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為什麼需要「拼」

上海為什麼需要「拼」

2018年6月30日,拼多多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招股說明書。

據易觀數據,2018年1月,電商APP活躍度前五名之中,只有居於第三位的拼多多錄得13.85%的增長,其他傳統巨頭僅有4%-8%負增長。拼多多的表現,讓其所在的上海,再一次捲入互聯網話題的場域。

在這之前,談及互聯網經濟,上海是有些尷尬的。「上海為什麼沒有阿里巴巴?」問題提出許久,顯然不是一個那麼容易回答的問題,甚至根本就不是為了獲得某個答案。被反覆提及,只是表明一種情緒,一塊中國最大城市的心病。

「上海為什麼沒有阿里巴巴?」

2017年9月,宣稱要做102年公司的阿里巴巴迎來了自己的18歲成年禮。氣候,這個話題,毫無意外再次被翻出來。

何止是沒有阿里巴巴。上海也沒有騰訊,沒有百度。中國最發達、經濟體量最大的城市,於是被鑒定為錯過了第一次互聯網的發展良機。議論雖然眾說紛紜,最終更多引向了某種批評與自我批評。

也有為上海辯護的。不能說全無道理,比如說上海是運營型城市,而深圳、廣州則是產品導向性城市。另外一個被常拿出來說的事實是,即便沒有騰訊、阿里巴巴或者百度這些大公司,上海的經濟總量乃至增長質量在全國大城市中,仍然名列前茅。但是,即便有一定說服力,這些辯護對城市情緒的安撫能力卻很小。

像上海這樣的城市,除非出現決策失誤或者不可抗的打斷,不可能一直處於這樣一種被動、追趕的狀態。上海一直是領全國風氣之先的。中國最大的經濟都市,缺少有分量的互聯網公司,無論從現實,還是從情感上,都是說不過去的。

這種局面在2018年有了改變。其中具有標誌性的變化,當屬拼多多的迅速發展。

在拼多多之前,上海並不是完全沒有有知名度的互聯網公司,比如餓了么。不過,從商業模式而言,餓了么的運營模式與第一代互聯網企業的相似度更高。相比之下,拼多多的商業模式顛覆性更強,更具侵略性——也更有可以想像的未來空間。

拼多多與傳統電商,比如京東、天貓相比,相當於今日頭條和百度相比。拼多多的用戶使用場景絕大部分都不是搜索,而是下拉式、滑屏。單個的商品把大量的人連接在一起,更容易實現反向定製,推動供應鏈端的改革。

作為「新電商」,拼多多的「野心」不止是「分一杯羹」。拼多多試圖實現的,使電商購物從特殊形態走向隨時隨地、無邊界的零售,從純物質消費走向消費和娛樂的結合,以及對社交場景的高度滲透,都是「從0到1」的。

不是說好的互聯網公司一定都在上海,但上海不會完全缺位,這是必然。包括盒馬鮮生,也在上海投入重兵。互聯網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迭代,對上海這樣曾經處於某種「錯過」狀態的城市,就是機會。

大部分人不曾設想今日頭條會有這麼強的後勢,更很少有人會想到抖音會陡然間形成席捲。互聯網時代,在第一代或者至多1.5代企業,創新就會停止,市場就會被被壟斷,這種觀念是可笑的——或者是可怕的。電商模式或社交產品,最終一定會有新的創新產品,形成新的「巨人」,甚至後浪推前浪,趨勢無可避免。對上海這樣資源密集的一線城市,機會永遠在。

拼多多的成功得益於上海,上海也需要拼多多。拼多多對上海的價值,不僅僅是讓上海摘去那頂「上海與互聯網公司無緣」的帽子。它的價值,也是互聯網最基本的價值所在:連結。

與任何一家電商企業一樣,拼多多當然可以連接消費與生產。這一點非常重要。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3-2016年,我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是47%、48.8%、59.7%、64.6%,逐年遞升,靠投資帶動增長的時代已經遠去。

上海以最多的人口、最高的GDP以及社會消費零售總額,領先於國內其他城市。上海是中國消費無可爭議的「頭雁」。通過拼多多,上海在引領消費的能力上,可以得到更大提升。

但不止於此。

上海的未來,會有哪些正確的路徑,必然眾說紛紜。但是,上海必須要迴避哪些錯誤的路徑,容易取得共識。簡而言之,上海的未來,第一,不能與其他區域脫離,成為孤芳自賞的城市;第二,不能與平民與草根脫離,成為高高在上無根基的城市,第三,不能與年輕世代脫離,成為老氣橫秋的城市。

像拼多多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可以幫助上海遠離這些誤區。

拼多多可以連接最現代的上海與最廣大的內地,最都市化的區域與更現實的中國。它也可以連接精英的上海與大眾的上海。

它還可以連接「老上海」與「新上海」或「年輕上海」,連接過去與未來。拼多多的員工都極為年輕,這是一個原因,另一方面,拼多多面對的最大消費人群,它所提倡的消費理念,包括它的運營模式,都是年輕而現代的。

上海已經是中國老齡化最先到來的城市,未來,還老齡化還將帶來更大挑戰。要避免老齡化帶來的弊端,上海必須保持新銳的思想、青春的空氣持續注入。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最新一代互聯網公司,對上海來說,是長久的管道。

作為一個創新和快速發展的「新電商」平台,按GMV及總訂單量來計,拼多多已躋身中國最領先的電商隊列。而與此同時,統計數據表明,全國大概有50%的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只有500-1800元之間。

在今天的中國,理應有一個共識,即任何一個城市,無論如何發達、如何現代,都不可能自外於廣大的內地區域,自行發展。在上海的拼多多,它的連接價值,不僅於市場經營有益,也在更高的維度上,呼應了上海需要成為一個具高度包容性國際都市的頂層預期。這是拼多多的業務模式決定的,也是拼多多正在對外界表述的企業價值觀必然遵循的邏輯。互聯網技術和創新,新的互聯網企業,不是造成壟斷、隔膜與分化,而應該是支持包容、溝通與生活質量的普遍提升。

轉型路徑既定的上海需要更新的互聯網企業,這不僅是經濟發展應有之意,也能以此融冶中國最大都市的新城市氣質。上海不僅可以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中國城市而自豪,更可以為自身對其他地區、其他人群,能創造獨一無二的價值而自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iang 的精彩文章:

TAG:k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