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放生會被抓就不需放了嗎?

放生會被抓就不需放了嗎?

邵慧圓居士對於放生一事,苦於沒有萬全之策,寫信給大師說:

人們常常擔心,動物放生後又會被抓捕,就連佛弟子也多懷疑,曾有人問起此事。弟子說,仗佛慈力加被,放生的動物決不會再投羅網,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但總覺得沒能把道理講透徹。

大師開示說:雖然說大魚吃小魚,確有其事;動物放生後又遭捕獵,這樣的情況也不能完全避免。可要是說小魚都被大魚吃得一條不剩,絕沒有這種道理;放生的動物又全都被抓回去,也沒有這種事情,何必多慮。說小魚被大魚吃掉,就算放到長江,也難免不遭網捕,這種擔心,似乎有理,實際上是阻礙人行善,反助人殺業。他自己倒幸運地做了人,又不被殺,才敢說出這種無理的話,來炫耀自己的智慧,想以此說服放生的人。倘若他自己做魚做豬,將被殺時,無論如何都不肯這樣想。心裡除了希望有人救自己的性命,再不會有別的想法。他難道會說,我擔心自己將來還要被別的動物吃掉,被別的人抓去,寧願現在就被殺掉,免得以後再遭殃?怎麼可以無關痛癢地說出這種阻礙人善念,啟發人殺心的話。這種人來生,倘若不自食其果,只怕天地日月都要挪移換位了。

譬如救濟難民,施捨他一件衣服一頓飯,也只能保他不至於馬上就死,總不能說:這一點點反正也救不了一輩子,給他有什麼用,不如讓他凍死餓死算了,免得日後繼續挨餓受凍。又好比強盜搶劫,被搶的人總要反抗,難道會說:有本事抵抗一生,才算幸運;抵擋一時,有什麼用,索性讓強盜搶光算了,省得以後再被別人搶。父母對子女,用心撫育,而慈母一旦去世,也不能再養育子女,她是不是也要說:既然我死後養不了孩子,乾脆現在就殺掉拉倒。君子修德,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難道一定要萬無一失,才肯放生?如果這樣,全世界的人永遠都不能做戒殺放生的事了。說這種話的人,必將落得自己要死了沒人救的下場,可悲可嘆。

還有人說:動物太多了,你放得完嗎?

大師答覆:放生這件事,原本是為了使人受到感動,體會到放生的意義,心生惻隱,不忍心吃肉;只要不吃,抓捕者就沒有市場了。水陸空一切生靈,都能在自己的天地上自由生活,這就是不放之普放。縱然不能人人做到,但哪怕只有一個人不忍心吃肉,這個人一生,就少殺許多生命,就有無量的生命幸免於難,何況還不止一個人。

人和動物雖然不同,佛性卻本來不二。動物因為惡業,淪落得披毛帶角,我們因善業幸得人身。倘若對動物不加憐恤,只顧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總有一天,人的福報享盡,動物的罪報受完,免不了從頭償還,反過來淪為他的盤中餐。刀兵大劫,都是宿世殺業所感。所以,提倡戒殺放生,不僅僅救了那些將要被殺的動物,也為現在未來一切同人,斷了鰥寡孤獨、貧窮患難的因;種下長壽無病、安樂團圓、夫妻偕老之緣,使人們生生世世,永不遭受骨肉分離之苦,常享福壽安樂。因此要隨分隨力放生,然而,注重戒殺吃素,才是究竟解決的辦法;否則,所能放生的畢竟有限,所殺的仍是無窮。放生原本是為了戒殺,而戒殺必須從吃素做起。戒殺放生是避免天災人禍,挽救世道的關鍵。

大師進一步提示:念佛人更要將自己與一切同倫,通通放生到蓮池法海中,永離生死之苦,享真常妙樂,這才是放生最大的收穫。

摘自: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復愚僧居士書、復戰德克居士書二》

《文鈔增廣卷二-極樂寺放生池疏、金陵三汊河法雲寺放生池疏》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一-復周子秀居士書》

∞ 精彩推薦 ∞

∞ 本源法師弘法視頻 ∞

∞ 認識彌陀寺 ∞

弘法 實修 安養

教遵天台 行歸凈土

1、東台彌陀寺每年舉辦佛七、短期出家、傳三皈五戒梵網經菩薩戒。

2、每月六齋日傳授八關齋戒,農曆正月、五月、九月整月傳授八關齋戒。

3、每月十五、三十誦戒、學戒。

4、每月不定期放生2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台彌陀寺 的精彩文章:

弘一大師 改過十訓
美文欣賞 不比

TAG:東台彌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