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每天古書畫:三件價值連城的國寶

每天古書畫:三件價值連城的國寶

清明上河圖

張擇端(1085年—1145年),字正道。漢族,琅邪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北宋著名畫家。幼好讀書,早年遊學於京師(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宋徽宗趙佶朝(1101年—1125年)為宮廷翰林圖畫院待詔。明王夢端《書畫傳習錄》謂其「性習繪事,工於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傳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圖》卷,絹本,設色,縱24.8厘米,橫528.7厘米。是我國古代城市風俗畫中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之不朽傑作,在美術史上具有劃時代重要意義。該畫所繪人物達500餘人,貴賤勞逸,形形色色,顯得生動傳神;店鋪作坊,茶房酒肆,行商攤販,一派生意興隆景象;長虹卧波,舟楫競流,車騎爭道,再現北宋盛景;寒食祭祖,攜籃挑擔,踏青插柳,把清明時節北宋都城汴梁社會各階層之生活情景和繁華盡收畫卷之中。全圖規模宏大,場面壯觀,結構嚴整謹密,筆法細緻古雅,卷後有金代張著、張公葯,元代楊准,明代吳寬、李東陽、馮保等13家題跋,曾經北宋內府、元代內府、明代朱文徵、清代內府鑒藏。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千里江山圖》

王希孟(北宋1090年—年?),可以稱得上中國繪畫引史上僅有的以一張畫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然而史書中沒有他的記載。王希孟十多歲入宮中「畫學」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趙佶時系圖畫院學生,後召入禁中文書庫,曾奉事徽宗左右,但宋徽宗慧眼獨具:「其性可教」,於是親授其法。經趙佶親授指點筆墨技法,藝精進,畫遂超越矩度。工山水,作品罕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時間終於繪成名垂千古之鴻篇傑作《千里江山圖》卷,時年僅十八歲,此外再沒有關於他的記述,不久英年早逝。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富春山居圖

黃公望(元代1269年—1354年)中國元代畫家,書法家,元四家之一。全真派道士。本姓陸(有待考證),名堅,漢族,平江常熟人氏;後過繼永嘉黃氏為義子,因改姓名,字子久,號一峰,後入 「全真教」,又叫大痴道人等。《道藏》收入金月岩編、黃公望傳《紙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抱一函三秘訣》一卷,闡述全真派內丹原理和功法。同時,他著有《山水訣》,闡述畫理、畫法及布局、意境等。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溪山雨意圖》等傳世。

《富春山居圖卷》是元朝畫家黃公望的作品,是黃公望為無用師所繪,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濕並用,極富於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明朝末年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險在吳洪裕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前段稱《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後段較長稱《無用師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2011年5月18日,《剩山圖》點交儀式在京舉辦,於2011年6月1日在台北故宮與《無用師卷》合展。

前段稱《剩山圖》

前段稱《剩山圖》

前段稱《剩山圖》

前段稱《剩山圖》

前段稱《剩山圖》

(浙江省博物館藏)

後段稱《無用師卷》

後段稱《無用師卷》

後段稱《無用師卷》

後段稱《無用師卷》

後段稱《無用師卷》

後段稱《無用師卷》

後段稱《無用師卷》

後段稱《無用師卷》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後段稱《無用師卷》

後段稱《無用師卷》

後段稱《無用師卷》

後段稱《無用師卷》

後段稱《無用師卷》

後段稱《無用師卷》

後段稱《無用師卷》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收藏 的精彩文章:

國畫清風雅集:黃山煙霞 松風雲海
每天古書畫:明 藍瑛 繪畫六幀

TAG:書畫藝術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