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兒中心人文論文——「小紅車轉運」降低小兒術前焦慮

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兒中心人文論文——「小紅車轉運」降低小兒術前焦慮

圖說: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小紅車捐贈儀式 院方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施捷 通訊員 夏琳)一輛輛卡通小紅車載著身著住院服的小患兒來往於病房與手術室之間,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出現的奇特「景觀」,引起了許多家長和小朋友的圍觀。一位媽媽因孩子享受過小紅車轉運,對此項服務讚不絕口:「這個小紅車真是一項創新又走心的醫療服務。」

     作為國內率先開展此項創新服務的兒童專科醫院,小紅車轉運到底有何科學意義?日前,國際麻醉專業領域頂級期刊《英國麻醉學雜誌》(IF 6.499)在線發表了由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麻醉科張馬忠團隊的臨床研究論文,首次探討了小紅車對降低小兒術前焦慮的作用,是科學與人文結合的嘗試。

圖說:小紅車展示圖 院方供圖

     長久以來,手術前情緒焦慮是困擾患兒及父母的重要問題之一。手術室的陌生環境、與父母分離等等。都會給患兒帶來蘇醒期譫妄、術後行為適應不良等短期或長期影響,目前臨床上多採用術前用藥(如鎮靜藥品)的方法改善術前焦慮。但術前藥物由於口感和藥物副反應等,具有明顯的局限性。同時,臨床觀察發現,患兒和家長的術前焦慮在患兒從病房轉運到手術室時就表現得相當顯著。

    2015年作為麻醉科主任的張馬忠教授在國內率先提出「無哭聲手術室」的理念,並付諸臨床。他們採取的措施包括表演情景劇「小丑醫生」,改造術前等候區為海底世界,提供小兒喜歡的玩具、電子眼鏡和書籍等方式,以改善患兒及父母在圍術期的焦慮。張馬忠曾親自扮演過「小丑醫生」,也對這項專業十分推崇。他說,「小丑醫生」在國內還比較陌生,但已有30多年發展歷史,國外已經有「小丑醫生」專業。用有別於傳統醫療的方式來舒緩患者緊張的心理,改善就醫過程中的情緒,可以幫助他們度過艱難的治療過程。

     繼「小丑醫生」後,張馬忠又率領手術室團隊與上海藝術設計學院開展跨界合作,從理念到服務流程上全面顛覆,打造了上海市首個「溫暖的海洋」無哭聲手術室。這項服務有效改善了患兒與家長的分離焦慮,大大提高了就診體驗,獲得上海市衛生系統創新服務品牌項目。

圖說:醫護人員用小紅車轉運患兒 院方供圖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在打造無哭聲醫院的道路上越走越有勁兒。在臨床工作中醫護人員發現,患兒和家長的術前焦慮在患兒從病房轉運到手術室時就表現得相當顯著。2017年9月,由中國礦業大學上海校友會捐贈的「小紅車」正式投入使用,專用於手術患兒的轉運。

    「小紅車」對於降低患兒及父母術前焦慮的作用如何?與現有的術前轉運方式相比,有何優勢?國內外並無相關文獻報道。針對上述問題,張馬忠教授團隊以108位患兒為研究對象,開始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研究。該研究將小紅車轉運患兒與輪床轉運、輪床轉運聯合術前口服鎮靜葯進行比較,並用專業量表對患兒不同時間點的焦慮水平進行評估,同時使用評分來評估患兒父母的焦慮程度。

    結果顯示,從患兒上車/床至進入手術室時,小紅車組患兒的焦慮程度均明顯低於其他兩組(輪床轉運組和輪床轉運聯合術前用藥組);在誘導前時間點,小紅車組患兒的焦慮程度與術前用藥組相當。研究表明:術前使用小紅車轉運患兒,可以轉移患兒的注意力,降低患兒的術前焦慮,縮短焦慮時間,有益於患兒身心健康。同時,這一結果對於兒童專科醫院轉運模式的改革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晚報 的精彩文章:

盤點各國元首與足球的因緣,普京VS默克爾,誰的戰鬥力更強?
改革開放改變中國 影響世界

TAG: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