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比Nike球鞋史

科比Nike球鞋史

科比1—11代球鞋一覽

Nike Zoom kobe I 2005—2006

ZOOMKOBE1的設計如同科比在球場上的特點——充滿速度感與殺氣。前掌大型中底,有著如鯊魚般的利齒,攻擊性十足。鞋頭半環繞的細膩皮面很有復古的味道,整體感覺這雙鞋確實很有武士的強悍風格。但我更喜歡注重細節,在核桃上雕刻可比在巨石上難多了。鞋帶孔旁的菱形衝壓紋,無縫線與高反差縫線的使用,鞋帶束條上的星或靶心再或字母,都說明了粗獷與精緻並不矛盾。ZOOMKOBE1的鞋面被劃分為多個大色塊,以強調視覺上的反差,同時增強了立體感。

Nike Zoom kobe II 2006—2007

這雙鞋不僅顯得更輕巧、更靈活,而且它的身上有著更多科比的元素。在這雙鞋設計的過程中,科比曾多次表示他很喜歡曼巴蛇,特別是黑色的那種,因此,Zoom Kobe 2的黑黃版本選擇了帶有爬行動物皮革紋理的材質,說這種紋理是蛇的多少有些牽強,但它們滲出的野性卻極為相似。與上一代不同,Zoom Kobe 2對科比的個性有了更為全面地體現,什麼叫做全面?你拿著這鞋,不論是從哪個角度你都能看見科比的Logo,另外,細心的人會發現nike精明地將Zoom Kobe 2首發主色調整到黑/黃——科比在聖誕大戰上第一次穿著的配色,而上一代的黑白紅主色款科比甚至沒有穿過。回到那個問題,我認為Zoom Kobe 2在外觀設計上無愧為一雙明星簽名球鞋,它體現著主人的喜好和審美,當然,科比的審美可能並不能算是大眾的審美。

Nike Zoom kobe III 2007—2008

耐克運動鞋品創意總監Eric Avar帶領設計團隊與科比一起將「黑曼巴」呈現於Nike Zoom Kobe VI籃球鞋中。模仿蛇皮紋理的獨特聚氨酯「凸點」大小不一,布滿整個鞋面,以防止表面磨損,同時可精確地提高特定部位的耐磨性。球鞋外底前部刻有「Venomenon」,突出了黑曼巴的致命毒液。

Nike Zoom kobe IV 2008—2009

科比把籃球鞋當作是他身體延伸出的一部分,因此,球鞋應當與他合拍。艾里克採用耐克的創新輕質支撐系統Flywire來設計鞋面,此種高性能結構利用細而牢固的尼龍纖維來支撐足部。憑藉Flywire支撐系統,耐克設計師們得以打造一些迄今為止最輕質的運動鞋,同時切實地提高了運動鞋的穩定性。高密度尼龍纖維被安排在中部,如此設計有助於鎖定科比的足部,避免在突破時足部在鞋床上發生滑移。艾里克在設計中採用了Flywire技術,從而能夠為科比打造出充分適合他的球鞋,使球鞋與他的足部充分合拍,而不是成為他的阻礙。

Nike Zoom kobe V 2009—2010

2009年12月8日,耐克和科比·布萊恩特在其位於美國俄勒岡州的總部正式發布了新款的NikeZoomKobeV籃球鞋,這是耐克迄今為止推出的最輕質最低幫的籃球鞋。科比向耐克提出挑戰,要求耐克為其打造一雙比他在2008-2009年冠軍賽季所穿的NikeZoomKobeIV籃球鞋更輕質、更低幫的簽名鞋。耐克用NikeZoomKobeV成功回應了科比的挑戰,這款球鞋前腳掌部位的厚度僅為10毫米,重量僅為10.6盎司(292克),比NikeZoomKobeIV足足輕了1盎司(28.3克)。

Nike Zoom kobe VI 2010—2011

為了提升科比的賽場表現,耐克設計師團隊沿用了大獲成功的NikeZoomKobeV輕質低幫造型。今年的新款籃球鞋降低了中底厚度,以使腳部更貼近地面,提高穩定性和場上舒適感。科比想要一款與跑步鞋或足球鞋般的真正的低幫籃球鞋,低幫設計的新款球鞋正切合其需求。

NikeZoomKobeVI採用了融入了耐克創新的Flywire技術的三層鞋面設計。最內層是一個覆蓋足背的網眼材質,中層採用Flywire技術,最外層是聚氨酯凸點配合網眼材質,更好的防止磨損。與Kobe系列以往所使用的Flywire鞋面相比,這一獨特結構能帶來更輕盈、更透氣、更舒適的足部體驗。

