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弗龍堡的哥白尼

弗龍堡的哥白尼

文章前先感謝讚賞。伏爾泰一文共收到讚賞24.45元,自己貼補一些後,購買了以下書籍。

感謝讚賞的@denoen和@一靈,二位是愛與正義,美貌與道德,金錢與閃閃發光本質並存的大佬。(按照心理學理論,這次應該收不到讚賞了= =|||)

一、弗龍堡

這是一張現代波蘭行政地圖,北部臨海下陷的那一塊了么?弗龍堡在附近

哥白尼出生於托拉,按照慣例,他在上大學的時候,以「托拉的尼古拉-哥白尼」之名為人所知。但是他一生的大多數時光,七十歲生命中的整整三十年,在弗龍堡度過,具體來說,在弗龍堡教堂中的一個大瞭望塔中,最後,他也在那裡過世。

哥白尼居住的弗龍堡教堂

二、弗龍堡的安娜-希林

作為一個天主教教士,他沒有結婚生子的權利,作為一位精通當時醫學、教會法學、天文學,帶領部隊保護城鎮,擊退過十字軍的攻擊的全才,他又有著迷人的魅力。經過長久拉鋸與深思熟慮,最終,他還是沒有完全拒絕一位貴族小姐——安娜-希林的愛,同意她以女管家的身份生活在自己的身邊。這段長達十餘年的關係安撫了他那顆孤寂的心,他在自己書籍和草稿的空餘處,時不時會畫上一些常春藤葉——這是那位女士高貴家庭的族徽中的核心元素。

可到了晚年,他的這份感情遭到了曾經的好友,當時的主教——丹蒂謝克的厭惡,他想方設法的拆散了他們,安娜-希林被迫離開了哥白尼的瞭望塔,當他們在小城的廣場中相遇,她禁不住淚流滿面傾訴思念——就連這件事,也成為了丹蒂謝克大主教憤怒的由頭,他致信哥白尼求其解釋。

自不待言,哥白尼死後,安娜-希林不顧一切的去見了哥白尼的遺體,震怒的主教最後將她驅逐,我們再也不知道她後來如何,去了哪裡。

弗龍堡教堂中哥白尼的瞭望塔,天文學的朝聖之地

就連他從《初論》開始,嘔心瀝血四十餘年的《運行》一書都不是自由的,他甚至不想把它出版,他知道等待出版的會是不被理解和歪曲。

三、弗龍堡的《天體運行論》

就在安娜-希林被迫離開他的瞭望塔不久,一位名為雷迪克的25歲青年新教徒敲響他的房門,對這位年老的天主教教士大獻殷勤。讀罷初論,他認為尊敬的哥白尼博士的思想及其珍貴,所以從德意志出發,一路奔波,趕來波蘭北部的這座小城,只求一會。

年輕人新教徒的身份無疑讓身陷安娜-希林風波的哥白尼在信仰天主教的弗龍堡承受了更大的輿論壓力,但熱情與真誠還是打動了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他最終決定委託這位青年將著作出版。

傳說他死前摸到了從遙遠的英吉利送來的,耗費自己大量心血《天體運行論》。該書被印刷商大量修改,哥白尼原將書名定為《運行》,意在萬物的皆在運動,有規律可循,而書商將書名改為《天體運行論》,並擅自以哥白尼口吻在書內揚言哥白尼的學說為謬誤。

至今出版的哥白尼著作,大多還是以《天體運行論》為名

傳記作者們深知其作品在其身前身後長久的時間,因各種各樣原因,以歪曲面目呈現,但是對於哥白尼在弗龍堡手撫剛到的《天體運行論》去世的傳聞,又總不吝筆墨的描寫為光輝燦爛的場景。

後世創作的哥白尼去世場景,瀕死的他手撫《天體運行論》

四、弗龍堡的農民

壯年,哥白尼在弗龍堡附近的教會行政主管,掌管土地與經濟事務。該地雖面朝大海,在十六世紀從事農業的人口卻是絕大多數

他帶著典型的教士的悲天憫人來進行這份繁雜的行政工作,使他超脫於他人的,是才智與勇氣。一個能夠並敢於挪動地球位置,將太陽擺在宇宙中心的天文巨子,並沒有讓他的不凡遠俗世而去。

