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如捏個泥人兒吧

不如捏個泥人兒吧

嗨,我是哈哈大笑,歡迎閱讀!

寫了篇讀書的文章,被朋友批是讀書的機器。說我讀書完全沒有目的,是不去思考的為讀而讀。那些被我淺嘗輒止的書,不但沒讓我受益反而擾亂了我的意識、遲鈍了我的文筆。

沒有辯解,我這陣子一直很浮躁。有的時候,看著看著,思想就跑到了別處,那些文字我讀了,真的只是打了個照面,根本沒看清長相。一直沒有用書籤的習慣,因為,但凡我在讀的,無須記住頁碼,隨手一翻,就能接續到原來的位置。而最近,我往往看了好久,才想起,「哦,原來這部分已經讀過了。」我知道,這不是好的讀書狀態。但是,還偏偏忍不住一本接一本地去「讀」,我說,我想讓那些文字陪我,讓我免於孤單。朋友回應我——「你若真能認真地去讀一本書,就沒有這種孤單感了,顧不上!」

閨蜜一直羨慕我有大把獨處的時間,她期盼著,可以像我一樣,不用照看大寶和二寶,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我呢,一個人在家裡宅久了,就開始不平衡,我想和爸媽在一起;我想可以陪著一帆寫作業,我想老劉不要把我自己扔在家裡和別人去釣魚……於是,空虛感就如同一顆吸滿水的種子,膨脹、發芽,繼爾以蓬勃之勢佔領整個心房。我知道,我這樣是不對的。很多年前,我說,我希望我的一帆是個活潑調皮的孩子,像甜甜一樣。閨蜜笑著說換換,她恰巧喜歡乖巧聽話的女兒。對於求而不得的東西,我們總是寄予無限的期望。仰望別人,感慨自己,結果是把生活弄紊亂後再想方設法調節。

我應該算是自娛自樂的高手。無聊的時候有諸多方式排遣——可以寫字、畫葫蘆、玩抖音、鼓搗飯菜……還可以邀上好友喝茶或喝酒。可是,可是,如果靜不下心來,這些把戲只會放大空虛和無聊,因為,你壓根什麼都干不上來。

我先是想寫幅字,有好多寫心經的宣紙還沒有用。可我不想寫心經。於是拽出張六尺整宣,鋪陳開,又不知道寫什麼筆體,寫行書吧,沒有行雲流水的心情、寫篆書吧,左拐右拐的會把心情拐煩,想寫個魏碑體,又想不出適合我心情的詩詞。索性收起宣紙。

從這屋到那屋,逡巡著書架上的書,讀《世界哲學簡史》吧,恐入不了境;讀《只在此刻擁抱》吧,估計剛看開頭,我就猜到了結尾;有本書叫《賦能》,我聽樊登講了三遍,但還是不想自己讀讀;還有一本《蘇東坡傳》,林語堂的,然而我今天並不想學他;餐桌上放著一本《優秀校長的管理智慧》,搖搖頭,不碰。我知道,今天我根本不想讀書。

我也不想做飯,找到一桶速食麵。紅燒牛肉的,不怎麼愛吃,但總比餓著強。燒水的壺不能用了,他泡了黑茶。這個牛人花900大元買了三包兒,據說包治百病。我挑了挑眼眉,沒吭聲,但回頭還是忍不住和閨蜜控訴了下他「愚孝」。我以為是給我婆婆買的,後來,才知道是買給他丈母娘的。打開煤氣灶燒水,燒開水,再倒到桶里,泡比煮省事,如果不是肚子叫囂,我連吃都省了。

干點啥呢?地墩了,衣服洗了,花也澆了,錄個抖音?不行,光洗臉了沒梳頭,我要穿著睡衣錄那個拿拖把唱歌的視頻,會嚴重損害人民教師形象。錄下魚缸里的魚吧,那裡面有兩條他釣來的鯽魚。轉念一想到他每次釣魚都我自己陪著自己,就不高興了。原本醞釀上來錄「抖音」的興緻也沒有了。

總得干點什麼吧,那誰說:「讀書機,請背誦、預備——靜水流深、靜水流深……」流TNN,我找到塊泥。壯壯給我的,很長時間了,水份都快蒸發掉了。加水、和泥,捏小人。我忘記在誰的朋友圈看到了那樣的一組泥塑,因為喜歡就存了圖片。我想捏兩個小人。沒人告訴我應該怎麼弄,但是,我想我可以的。沒有專業的工具,手頭只有一個刀片、一把瑪瑙刀、一盒牙籤,很奇怪,當我粘了一手泥的時候,很快就擁有了一種安寧。原來,藝術可以使人顛狂,也可以使人沉靜。

第一個小人捏一半的時候,心驀地一緊,我停下不感受著,像有什麼東西壓迫了一下心臟,然後恢復了正常。不知道是心真的沉潛了下來還是犯了會兒病。誰說過?藝術是一種哲學不自覺的反映。比如,中國畫就在不知不覺中表現出了天人合一與生命運動的和諧。泥塑也是如此吧!我捏出了兩個略帶喜感的小人兒,她們和諧地存在著,之於大自然,我也回歸了和諧。這兩個憑空幻化的小人兒,成了我情緒的表現。

而我和我的無聊呢?也只不啻是滄海一粟、浮光掠影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ice哈哈大笑 的精彩文章:

TAG:nice哈哈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