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夏至過後濕熱多,健脾祛濕是關鍵

夏至過後濕熱多,健脾祛濕是關鍵

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

——《禮記》

今年夏至是6月21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一年之中,北半球白晝最長,陽氣最盛。

《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夏至日,夏天過半,而真正的暑熱才剛剛開始。同時,雨水也日漸增多。天上的熱氣降於地面,雨後的濕氣往空氣里蒸騰,濕熱交織,脾虛濕困,令人身重,體乏,煩冤,嗜睡,不思飲食。是故養脾氣,祛濕氣是為要緊。

夏至節後,接近地表的熱量持續蓄積,氣溫持續升高,進入伏天,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日子。入伏有初伏,中伏,末伏之分,「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7月中旬—8月中旬,全國各地氣溫均為最高。雖大熱卻不宜吃冷冰,涼粉,冷粥,中醫養生講究「和於陰陽,調於四時」,順應自然,夏天是沒有冰的,過食冰凍,冷飲之物不利於養生。

夏至過後,陽氣漸衰,陰氣漸長,陰氣居於內,陽氣盛於外,飲食要以清泄暑熱,增進食慾為目的。

飲食推薦:玉米、水芹、薏苡仁、山藥、土豆、芡實、無花果、菠蘿、陳皮、鴨肉、帶魚、冬瓜、扁豆、苦瓜、絲瓜、角瓜、豆角、麥冬、茯苓、蓮子、山楂、荷葉等。

夏日熏風暑坐台,蛙鳴蟬噪襲塵埃。青天霹靂金鑼響,冷雨如錢撲面來。

——徐書信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而江淮一帶仍然處於梅雨時節,空氣濕度大,居處易潮濕,又或涉水過河,久冒霧露,汗出沾衣為濕;又或過食生冷瓜果,膏粱厚味甜膩之物化濕。

濕為陰邪,其性重濁粘滯,阻遇氣機,則病多纏綿。濕邪易傷脾陽,在五行中,脾屬土,喜燥惡濕。雨少的地方多喝些綠豆粥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雨多的地方喝些蓮子粥(蓮子20克,薏米,芡實各10克,白木耳少許)能滋陰養神,清熱解暑利濕。

忌:汗出當風;冷水洗浴;夜卧貪涼;夜食生冷,空腹飲茶。

夏至前後,北方新麥方出,小麥,味甘,性涼,入心、脾、腎經。

《醫林纂要》說它「除煩,止血,利小便,潤肺燥」。

《本草拾遺》說:「小麥面,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

所以,炎炎夏日,不妨吃上一碗熱面,以出汗祛除人體內滯留的濕氣和暑氣。

熱面發汗祛濕,冷麵降火開胃。麵食性溫又不至於因寒涼而傷脾胃。

祛濕,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艾灸了。艾灸開郁、祛濕、補陽氣,經常艾灸相應的穴位,可祛除體內濕邪,起到預防各種疾病的作用。

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有培腎固本,補氣回陽,清熱利濕的作用。

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於五指寬度。治療脾胃疾患的常用穴之一,理氣和胃,化濕降逆。

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化痰強穴,遠離嗜睡困擾。

解溪穴: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

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主治脾胃病和水濕疾患。

嵇康《養生論》:「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

盛夏酷暑蒸灼,人容易悶熱不安,睏倦煩躁,首先要保持心態平和,寧心靜氣,以免因熱生燥,心火內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祛濕 的精彩文章:

濕氣過重會影響「顏值」?夏季祛濕快看這3點建議
十個胖紙九個濕,針灸幫你祛濕瘦

TAG:祛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