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宛溪河二期改造應再現「宣城歷史文化底蘊」

宛溪河二期改造應再現「宣城歷史文化底蘊」

原標題:宛溪河二期改造應再現「宣城歷史文化底蘊」


宛溪河二期改造應再現「宣城歷史文化底蘊」


陸再奇

宛溪河,水陽江的一級支流,與青溪河交匯於陵陽山東南的響山,繞陵陽山山體東至東北,在陵陽山北三叉河處注入水陽江。宛陵河自響山至三叉河,總長雖然只有5公里多,卻是連接宣城古城區北達中原腹地,南下江浙沿海,西通巴蜀的重要水道,也是古皖南商品集散地的重要水運通道。從某種意義來上講,沒有宛溪河,古人也許不會在陵陽山建城,今天城市的城址設立哪裡也許還是個未知數。另外,宛溪河對宣城城市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宣城深厚的自然人文景觀主要集中在宛溪河兩岸。從宛溪河與青溪交匯於城東南的響山起,自然人文景觀有:響山赤壁、鰲峰赤壁、南樓夕照、北樓遠眺、句溪塔影、澄江夜月。主要著名的古建景觀有天逸閣、天延閣、宛溪草堂、濟川橋、鳳凰橋、別士橋及傳說中嚴子陵垂釣處、竇子明釣白龍處等遺迹。


宛溪河一期改造,位於宛溪河響山至鳳凰橋段的自然人文景觀沒有納入,一期改造的遺憾可由二期改造來彌補。宛溪河「二期改造」的文化內涵不應局限於宛溪河沿岸的實物遺址,更不能局限於鳳凰橋至三岔河(宛溪河入水陽江江口),可通過宛溪河「二期改造」的平台,充分展示宣城古城區文化底蘊的精髓,將宣城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寫在宣城大地上,寫在宣城老百姓的心中。


宣城最輝煌的歷史在漢唐,兩宋時期古徽州(三國孫吳時期平定山越人叛亂後,為鎮服山越人,分古宣城地境設立)開始崛起,明清時期超越宣城(時為寧國府),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體現宣城輝煌歷史的地域(如丹陽銅、宣州窯等),隨著行政區劃的調整,均不現行宣城市行政區劃內。國內外研究宣城歷史的學者,也不是局限於今宣城行政區劃。


建議:宛溪河二期改造再現「宣城歷史文化底蘊」,一要從宣城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的全局角度考慮;二要彌補「宛溪河一期改造」歷史文化底蘊發掘、再現不足;三要為宣城將來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著想;四要充分利用宛溪河兩岸將來是市民主要休閑、外地遊客參觀遊覽宣城城區的主要場所,宣傳展示宣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根據市規劃局對宛溪河二期改造擬設「文化長廊」的的構想或結合恢復宣城古城牆,以古城牆為載體,根據財力的可承受幅度和結合操作的可行性,建議如下:


一是利用文字、圖片等多種形式,再現宣城歷史上的疆域變遷,展現宣城輝煌歷史。


(1)先秦時期的爰陵。宣城由文字記載的政區地名叫「爰陵」(「爰」字,甲骨文的形狀就象人的上下左右只手、中間有一畫,好就象兩個人在進行物物交換,左右手分別代表兩個人,中間的一畫代表用來交換的實物。「爰」在「六書」中屬「會意」,演變到今天,改易、更換仍是其基本字義之一。「陵」,演變到今天仍表示地形地勢上下高低不平之意。),始見於1957年4月在壽縣城東丘家花園出土的鄂君啟金節。鄂君啟金節為楚懷王公元前323年賜給其封地在今湖北鄂城兒子啟(字子皙)的水陸兩路運輸貨物免稅通行證。


「爰陵」,一是說明符合當時宣城一帶人類分布相對密集且各部落、氏族之間物物交易頻繁,二是體現了古代宣城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徵。

爰陵縣,宣城行政區劃史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個縣級行政區劃,始設於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終於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更名宛陵,存續332年,縣治位於今市區宛溪河東岸的彭澤聚,轄區範圍最大時大致包括水陽江流域的宣州、郎溪、廣德、高淳、寧國一帶,周邊與鳩茲(位於今蕪湖縣橫崗鎮楚王城址)、宣邑(位於今蕪湖縣青弋江鎮)、固城(位於今江蘇省高淳縣固城鎮)、長城(今浙江長興縣)、丹陽(位於今馬鞍山當塗縣丹陽鎮)、歙縣(位於今歙縣徽城鎮)接壤。


