尋找古籍作為研究樣本。「當時上好的古籍只要30元一本,我非常震驚,從此開始迷上了這種原生態的書,買書也變得有點拚命的感覺。」每買一本書,都有一則故事,本本都來之不易,每一次買古籍都傾盡了所有的熱情和精力。

書是文明賴以傳承的最具影響力的載體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藏書傳統,無論是博大精深、浩瀚無涯的中國文化,還是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造詣,亦或是天文地理及自然科學知識,都是通過書這一載體得以傳承,藏書乃應運而生。尤其古書,一冊在手,發黃的紙頁間、殷紅的鈐記里滿是無盡的故事。在收藏古籍的道路上,殷偉仁越走越堅定,古籍具有的歷史文物價值和學術資料價值也使他為之著迷。

殷偉仁:古籍承載了中華文明的精粹

在收藏的過程中,殷偉仁偶然地購得一本紀事詩古籍,內容是以詩的形式記錄歷史事件,每首詩下面都有小注釋。當時因為形式新穎殷偉仁便將其購入囊中,待回到家中仔細研讀後,他發現古籍具有獨特的史料價值,其中描寫的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英酋進入寧波舟山群島這一帶的經歷。此前,在殷偉仁所知的有關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史料中,還沒閱讀過相關的文獻描述,可見其歷史價值之珍貴。殷偉仁把古籍改藏與教學研究結合起來,除了開設版本目錄學課外,在他校勘的古籍中,常常用自藏的古籍作為底本或參校本。

殷偉仁:古籍承載了中華文明的精粹

中國有四大發明,其中造紙術和印刷術帶給人類社會的影響不可估量。「我手頭這本古籍是明嘉靖年間的,距今已有500年的歷史,但其紙質依然比現在的紙張純凈細膩,我覺得古籍不僅是人文薈萃,也是科學技術的精華所在。」而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更是讓世界文明前進了一大步。

殷偉仁的古籍收藏「三寶」

殷偉仁:古籍承載了中華文明的精粹

「我認為古籍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如果收藏的話也是最容易入門的。」在談到古籍收藏之道時,殷偉仁說,幾乎所有的古籍都有記載和著錄,每一本書都有價格,所以書也是易於交易的,最為重要的是它沒有假。「我覺得初級的收藏只要有三本工具書就可以了,《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註》記載了乾隆以前的版本,孫殿起的《販書偶記》記載了乾隆以後到民國的版本,這兩個都是針對單刻本,古籍中還有一種為叢書本,在解放後上海圖書館編纂的《中國叢書綜錄》幾乎都能查到。」

文化是書籍和書法的共同靈魂

殷偉仁:古籍承載了中華文明的精粹

古籍中有許多書法藝術的體現,除了精通古籍之外,殷偉仁對書法也有自己的理解。他在年少時學習書法,年過半百,出於學校的安排由他給中文系和歷史系的學生教授書法,殷偉仁又重拾了書法這門藝術。

殷偉仁:古籍承載了中華文明的精粹

「書法的基礎不是技巧,不是一點一橫、一撇一捺,書法的根砥是文化。」和收藏古籍一樣,在殷偉仁眼中,書法也需要書寫者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

殷偉仁:古籍承載了中華文明的精粹

因為不是書法專業出身,殷偉仁將書法教學與文化素質聯繫在一起,他認為漢字是文化的化石,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則神話或者一篇傳說,有文化基礎的人,才能寫出漢字的精神,光靠練習是遠遠不夠的,在此基礎上他會教學一些行筆、運筆的技巧。

殷偉仁:古籍承載了中華文明的精粹

「我們古籍浩如煙海,有價值的東西數不勝數,不能局限於十三經註疏、二十四史,這些都是被前人翻透的書,希望大家能繼續發掘、探索。」殷偉仁也將一如既往地做一名古籍的守望者,守望著這片歷史文化的汪洋大海。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徽州私人藏書貢獻徽文化發展
書有幾種不可養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