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線費用過高、土地問題依舊,第三批部分領跑基地推進受阻

外線費用過高、土地問題依舊,第三批部分領跑基地推進受阻

新政出台之後的這個6月,過得有些漫長,即將到來的630,除了沒那麼熱的併網搶裝節點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事件節點,即第三批領跑基地的開工節點。根據國家能源局《國家能源局關於公布2017年光伏發電領跑基地名單及落實有關要求的通知》,第三批領跑基地需要於2018年6月30日前全部開工建設,12月31日前全部容量建成併網。

據光伏們了解,這項在光伏電站建設過程中需耗時最久的大項目——外線工程,在第三批領跑基地的推進中依然是最「棘手」的問題之一,110kV打包招標、強制攤派費用、中標價格高於市場價……這或將成為領跑項目能否按時併網的關鍵。

當時,在大同一期基地中,所有項目就為了等待外線幾乎拖到了截止日期前一刻才併網。除了時間壓力,對部分中標企業來說,高於市場價的接網外線公攤成本和當時基地承諾的外線建設條件都成為不得不承受的壓力。

送出線路打包對外招標,強制企業分攤外線費用——是否合理?

領跑者計劃推進到第三批,國家能源局從前期的基地申報等方面千方百計的降低投資企業的非技術成本。在國家能源局《關於推進光伏發電「領跑者」計劃實施和2017年領跑基地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中曾明確,「基地所在地省級電網企業應負責投資建設基地的電力送出工程,至少應承諾投資建設基地配套的彙集站及以上輸電線路,承諾投資建設基地各項目升壓站之外全部電力送出工程的優先。在基地所在地政府與電網企業約定在一定期限內由電網企業回購電力送出工程資產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可採取其他方式統一建設接網及彙集站等電力送出工程,但不得由基地內項目投資企業分攤工程費用」。

而日前,青海德令哈、格爾木兩個領跑者基地要求各投資企業簽署《光伏發電「領跑者」應用示範基地電網送出及公共基礎設施共建工程建設協議書》,其中建設內容包括330kV變電站擴建工程、110kV升壓站及配套工程、新建110kV線路以及光伏發電站前期諮詢。

這意味著領跑者基地辦將上述內容統一打包招標,並要求企業均攤外線工程費用。但根據國家能源局文件,彙集站及以上的輸電線路應由省級電網投建或者在一定期限內承諾回購這部分資產,而在青海兩個領跑者基地中,原本應由企業自建的110kV升壓站卻被地方政府強制打包對外招標。

6月14日,青海德令哈、格爾木光伏發電「領跑者」應用示範基地電網送出及公共基礎設施共建工程項目公示中標名單及價格,此次招標主體為海西州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招標工程共包括三個標段,分別為:

根據中標價格,青海領跑基地每100MW的項目大約需要均攤6000萬的外線工程費用,這6000萬包含了330kV彙集站、送出線路以及110kV升壓站的建設費用。而企業測算,根據市場價格,這個費用大概為4000萬左右,中標價格相當於高出正常市場價格的50%。

此外,地方政府以及青海電網對330kV變電站的回購事宜態度也是模稜兩可,「地方政府要求投資企業自己去跟青海電網溝通回購事宜,而青海電網給出的回復是『你們先投資建設,後期還要視資產估值等情況再決定是否回購』」,某企業相關負責人向光伏們透露。

據光伏們了解,從第一批大同基地到第二批的八個基地,也有部分領跑者基地是通過均攤費用來建設送出工程,甚至有100MW項目均攤1億外線費用的情況。但到了第三批領跑基地時,電價已經競競爭了收益率「地板」的時候,顯然,投資企業已無法再承擔額外成本的增加,尤其是在青海如此低的電價之下。

各基地進展情況差異較大,第三批領跑基地如期完成依然存在困難

6月30日,是國家能源局要求各領跑基地開工的最後時間。一般來說,普通光伏電站的併網流程大概需要約半年的時間。而留給領跑基地的時間,更為緊迫。

4月底,吉林白城領跑基地成為第三批中首個宣布開工的基地,送出工程方面,除了2個220kV升壓站之外其餘都將由地方電力公司承擔,預算2.3億的升壓站和集中運維體系總費用平攤到每瓦只有0.4元。根據計劃,5月5日這兩個升壓站將正式啟動建設。

據光伏們了解,目前已經開工的領跑基地除了白城之外,還有河北海興、江蘇泗洪、陝西渭南、山西壽陽以及青海德令哈、格爾木均已宣布開工。但各基地的送出工程建設進度以及條件卻並不一致。

其中,青海兩個基地詳情已在上文中有所介紹;江蘇泗洪、寶應外線費用由江蘇省電力公司負責承建;陝西渭南政府以及國網公司承諾外線工程建成後將由電網公司進行回購,目前先由企業均攤,摺合到每瓦費用約為0.4元;壽陽基地220kV升壓站由電網公司承建,但由企業自建的110kV升壓站以及送出線路在地方政府推薦的施工企業報價要略高於市場價格;大同二期目前在推進中也存在爭議;達拉特旗外線分攤費用還未確定;河北海興仍未確定外線設計方案。

一直以來,送出線路的建設都被投資企業戲稱為地方政府參與光伏領跑基地的一塊肥肉,某業內人士評論上述事件時表示,「這不是一直以來的慣例嗎?對地方政府來說到嘴的肥肉沒道理不吃啊!」

重蹈覆轍,外線跟土地依然是「老大難」

實際上,第二批領跑基地推進不順利,土地跟外線是其中最主要的兩個問題。在第三批領跑基地申報時,國家能源局也針對之前出現過的問題進行了細緻的規則要求,土地跟外線也是重中之重。

但光伏們採訪了解到,在第三批領跑基地中,除了外線之外,各基地在土地上依然存在問題。其中招商文件中原本承諾不收水面租金的寶應目前將租金漲到了1680元/畝,導致了前期進展困難;河北海興在開發協議中加入了600元/畝的鹽鹼地綜合治理費用以及300元/畝的青苗補償,目前土地流轉情況還未清晰,前期推進較為緩慢;山西壽陽則因為規劃土地中出現了大量的基本農田、未成林造林地、公益林地等土地性質以及溝壑、山脊等地形地貌問題導致了土地整體利用率過低,而這些土地信息在招商文件中並未提及,目前地方政府不得不先將二期的土地資源釋放以供投資企業選擇。

從目前情況來看,相關基地的前期規劃以及招商文件中的承諾同現實情況差距較大,同時各基地的進度差異也很大。據光伏們了解,還有約三分之一的基地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未簽署開發協議。

實際上,領跑基地的進度與地方政府的態度密切相關。雖然國家能源局一直力圖通過領跑基地來壓低中國光伏電站建設的非技術成本,實現平價上網,但從地方政府申報領跑基地的目的來看,平價上網也許並不是他們的首要目標。

換句話說,領跑基地在地方上承擔了除了平價上網之外的更多「義務」。但是,中國光伏行業的發展的確已經到了關鍵時刻,投資企業收益率底線的一降再降已經無法再接受額外成本的增加了,這不僅是出於投資企業的考慮,還包括度電成本的下降以及中國未來能源轉型的需要。

責任編輯:臧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伏們 的精彩文章:

TAG:光伏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