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患兒生後 14 天開始腹瀉、便血,診斷是?

患兒生後 14 天開始腹瀉、便血,診斷是?

1. 首先看一個病例

患兒男,1 月,第 1 胎第 1 產,足月順產,出生史無異常,生後母乳餵養。生後 14 天無明顯誘因出現腹瀉,排黃色稀水樣便,病初僅可見血絲,後逐漸加重,可見血水,有時為鮮血便,偶可見血塊,每日 6~7 次,量不等。

病初發熱 2 天,最高 37.8℃,無寒戰,處理後可將至正常。患兒無咳嗽,無嘔吐,無鼻出血,無皮膚出血點、瘀斑,無關節腫脹、血腫,無肉眼血尿。曾當地就診,口服「雙歧桿菌四聯活菌、蒙脫石散、頭孢丙烯干混懸劑」等藥物治療無效,腹瀉漸加重,血便次數較前增多,吃奶可,哭鬧多,夜間睡眠差,尿量略有減少,半月來體重增長不滿意。為求進一步診治就診於我院,門診以「小兒腹瀉病、消化道出血」收入院。

患兒入院後排血便情況漸加重,表現血水便或鮮紅色血便,排便時無明顯痛苦表情,予以持續禁食、補液治療。

查體:T 36.7℃,體重 5.00 kg,精神可,發育正常,營養中等,呼吸平穩。周身無明顯皮疹,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前囟平軟。口唇紅潤,咽部充血。三凹征陰性,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羅音。心率 130 次/分,心律齊,心音有力,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雜音。腹軟,肝右肋下 2.0 cm,質稍韌,脾肋下 5 cm 可及,無壓痛反應。肌張力可。肢端溫暖。

輔助檢查如下:

血常規 WBC 43.5×10*9/L,RBC 3.54 ×10*12/L,HGB 110 g/L,PLT 53×10*9/L,HCT 34.3 ,CRP 11 mg/L,白細胞明顯增多,分類如下:中幼粒 7%,晚幼粒 6%,桿狀核 4%,分葉核 25%,淋巴細胞 22%,單核細胞 21%,嗜酸 13%,部分中性粒細胞胞漿顆粒增大,偶見原始細胞及異淋;血小板減少;可見嗜多色紅細胞,偶見淚滴紅;計數 100 個白細胞,可見 2 個有核紅細胞;

糞便常規及隱血:稀便、黃色帶血絲,紅細胞 2+,白細胞 2+,隱血陽性;

優生優育五項均陰性;

免疫球蛋白 E 15.8 IU/mL,略增高;

總淋巴細胞亞群:未見明顯異常;免疫球蛋白定量測定 (IgG.IGA.IGM):免疫球蛋白 G 3.64 g/L,略低於該年齡段正常值

骨髓穿刺結果:骨髓及外周血中均以粒細胞增殖為主,嗜酸性細胞及單核細胞比例增高,巨核細胞產板不良,伴部分形態發育異常,血小板少見;骨髓增殖性疾病?大便沙門菌、志賀菌培養及鑒定+葯敏試驗:未檢到沙門及志賀菌屬;血小板抗體:陰性。

2. 診斷思路是什麼?

(1)該患兒的特點

男性小嬰兒; 腹瀉起病,伴有便血; 查體:肝脾腫大,余異常; 輔助檢查提示白細胞高、血小板減少,嗜酸粒細胞增高,IgE 高,CRP 高;骨髓象無明確提示,疑診慢粒或 JMML。

(2)可能的診斷

急性腸炎:患兒腹瀉便血,白細胞、CRP 高,較為支持,但是患兒給予光譜抗菌藥物抗感染治療後,腹瀉便血無好轉。大便培養物無細菌生長。不支持診斷。

蛋白質過敏:患者有腹瀉、血便,白細胞高、嗜酸粒細胞增高,IgE 高,CRP 高;抗感染治療效果不明顯,均高度支持蛋白質過敏或不耐受,故患兒入院後給予氨基酸奶粉餵養。

消化道畸形:患兒為小嬰兒,消化出血明顯,量較多,不能排除消化道畸形情況,但家屬拒絕做腸鏡檢查,無法明確診斷。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兒有肝脾腫大,白細胞高,支持診斷,但是該患兒血小板有減少,查 BCR/ABL 190.210 均陰性,骨髓染色體正常,不支持。

幼年型粒-單核細胞白血病(JMML):該患兒外周血白細胞高,血小板減少,肝脾腫大,可考慮;但是該患兒外周血單核細胞比例正常,未見幼稚細胞,染色體未見異常,相關基因檢查陰性,診斷標準不符合。

且以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 JMML 均不能解釋患兒反覆消化道出血癥狀,患兒住院期間血小板保存在 30~50,一般不會發生自發性嚴重消化道出血。

附:國際 JMML 小組修訂診斷標準 [1]

(3)最終診斷明確

回顧關鍵詞:腹瀉、便血、血小板減少、男性小嬰兒,病因是否為 WAS?

完善患兒及父母疾病相關基因分析,結果回報如下:

X 染色體編碼區第 397 號核苷酸由鳥嘌呤變異為腺嘌呤,導致第 133 號氨基酸由谷氨酸變異為賴氨酸,為錯義突變。該變異不屬於多態性位點,在人群中發生頻率極低。

查閱 HGMD 專業版資料庫已報道與 Wiskott-Aldrich syndrome 相關。經家系驗證分析,受檢人之母該位點雜合變異。結合受檢者的病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結果綜合分析,該患兒可診斷為 Wiskott-Aldrich syndrome(WAS)。

3. 什麼是濕疹血小板減少伴免疫缺陷綜合征?

濕疹血小板減少伴免疫缺陷綜合征又名 Wiskott-Aldrich 綜合征(WAS)[2]:

是一種 X-連鎖的原發性免疫缺陷病;

以免疫缺陷、濕疹和血小板減少三聯征為典型臨床表現;

不典型者可主要表現為血小板減少,而無明顯免疫缺陷表現,此時需與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鑒別;

血液系統表現常較突出,生後即可發生出血傾向,包括紫癜、黑便、血尿等,血小板明顯減少,血小板體積變小。

該患兒基因結果出來後,患兒母親補充患兒有 1 個舅舅 1 歲左右反覆出血,治療無效死亡,具體診斷不詳。該患兒病初濕疹表現並不明顯,而表現為消化道出血,考慮和蛋白質不耐受有關,隨診過程中患兒出現明顯的異位性濕疹,且較為嚴重。

該患兒母親為異常基因攜帶者,根據男性嬰兒的反覆感染 、濕疹、血小板減少 、IgE 增加、IgM 減少,典型的 WAS 基因缺陷,可疑陽性家族史,診斷 WAS 診斷明確。 PLT 體積小特別有助於對 WAS 患兒的診斷,但是該患兒血小板體積始終未提示有減小,可能和機器檢測過程中因血小板聚集而影響對血小板體積的判斷,今後遇此類患者應注意行血小板體積鏡檢。

治療應控制感染、丙種球蛋白免疫支持、積極行幹細胞移植前準備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腹瀉 的精彩文章:

寶寶腹瀉時,除了看醫生外,家長們的這些工作也很重要,可別忽視
嬰幼兒為何易患腹瀉?

TAG:腹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