通過現代手段再現古爰陵的昌盛和楚國船隊在宣城交易的情形。


(二)丹陽郡。始建於漢元封二年(前109),一說是元狩二年(前121),終於西晉(281),郡治(舊稱地方政府所在地)宛陵縣治所所在地彭澤聚(今宛溪河東岸)近400年,隸屬揚州。西漢和東漢時期,丹陽郡轄境位於安徽省長江以南,江蘇省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脈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強溪的以北地區,包括今安徽南部的宣城市、蕪湖市、銅陵市、黃山市、池州市、馬鞍山市6個省轄市,江蘇省南部地區西部的南京市(除六合區、浦口區)、溧水縣、高淳縣,常州市的溧陽市(縣級市),鎮江市的句容市(縣級市);浙江省西北部地區杭州市的臨安市(縣級市)和淳安縣,湖州市的安吉縣、長興縣和江西省婺源縣等地55個縣(市、區),疆域面積5.4萬多平方公里。



(三)宣州宣城郡。始於晉太康二年(281)分丹陽郡南部設置,終於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宣州升為寧國府(相當於現在的副省級市),存續835年,其中:郡(州)治宛陵800多年。西晉,宣城郡行政區域包括今蕪湖市、銅陵市、池州市、宣城市(不含績溪縣)、黃山市的黃山區等地,計23個縣(市、區),總面積27000多平方公里,居民121200戶,人口563746人。唐代,宣州行政區域最大時包括今安徽長江以南,黃山、九華山以北地區及江蘇溧陽、溧水、高淳等市縣地。具體包括蕪湖市、銅陵市、馬鞍山市,宣城市(除績溪縣),黃山市黃山區、池州市部分地區和江蘇溧水、溧陽、高淳等地,計25個縣(市、區),面積24000多平方公里,居民22537戶,人口95753人。

(四)寧國府。府治今宣城市區,安徽行政區劃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個以皇帝曾任官職名號,並由皇帝欽點的政區地名。宋紹興三十年(1160年),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立養子趙昚(音shèn,慎)為皇子,制受寧國軍節度使。紹興三十二年(1162)六月,宋高宗禪位趙昚,是為宋孝宗(1162年—1189年在位)。乾道二年(1166年)初,宣州官吏吳府等人上書朝廷,乞求以「『孝宗皇帝潛邸宣州』,將宣州升格為『宣州府』」。八月,孝宗皇帝詔告天下,升宣州為「寧國府」,延用自己寧國軍節度使的官號,取「安寧定國」之意。寧國府歷經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更替,在此過程中名稱雖有短暫變更,至民國元年(1912年)廢道、府、州,前後延續700多年,管轄今宣城市的宣州區、寧國市、涇縣、旌德縣,黃山市太平區和蕪湖市南陵縣。


二是利用文字、圖片等多種形式,再現宣城城市建設歷史。


宣城城市建設史從歷史角度來講可概括為三個階段:西晉時期的「子城」——隋唐時期的「羅城」——南唐及解放前的「新城」也即宣城人俗稱其「烏龜地」(烏龜地,日本人民國二十四年製作宣城縣全縣圖更形象)。


建議採取現代手段將宣城內史桓彝造「子城」、王選擴建的「羅城」、林仁肇改建的「烏龜地」形象地展示出來,特別是將「烏龜地」城市形狀再現出來,也許能夠成為宣城對外的一個標記。

三是原地恢復宛溪河沿岸的古迹,再保留原有文化內涵的同時,賦予新的文化內涵,古為今用。例如:


(一)澄江亭。古為「澄江夜月」景點所在地。澄江以謝朓「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詩句命名。「澄江亭」為宋紹興十三年(1140),宣州知府秦梓(時宣州為府,宣城為縣。宣州府治就設在宣城縣城。府、縣都設在一城)建,亭外是宛溪與句溪交匯處,意思是指亭建在澄清如練的宛溪、句溪水面上。清朝乾隆甲申年(公元1764年),宣城知縣梁文醇捐募重修。明?袁中道《飲澄江亭》詩云:「分砂漏石愛清流,泛宅人同練上游。他日有緣來住此,未營居室且營舟。」清初詩人沈埏《澄江亭》詩云:「江閣高逾好,雙橋恰對門。」當時人們常在此夜飲賞月,送別友人。每當晚煙初散,繁星點點之際,新上的明月倒映在宛溪、句溪水面之上,似玉輪、銀盤,更覺光華流轉。《澄江夜月》詩云:「澄江瀲灧開天鏡,輝映更覺月明多。願得幽期常不負,與君同聽濯纓歌。」


(二)別士橋附近的古渡。不僅是因為李白的一首詩歌聞名於世,同時,也是歷史上人們南來北往碼頭,更加的古宣城對往的港口,其對宣城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來講,類於現在長江沿岸的港口對所在地城市的重要;另外,還是1911年9月21日(公曆11月11日),寧國府軍政分守韋師洛奉命由蕪湖前往宣城,在此登陸宣城,結束了宣城兩千多年封建統治歷史。



(作者系宣城市檔案館副館長,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日軍禍宣城——不能忘卻的歷史(上)
河帥潘錫恩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