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字中國」建設步入快車道

「數字中國」建設步入快車道

本報記者 莫莉

隨著信息化建設不斷深化,以大數據挖掘與應用、數字融合、區塊鏈應用為主要內容的新媒體也正越來越成為焦點所在。《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顯示,目前全球22%的GDP與涵蓋技能和資本的數字經濟緊密相關。《矽谷百年史》作者皮埃羅·斯加魯在《2017未來媒體趨勢報告》中提出十大趨勢:用戶體驗技術、大數據、新內容時代、流媒體、手機應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共舞、創客文化、貨幣化、新平台、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寫作。

「近年來,西方媒體融合邁向新的發展階段。」與《金融時報》記者連線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漆亞林表示,就產業整體而言,各大媒體紛紛打破單一商業模式,重構「廣告+內容付費+基金支持+資本收入」的多元盈利模式;從傳播功能來看,傳統媒體不斷平台化,社交平台不斷媒體化,信息媒體不斷價值化,意義媒體不斷信息化;就內容生產而言,移動優先引爆的沉浸式體驗成為主流媒體孜孜以求的內容調性,VR/AR、AI等新技術力量支撐下打造出新生代融媒體產品範式。

舉例而言,西方媒體早已致力於機器演算法、人工智慧以及VR/AR等虛擬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的運用,進一步提升沉浸式傳播體驗。資料顯示,《泰晤士報》《星期日泰晤士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開始利用機器演算法和個性化定製來分發信息,將新聞聚合和內容原創相結合。為了順應虛擬現實的趨勢,《紐約時報》《衛報》《華盛頓郵報》和BBC等在VR技術上大展拳腳,科技公司也開始迅速改造VR相機和錄製設備,以便降低成本、增強通感性和臨場性。《紐約時報》率先投入大量資金進軍VR市場,並獲得谷歌和三星的資金支持。該報與Vrse合作,製作了街頭藝術的虛擬現實內容「紐約漫步」,並將上百萬谷歌虛擬眼鏡設備和頭套分發給訂戶,有些設備能夠實現3D體驗,大大增強了沉浸性和移動情感體驗。《華盛頓郵報》專註於在虛擬現實中製作身臨其境的新聞報道,藉助虛擬現實眼鏡通過不同平台進行響應,並和相關高校進行合作,將新聞敘事以虛擬現實的沉浸式格式進行呈現。

區塊鏈技術也被看做是將來媒體運用中的關鍵一環。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可共享和加密的分散式賬本技術。區塊鏈技術通常被描述為許多行業的革命性救世主,在傳媒領域的重要價值在於改變了商業模態,即開啟微支付和直接支付主導的內容付費模式,版權保護、內容分發、視頻廣告等市場價值的轉化率也將大大提高。2017年,諸多媒體布局區塊鏈,《華盛頓郵報》的廣告技術大師Jarrod Dicker即將掌管Po.et公司,並致力於將區塊鏈技術運用於媒體和廣告行業。Po.et是一個基於區塊鏈的數字出版技術平台,承諾可以追蹤在互聯網任何地方傳播的數字內容和廣告,幫助記者和創作者在網路上跟蹤他們的內容並保護他們的收入權利。

在數字化轉型重塑全球傳媒業的大背景下,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新媒體在加快中國信息化和現代化建設、提升國家國際影響力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凸顯,「數字中國」建設正在步入快車道。根據《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7年)》,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同比增長20.3%,佔GDP的比重達到32.9%。中國數字經濟規模位居全球第二。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推出的「全球政府相關領域數字化指數」顯示,中國政府數字化程度在全球排名第八,超過美國和歐盟。舉例而言,在數字出版業,2018年,中國將全面實施「數字出版千人培養計劃」,以數字閱讀推進出版業與數字技術融合。2018年4月,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召開搭建了信息化發展成果展示與交流平台,已有電子政務、數字經濟等建設成果的展示,為下一步數字中國發展提供了經驗借鑒。

「中國加速邁入智能互聯新時代,『數字中國』建設步入快車道。」有專家表示,政務新媒體開啟資源共享與服務升級新階段,網路直播與短視頻行業新業態頻出,媒體融合進入系統性創新時期,內容付費和知識服務掀起新內容變革,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傳播秩序革新,新媒體外交助推中國國際影響力提升。放眼全球,國家科技創新力和網路競爭力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加快數字經濟建設、聚焦社交媒體發展、大力發展人工智慧已經成為全球共識。面對新傳播技術的快速更新,世界各國紛紛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提升微傳播影響力和引導力,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在互聯網加速發展的時代背景與國際環境下,中國新媒體發展也正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金融時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時報 的精彩文章:

央行發布 《2017年中國金融市場 發展報告》
富民銀行換帥 將重點發展金融科技

TAG:金融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