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京大學前身設立120周年了 戊戌政變慈禧為何對它網開一面?

北京大學前身設立120周年了 戊戌政變慈禧為何對它網開一面?

原標題:北京大學前身設立120周年了 戊戌政變慈禧為何對它網開一面?


北京大學是很多學子的嚮往。考你一個入門校史題:北大的前身是什麼?


正解是京師大學堂~它也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大學。


120年前的今天(1898年7月3日),在康有為、梁啟超的推動下,光緒帝正式下令批准設立京師大學堂, 擬分設師範館、仕學館、譯學館、醫學館等。成立之初,京師大學堂不僅是最高學府,還是最高教育機關。



京師大學堂舊址

不過,同年9月21日,慈禧發動戊戌政變,把變法的所有新政統統廢除,但正在艱難籌建的京師大學堂卻成為唯一倖存者。


有分析認為,內憂外患面前,大清國的屢屢失敗再三教訓了慈禧,使她有了培養新人才的意識。但新的人才,舊辦法是培養不出來的,為此,她願意使京師大學堂為她所用。



京師大學堂匾


辛亥革命後不久的1912年5月4日,京師大學堂改名北京大學,嚴復出任首任校長。北京大學前常務副校長吳志攀曾說,嚴復在北大做了三件大事。

吳志攀表示,嚴復除了主持北大改革,歸併了科目以及提出「兼收並蓄,廣納眾流」的辦學方針外,還頂住了教育部停辦北大的壓力,保住了北大的存在。


其中,「保住北大的存在」尤為曲折。


1912年6月2日,財政部通令京內外各衙門,「凡薪水在60元以上者,一律暫支60元。」這條命令在北大引起一片混亂。嚴復憂慮至極,他認為「學校性質與官署迥殊,強令從同,立形窒礙」。


在嚴復的力爭下,北大教職工薪水全額發放,但他也因此招來教育部高官的不滿。


1912年7月7日,教育部突然下達停辦北京大學的命令,稱「該校學生班次雖有增加,但毫無成績可言」。

嚴復大為憤慨,向教育部指出「全國之大,必有好古敏求之士……亦宜留此一線不絕之傳。」據理力爭之下,7月10日,教育部取消停辦動議。


值得注意的是,京師大學堂初辦的時候,名聲並不好。


一開始,京師大學堂的學生幾乎都是在京任職的官員,學生都被稱為「老爺」,它也因此被人戲稱為「官僚養成所」。


改為北京大學後,學生受科舉制度的影響,仍把大學看成是「取得官吏資格之機關」,沒有多少學術氣氛。嚴復對北大進行了初步改革,但北大依舊是學生們升官發財的一截梯子。


1903年京師大學堂仕學、師範師生合影


1916年底,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長。上任後,蔡元培就在北大就職演說中提出:「大學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財之階梯。」


蔡元培對北大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制定了「囊括大典,網羅眾家;兼容並包,思想自由」辦學方針,李大釗、陳獨秀、魯訊等革新人物和劉師培、黃季剛等老派國學大師紛紛登上北大講壇,各種思潮在北大碰撞。北大因此得以成為學術至上的大學,也成了全國新文化運動陣地和學術之中心。

編輯:許晨陽

綜合:新華社、《人民周刊》、國家人文歷史、《學習時報》、澎湃新聞、《半島都市報》、《教育家》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下文 的精彩文章:

「兩彈元勛」鄧稼先:研發一個「彈」獎金是10元
諾獎作家、戰場英雄、捕魚專家...海明威還是一名「貓奴」

TAG: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