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上海殺童案,反映出中國古代軍事文化的一個特點,一段不堪的歷史

上海殺童案,反映出中國古代軍事文化的一個特點,一段不堪的歷史

原標題:上海殺童案,反映出中國古代軍事文化的一個特點,一段不堪的歷史


大家好,我是夏國祥,今天我從軍事史的角度來解讀一下上海殺童案。先說下簡單的結論:即一種推崇權謀、不喜歡正面對抗的文化背景下,不僅很難產生完全正面抗爭的英雄人物,所產生的反社會人物也往往具有這樣的特點。


現在有關殺童案的最簡單說法就是:黃一川,二十九歲,大學畢業生,讀書期間據說還是學霸,六月份到上海找工作。由於一直沒找到工作,產生反社會心理,就殺了幾個小孩發泄怒氣。


(被抓捕的黃一川)


有人會很氣憤地說,你對社會不滿意的話,那你跟那些跟你過不去的人復仇啊,你傷害這些小孩子算什麼英雄好漢呢?!


確實,他算不上英雄好漢,但他也沒想做英雄好漢,為什麼呢?因為他所成長的文化根本不認同真正的英雄好漢,所以他不想做英雄好漢。

我們閉上眼睛,想像一下,我們在說英雄好漢這個詞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誰。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李逵。竟然是李逵,一個性格魯莽,其實是有點傻乎乎的文學人物形象。我估計大家想到的人物形象也差不多,通常無非是岳飛、武松、文天祥等等有點不會來事、非常正直、最終成為悲劇的一些人物。



為什麼我們中國人不太推崇正面的英雄人物呢?我感覺這是受軍事文化的影響。中國古代軍事注重策略的傾向很嚴重,這是中國古代軍事相對於歐洲古代軍事的一個顯著特點。像歐洲人,兩支軍隊打仗,通常就是約一個地點,兩支軍隊聚集過去,然後硬碰硬。中國人不同,中國人不喜歡堂堂正正之戰,喜歡搞陰謀,搞偷襲,搞奇襲,用計謀使對方屈服,甚至不戰而勝。


為什麼中國古代軍事和歐洲軍事會有這種區別呢?


原因是歐洲社會是一個相對均質的社會,不同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發展水平差不多,所以反映在軍事技術水平上也差不多,玩花招沒啥用處。


(格倫瓦爾德之戰:條頓騎士團和波蘭、立陶宛軍隊的戰爭,典型的歐洲式會戰)


而在東亞地區,在過去幾千年間,北方游牧民族有大量的馬匹,可以組織機動性很強的騎兵部隊,但是缺乏鐵器等金屬,物質資源也不多,人口相對比較少。而相對較南靠東地方的這些以漢民族為主的農耕民族的的特點正好相反,缺乏足夠的馬匹,物質資源豐富,有很多的金屬資源,人口很多,他們的以步兵為主的軍隊的機動速度很慢。這兩種類型的軍事集團的衝突是非常不對稱的戰爭,如果游牧民族選擇跟農民集團死磕,那他們就會死得很慘,他們就成了傻子,然後被打敗。



(蒙古輕騎兵完虐敵軍步兵)

事實上游牧民族對付農民的通常做法是打了就跑,使農民軍分散後,再利用機動性迅速殺個回馬槍,把農民軍挨個殺掉。像成吉思汗、努爾哈赤等北方征服帝國開創者的早期軍隊,無一不是擅長於運動戰的高手。


這種不提倡正戰、強調計謀的軍事思想,是中國古代軍事的主導思想,因為在整個冷兵器時代,北方騎兵對於南方步兵的壓制始終都在持續的保持著。


這種不講吃相、不要面子的戰爭打法,很可能影響到了社會文化的各個層面,或者也可以說就是一種反貴族文化。


在社會文化層面,我們中國人當然敬佩英雄人物,但是內心裡更服氣的是那些不擇手段獲得成功的人。也就是說我們是一些現實主義者和功利主義者。我們的文化往往認為宋襄公、項羽這樣的人是迂腐的,而更推崇劉邦那種別人殺他爹,他要跟著一起吃肉,司馬懿那種死能忍的老烏龜的具有流氓氣質、無賴氣質的英雄,甚至韓信那種能忍胯下之辱、勾踐那種能忍住給仇人吃屎的扭曲的英雄。在最能表現英雄品格的武俠電影中,我們對於古龍這樣的詼諧風格的武打明星,要比對於正氣凜然的西方化的李小龍的接受度更高。


?(吳秀波飾演的奸雄司馬懿)


說到這裡,我們就可以理解黃一川的反社會行為為什麼會選擇以弱小的兒童為對象。他在實施自己的計劃時,肯定會考慮到報復的成本、報復成功的幾率,而把行為的正當性放到最後一個考慮的因素。他不想做英雄好漢,他要做一個達成自己目標的成功者。


今天就說這些。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夏國祥MEDI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國祥 的精彩文章:

成吉思汗大字不識,建世界最大帝國,擁1600萬男性後裔,有啥秘訣

TAG:夏國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