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藉助互聯網華麗轉身?「浙」有高招
同為東部沿海大省,改革開放後山東和浙江憑藉各自優勢,曾經各領風騷。然而,隨著互聯網經濟時代的到來,浙江很快實現轉型,並將已有優勢與新機遇相結合,率先改革並獲得新的發展動力。那麼,浙江到底是如何實現華麗轉身的?6月26日—29日,齊魯晚報記者跟隨改革開放40周年「7+3」融媒聯盟採訪團來到浙江,力圖對標先進,為山東的轉型發展尋找可資借鑒的經驗。
初創公司用兩年
拿到兩億多融資
「來杭州的人,如果只考察一個地方,那一定是餘杭區的未來科技城(科創園)。」本次活動主辦方浙江錢江晚報的編委徐健告訴本報記者,浙江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國內互聯網經濟最頭部的一批企業,就分布在這個園區。
夢想小鎮
園區的核心地帶,是一個叫做夢想小鎮的地方,走在這個充滿江南水鄉氣息的園區,隨處可見創業團隊和公司,他們就像一顆顆散落的珍珠,被互聯網這條金帶串聯起來。
中國的新興互聯網經濟能在這裡生根發芽,絕非偶然。自稱「土生土長」的前阿里人甘雲鋒的創業故事就頗具代表性。
2016年,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出台,提出將在2020年把大數據產業做到一萬億產值。當時身為阿里大數據專家,花名叫做風劍(寓意「追風者」)的甘雲峰再也坐不住了,從「溫暖舒適」的阿里巴巴跳了出來,聯合5位創始人,創立了專註於企業大數據應用的數瀾科技公司,並以阿里創客大賽第二名的身份,入駐創業園的夢想小鎮。
數瀾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最困難的時候,公司賬上的錢最多僅夠支撐3個月,「好在我們堅持到最後,拿到了融資。」甘雲峰說,兩年後,數瀾科技已經拿到超過2億元的3輪融資,估值超過8億。對這個成績,他顯得很謙虛,他說:「我們還是個小公司。」
他並不諱言自己的公司跟阿里存在競爭關係,但憑藉對大數據產業和市場的精準把握,甘雲峰對未來自信滿滿:「企業級的大數據市場還是一片藍海,大企業能獲利,小公司也能活得很好。」
在未來科技城,類似甘雲峰這樣的創業者有13700名,他們分別來自被稱為「新四軍」的「阿里系、浙大系、海歸系、浙商系」的人才隊伍,目前已有5家上市企業,27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堪稱浙江省人才最為密集、增長最快的「人才特區」。
甘雲峰說,創業是他長久以來的一個夢想,而夢想小鎮的濃厚創業氛圍和充足的人才,加速了他夢想的實現。「夢想小鎮的最大優勢,就是能聚攏人氣,和氣才能生財嘛。」
「我負責陽光雨露,
你負責茁壯成長」
「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 27日,在杭州未來城參觀時,這樣一條標語不時閃現。
如果說以馬云為代表的江浙「新四軍」們,能夠抓住互聯網商機實現「飛天一躍」,靠的是極其敏銳的商業頭腦,那當地政府準備的「陽光雨露」,則為他們長久以來的「茁壯成長」,提供了養分最充足的滋養。
「雖然叫夢想小鎮,但創業在這裡絕不是『夢想』。」27日上午,在未來城核心地帶——夢想小鎮接受記者採訪時,未來科技城(海創園)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尹飛說。
融媒採訪團記者在未來小鎮體驗一家科技公司體驗VR視頻。
說是「小鎮」,其實這裡並沒有「鎮長」,而是企業化管理。政府將之委託給第三方企業,企業所需的各種服務都能在這裡的一站式「服務超市」辦齊,並且還有1317家金融機構滿足企業最需要的資金需求。
從初期的創業團隊孵化,到中期的企業之間的融資和聯絡,再到終端的產品銷售和市場開拓,這裡會像「養孩子」一樣,對企業或者創業團隊進行呵護,他們的這種呵護甚至可以用「事無巨細,無微不至」來形容。而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尹飛介紹,他們每個月都會舉行創業大賽,前三名可以免費入住「夢想小鎮」,而沒有入圍的團隊仍有機會,他們或入住臨近的孵化基地,待時機成熟後可入住夢想小鎮;或被這裡的風投基金看中,獲得一定數額的投資後,再入住夢想小鎮。
不同層次的創業團隊,在這裡會被政府、大企業和風投等進行反覆「沖洗」,經過不同渠道的「歷練」,最終都能獲得很好的發展。