為確保最佳抓地力,NikeZoomKobeVI採用硬質橡膠外底,靈感來自黑曼巴的改良型鞋底花紋。部分中國版鞋款中還採用了XDR(超耐磨橡膠),針對室外籃球場的粗糙地面提供持久耐磨力。

Nike Zoom kobe VII 2011—2012

Nike Zoom Kobe VII以科比的捕獵者天性為靈感,為產品注入了捕獵者的基因。捕獵者的圖案出現在聚氨酯材質的鞋面上,它如同一層「皮膚」一般,同時模擬出獵豹、大白鯊和黑曼巴蛇這三種捕獵者的形象。在這個系列的每隻球鞋上你都能找到這樣的浮雕圖案。

另外,這個系列的某些配色版在這層「皮膚」之下還有一些彩色的圖案,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捕獵者:豹、大白鯊、毒箭蛙和灰狼等。

Nike Zoom kobe VIII 2012—2013

耐克在研發科比8體系的過程中,通過全面分析科比布萊恩特球場上的統治力,將最佳科技完美融入,打造出至今鞋幫最低、重量僅為9.6盎司(標準版男士9碼球鞋,各地上市版本將略有不同)。鞋身上彰顯攻擊性的蛇紋圖案靈感汲取於科比球場上的化身——黑曼巴。這一設計與即將到來的中國農曆蛇年生肖更是相得益彰。

在採納了科比的意見後,設計團隊首次大膽採用革新編織網眼材料——Engineered Mesh。全鞋90%網眼材料覆蓋率創造出貼合的腳感,極致的輕盈以及360度全方位透氣性,更提供足部彎曲所需的一切柔韌性。另外,無縫式合成編織鞋舌與鞋身在激烈的比賽中提供支撐力。

Nike Zoom kobe IX 2013—2014

對於KOBE 系列的主帥Eric Avar , 設計一雙拳擊靴或一雙籃球鞋絕不成問題 , 但要打造一雙既舒服、輕巧 , 又能為籃球員提供多向性的保護 , 單純以人造皮的鞋面絕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 , 也不能滿足這位創意總監 。

每對KOBE 系列都擁有其獨特的創新設計、科技或技術 , Eric Avar的設計一直以來都強調 "Nature Amplified」, 協調身體的自然動作 , 他簡單地運用線條繪畫出KOBE IX ELITE的草圖 , 為配合"Nature Amplified」理念 , 選擇了FLYKNIT物料作為KOBE IX ELITE的鞋身主要結構。

FLYKNIT技術於2012年初誕生 , 主要運用於跑步鞋中 , 利用一條紗線編織出整個鞋面 , 不但能造出極致輕盈的效果 , 更可設計出非常複雜的外型 , 為鞋身製造更多的配搭 ; 其獨特的編織技術能打造出極強的堅韌性 , 突破性的設計足以令人瘋狂 。 而跑步動作以直線運動為主 , FLYKNIT編織技術也較簡單 , 以一塊裁片創造出不同大小的編織方法及結構 , 令鞋身彈性較大 ; 但籃球運動需要多向性的動作 , 鞋身需要考慮更多橫向的支撐 , 為這次KOBE IX ELITE的設計帶來更多挑戰性。

Nike Zoom kobe X 2014—2015

設計師埃里克 艾瓦(Eric Avar)匠心獨具的設計理念推動了科比 布萊恩特的第十款簽名鞋的誕生,並且將混合緩震設計、先進抓地力系統和無縫鞋面融為一體。技術創新,再結合靈感源自科比開誠布公展示自己的意願而採用的透明化中底和外底設計,讓 KOBE 10 從眾多鞋款中脫穎而出。

Nike Zoom kobe XII 2015—2016

2015年11月,科比在網站上宣布本賽季將是自己最後一個賽季,僅一個月後的12月16日,耐克就放出了科比的最新款球鞋KOBE 11。隨著科比的退役,這款科11顯然也將被賦予一些特殊的含義,更是成為了球迷們夢寐以求的收藏品。2016年2月24日,耐克公司進一步宣布科比1代到11代會全部出現在市場上。

Kobe 低幫外形,鞋舌 Kobe Logo,左腳後跟依舊四條傷疤,以水晶外底托 。

最接近幫主的男人,熱血的青春。最喜歡11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C敖看球的地方 的精彩文章:

TAG:MC敖看球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