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出這些信號,說明寶寶發育遲緩,早發現,早治療
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領先別家孩子,聰明、個子高、顏值高!寶寶出生後,更是注重寶寶健康發育方面,只要對寶寶好的,父母都願意去做,新爸爸新媽媽在照顧孩子這一方面是不斷在學習,很多情況都不知道怎麼回事!
但是家長們對於孩子的關注,已經到了異常緊張的程度。爸媽務必記得要定期(可配合疫苗注射時間)測量早點孩子的身高、體重、頭圍等並和成長記錄表仔細加以對比。
哪些信號說明孩子發育遲緩呢?
01
運動發育落後
俯卧抬頭、坐、站、走等動作的起始年齡都比正常同齡兒童要晚。尤其走路更明顯,往往要到3-4歲或4-5歲才會自己走,而且走不穩。
建議
當寶寶處在學習獨立坐、翻身、會走的月齡,這些需要大人的幫助,自己不能完成。但是之後月齡再大點這些都可以做到。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時間各不相同,因人而異。寶寶運動發育緩遲還是要儘快帶他到醫院做個詳細的檢查,如果是發育遲滯,就要馬上干預治療了。
02
對聲音沒有反應
寶寶滿月以後就有聽力了,雖然聽力不完善,但是家長和他說話的聲音能作出反應。寶寶睡著時,我們都知道不要大聲說話,發出大動靜,因為這樣會驚醒寶寶,就是這個道理。
5、6個月的時候,聽力就比較敏銳了,能辯別出聲音的方向。寶寶的聽力有了明顯的發展,在聽到聲音後,頭能轉向聲音的方向,並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在寶寶2歲的時候,對聲音更是敏銳。但是如果寶寶在聲音小的動靜下沒有反應,如一些敲門聲,手機鈴聲沒有反應,對外邊小動物的叫聲也沒有反應,寶媽就要帶孩子去醫院做個檢查。
建議
新生兒聽力篩查一般在新生兒出生後3-5天住院期間進行。如果孩子聽力篩查沒有問題的話,醫院不會通知複查。即使通知複查也未必是聽力有問題,可能只是當時的測試環境對結果造成了影響。
所有3歲內的嬰幼兒在保健專家或家長感到聽力異常時,都應使用有效的評估手段進行整體發育評估,包括各發育階段指標的常規監測、聽力技能及雙親所關心的問題等。推薦到當地指定的耳鼻喉科或聽力學中心進行聽力學評估和言語-語言評估。
發育遲緩的早期癥狀
新生兒期
全身發硬或全身發軟,自發運動減少,母親在哺乳時嬰兒難以吞咽,哭聲微弱,好打挺,容易受到外界驚嚇。
2月齡
不會微笑、要麼過分安靜要麼持續哭鬧,但是正常的孩子在這個階段已經會笑。
3月齡
動作顯得遲鈍呆板,俯卧時不會抬頭或抬頭難以維持穩定。
4月齡
正常的孩子已經會大笑,並且對外界刺激有反應,會用眼睛觀察周圍事物,發育遲緩的嬰兒則不會大聲笑。嬰兒的肢體動作有異常,比如拇指內收,小手握拳、無法放鬆。
5月齡
無法發出與人交流的咿呀聲,不能伸手抓物,表情呆板、無法與周圍的人互動。
6月齡
仍有非對稱姿勢,難以自主翻身,肢體動作不協調,喚名不應,目光與外界沒有交流,只會一直盯著自己的手。
8月齡
出現尖足,難以支撐自己站立。嬰兒尖足是指孩子扶站時足跟抬起、足掌持重,扶持邁步時足跟沒著地就邁第二步。
9月齡
無法獨立坐著,必須有支撐體來維持姿勢。
10月齡
小手不靈活,不能一隻手抓住東西,必須兩隻手同時抓物。
12月齡
無法站立,與人沒有任何交流性質的手勢,如用手勢表示你好、再見等等。
15月齡
學不會邁步,難以開始學習走路。
16月齡
語言發育遲緩,無法吐字,只能發一些不明意義的音節,不能說出一個字。
24月齡
年齡到達兩歲,仍然無法說出兩個字的詞語。
寶寶如果有這些表現,家長更要注意多關心孩子,觀察孩子的動態。不能過於緊張,也不能不管不問。每個孩子生長發育的時間節點因人而異,家長不能只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要關注自己的寶寶。切勿病急亂求醫,要去正規的醫院幫寶寶進行篩查。
我們家長的責任是守護孩子健康發育成長,祝願所有的小天使健康成長。
※1歲半寶寶尿路結石,都怪家長要補鈣!
※DNF:旭旭寶寶首次認慫,國服第一劍魂之爭落下帷幕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