而不同團隊和企業的各種需求,在這裡也能獲得滿足。比如,從事醫療大數據產業的創業者匡明,很看重這裡的硬體配套,特意從上海遷到杭州,短短半年時間,他公司的業務增長了數倍,為此不得不三次「搬家」。他說:「每次都管委會領導都會想法設法為我們找地方,這在別的地方很難想像。」
杭州西顧科技有限公司是由6位大學畢業生所創辦的,作為該公司創始人之一的尼克表示,他們更受益於小鎮提供的「終端服務」:「雖然這裡都是高科技企業,對VR需求量很大,但如果沒有政府的牽線搭橋,我們的產品想要賣出去,肯定要付出比現在多得多的精力。」
以前村裡到處是違建
現在藝術家常年入住
位於杭州西南15公里處的龍塢茶鎮,是浙江省唯一的茶產業特色小鎮,也是西湖龍井最大產區。
6月27日下午,在藍天白雲簇擁下的龍塢鎮外桐塢村格外寧靜,村內遍布的咖啡屋、茶社、民宿等兩三層小洋樓,和朱德紀念館、聚賢堂等充滿歷史氣息的古建築共處一地,毫無違和感。
村長仇維勝頗有些驕傲地說,被優美的風景和古樸的民風所吸引,這裡常年都住著40多位藝術家,通過茶葉和房租等收入,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已達到4.7萬元,與一般城市市民的收入相比毫不遜色。
而在幾年前,這裡卻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由於以茶為生,村內到處是茶農們雜亂搭建的附房、棚舍和圍牆,以及隨處堆放的炒茶設備,道路狹窄且破損不堪。
龍塢茶鎮內,一位工作人員在展示用龍井茶製作的飲品。
「茶園雖然秀美,環境卻不盡如人意。」龍塢茶鎮相關負責人介紹,一面是品牌優勢,一面卻是茶葉銷售難,坐擁如此好的資源卻沒有發展。終於,他們發現:問題的根本癥結在於基礎設施弱、產業延伸難。
轉機出現於2015年。當時杭州開啟「美麗鄉村建設」,龍塢茶鎮成為浙江首批特色小鎮,包括外桐塢村在內的10個村莊獲得總計約8億元的投入,進行了徹底的整治改造和轉型升級。龍塢所在的西湖區委區政府組建了杭州之江經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企業為主體,採用市場化運作模式,負責龍塢茶鎮的開發、建設、運營及旅遊策劃等工作。
一開始,並非每個村民都能理解政府的思路。前述龍塢茶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當時拆各家「圍牆」的時候,遭到一些村民的抵制,他們的理由是:牆拆了,萬一招來小偷咋辦?後來,經過幹部們耐心細緻的工作,工程才得以推進。村莊改造完成後,街頭巷尾安裝了許多攝像頭,再也沒有發生過入室盜竊的現象,村內外風氣為之一新。
騰退傳統企業
工業園創造性重建
外桐塢村的建設是整個龍塢茶鎮建設的一個縮影,據統計,自2015年3月開始,龍塢茶鎮規劃範圍內累積拆除違建4532處,面積24萬平方米,拆除圍牆長度約90公里。
用於開辦農家樂的房子被拆了,村民們心有不舍,但看著整潔起來的村莊,又釋懷了。如今,整個龍塢茶鎮鋪設了瀝青27萬平方米、污水管網102公里、高低壓電纜30公里、天然氣管道106公里,安裝路燈2000餘盞,新增綠化34萬平方米。
除了外圍的村莊建設,龍塢茶鎮當年的核心區——東北側的葛衙庄工業園,也得到了「創造性」重建。原先的53家機械、蠟燭生產等傳統企業被騰退,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紅牆綠瓦、充滿濃郁民國風的建築。據介紹,未來這裡將圍繞茶產業進行布局。
據了解,今年2月底,西湖區與綠城集團、藍城集團等簽訂龍塢茶鎮PPP項目,總投資51億元,建設安置房、學校,以及高檔民宿、景觀綠化等一系列旅遊配套設施。「整改後的龍塢茶鎮,充分保留和挖掘了各個村落的文化歷史元素,更讓每個村發展一個特色產業。」相關負責人說,這是引導龍塢茶鎮生態環境向產業延伸的重要環節。
現在,他們正在建設「國際茶博會永久會址」,未來的龍塢,將是一個涵蓋「喝茶、飲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全產業鏈的歷史經典特色小鎮,成為弘揚茶文化、發展茶產業的世界之窗。
「可以說,我們真正把『青山綠水』,變成了『金山銀山』。」這位負責人最後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志浩 王傑 發自浙江杭州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德州愛爾眼科美女醫生摘鏡記:變美僅一副眼鏡的距離
※評論>>整治違規網約車,部門監管和行業自律要兩手抓
TAG:齊魯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