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說自己非亡國之君 乾隆呵呵一笑 然後作了一首詩諷刺
明朝滅亡是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的結果,有小冰河時期帶來的天災人禍,有嘉慶萬曆朝遺留下來的財政問題,也有滿清在側的虎視耽耽,因此簡單將明朝滅亡歸結於單一因素都未免偏頗。不過後人去研究歷史,就算有「上帝之眼」,卻始終隔著一層,無法切身體會當事人的所思所想。
對明朝滅亡,有著切膚之痛的首推崇禎皇帝。要說崇禎也是個苦孩子,本來按他的身份,一輩子應該當個昏庸的王爺,在自己藩地碌碌無為度過一生,奈何天啟皇帝無子,選擇了他當皇帝。
登基後的崇禎沒有感受到當皇帝的喜悅,因為在他面前的是勢力滔天的「九千歲」魏忠賢和一個爛攤子,好不容易把九千歲收拾了,但這個爛攤子卻怎麼拆東牆補西牆也修補不好,最終落了個煤山自縊的下場。因此對於亡國,崇禎心裡很痛楚,卻不會過多埋怨自己,因為他始終覺得這是一個無法收拾好的爛攤子。
除了怨祖宗們給他留下的爛攤子後,崇禎把亡國的責任又推給了身邊的"豬隊友」們,身邊的那些大臣們。《明史紀事本末》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明朝滅亡那年,也是崇禎最後一次平台召對,面對內憂外患的局勢,崇禎再也沒有之前的堅強,在這次召對中,他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都體現了出來。
流寇犯宣府,京師戒嚴。庄烈召對平台,諭閣臣曰:「李建泰有疏勸朕南遷。『國君死社稷』,朕將何往?」大學士范景文等,請先奉太子撫軍江南。兵科給事中光時亨大聲曰:「奉太子往南,諸臣意欲何為?將欲為唐肅宗靈武故事乎?」景文等遂不敢言。庄烈復問戰守之策,眾臣默然。因嘆曰:「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爾!」遂拂袖起。
農民起義軍迫近京師,北京城岌岌可危,崇禎(庄烈)召集大臣討論局勢。在這次召對上崇禎主要是想討論禦敵之策。按古訓,「春秋之義,國君死社稷,忠臣死王命」,崇禎皇帝表面上問「朕將何往「,其實已經是表明了自己願一死以謝天下的決心,也是在暗示我身為一國之君,已經抱定了必死的決心,如果你們是忠臣的話,也應該」死王命「。
但這些大臣們卻想的卻是戰敗後如何逃脫,並踴躍勸崇禎及其太子南遷,言外之意是皇上你不要一根筋,就算你想死,我們還不想死,你讓太子到南方去督軍,我們也有理由跟著一起去。場面尷尬之時,幸好時亨站了出來,以唐玄宗唐肅宗的故事中止了這個問題的討論。
當回到正事,討論如何抵禦義軍時,這些大臣都沉默了。或許他們是真的無計可施,或者只想一心著逃跑,認為已經回天乏術,他們的一言不發深深傷了崇禎的心。一氣之下,他拂袖而起,留下了那句著名的「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爾」。
不過對於崇禎皇帝的這一說法,百年後的乾隆皇帝卻有不一樣的看法。乾隆認為明朝滅亡固然是多因素造成的結果,但是崇禎作為皇帝,是直接責任人,將鍋甩給隊友是不合理的,「庄烈固憤極之言,其實諸臣皆庄烈所用也
。此語不當於理」。為此,還專門作了一首《詠明庄烈帝》加以諷刺。
大廈之傾一木支,是惟貞干君臣合。
首誅奸璫似有為,終惑群言任噂沓。
十七年易五十相,中無定見致紛雜。
外臣難信信內臣,固帝失眾應慚殺。
亡國之臣孰所用,質之帝亦想難答。
身殉社稷實堪憐,庄烈陵園風雨颯。
乾隆皇帝認為崇禎皇帝雖然以身殉社稷有讓人憐惜之處,但在用人上面,崇禎也有不少值得質疑的地方。崇禎登基後誅殺魏忠賢有功,但是剛愎自用,用人反覆不定,十七年間竟然換了五十個閣臣,而且不信任國家重臣,反而四處派太監監軍,除了一個大太監,又出來無數小太監。
而尤其令眾人寒心的是,崇禎皇帝誅殺了袁崇煥,對於袁崇煥的是非功過尚且不說,但袁崇煥一心為國是天地可鑒,而崇禎卻將其凌遲處死,著實寒了臣子們的心。皇帝如此無情對待有功的忠臣,又怎麼能讓臣子們甘心陪著他「死社稷」呢?這也是為什麼乾隆提出質疑並加以諷刺的原因。
※司馬遷筆下的超級豪俠 年輕時殺人如麻 金盆洗手後卻被滅了全家
※如果能穿越 你最想穿越回哪個朝代?這個朝代也許最合適
TAG:涯讀涯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