他的祖父是為保衛城市戰死沙場的一位英雄,他本人也在談論時政的書信將保衛祖國看作是最崇高的人生價值——實際上,他也是這麼做的。當十字軍兵臨城下咄咄逼人之時,教會僅有他和他的一位朋友留在了該城,與留下來的農民(居民)成功的保衛了城市,促成了十字軍與波蘭的暫時和解。

與此同時,哥白尼把因恐懼戰爭而逃走的當地農民的土地租借給他人耕種,以充分利用每一份地力,當和平到來,農民返鄉時,又將土地歸還。他將這些比起宇宙星空來說堪稱細碎的的「雞毛蒜皮」,認真仔細一筆筆記錄在土地登記簿中。

五、弗龍堡的哥白尼

哥白尼有著對天文與生俱來的狂熱,可生活往往不盡如人意。

他在弗龍堡生活的時候,當地人基本不認為他是一個天文學家——他是一位長於教會法的法學博士,一位醫術精湛的醫生,一位令人信任的,卻又不乏花邊新聞的教士。至於他的天文?見鬼去吧,當地甚至有人把堅持日心說的他編成喜劇中的滑稽角色,愚蠢反派,成功引起了大眾的歡笑。

如今弗龍堡街頭哥白尼的塑像。

哥白尼有雷迪克那樣的擁護者,但他絕大多數的支持者,都是不會為他發聲的。那個時候,宗教權力仍然勝過世俗,新事物雖紛紛湧現,卻又往往的很快湮沒。甚至新教元祖路德比起天主教紅衣教更討厭他,稱其學說愚蠢瘋狂——而狂熱的支持者雷迪克,又竟是路德的高足。

複雜的還有哥白尼自己的經歷。他在大學短暫的學習過天文,最後卻因為身為主教的舅舅認為,教會法在與十字軍談判中保衛城市是必不可少的,而被送讀法學,在法學展露頭角,因表現的聰敏機警,被贊助人安排去學習了「最能體現才智的」醫學。就這麼從十四五歲讀到了三十歲,醫學博士還沒讀完,又被緊急調回故鄉,匆忙擔任教會職位,擔起行政與政治責任。

將這些內容孤立來看,不加上他後世鵲起的名聲,在時代與情勢的激流中,哥白尼也被兇猛的洪水左右沖盪,和大多數凡人一樣,有著太多的無可奈何。

可他心中對純粹科學信仰與天文學熱愛,卻始終沒被那些強悍兇猛蒙蔽動搖。

六、弗龍堡的冬夜

波蘭北部的天總是陰沉,弗龍堡概莫能外,適合觀察星夜的時間最是寒冷的冬夜。

哥白尼一定會在冬夜觀察。

他或許一個人面對宇宙,或許曾與安娜-希林,雷迪克或者其他朋友一起,他設計器具,認真觀察,翻閱古籍,寫寫算算……

一個人的三十年就這麼過去了,生物體的機能走到盡頭。

他所敘說的星空,花了更多的三十年教人接受。

哥白尼郵票

而他的美德懿行,超越了所有尺度甚至概念,隨文明之舟行進在時間大河,作為宇宙故事的一部分被人類永遠銘記。

後記

每年生日都要寫篇文章,今年寫了哥白尼。

近幾年,認識的一些朋友,一致都對當下身邊發生的,無法避免的一些事情有所擔憂。

這也是我寫哥白尼的原因,希望各位,尤其是壽星我(哈哈哈),能多一些對真理的純粹、專註和高尚理想。

寫之前讀了近十年來自己寫的東西,說句公允的話,還是進步了的。

祝我生日快樂,願有識之士都有屬於自己的弗龍堡和弗龍堡的冬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涎龍語 的精彩文章:

TAG:龍涎龍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