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承認吧,這是全球最慫的國家

承認吧,這是全球最慫的國家

原標題:承認吧,這是全球最慫的國家



這個曾橫掃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如今連名字都不保,無奈的背後是一個殘酷現實。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顧景言


新聞背後,有你不知道的世界

最近,一則國際新聞引起了很多吃瓜群眾的強烈興趣:馬其頓共和國的總統公開和希臘叫板,表示要撕毀和希臘簽訂的一項協議。


這可把希臘給惹惱了。


眾所周知,在現代國家之間的交往和溝通中,契約精神是重要基礎,堂堂一國總統,竟然把協議當廢紙,以後哪個國家還敢和馬其頓打交道?


但是,在弄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很多人卻不由得感嘆:馬其頓看起來像個苦主,希臘有點太霸道了。


因為,這項讓馬其頓總統憤慨不已的協議,內容竟是希臘要強迫馬其頓修改國名。



馬其頓總統伊萬諾夫


一個國家強迫另一個國家修改國名,簡直是天方夜譚,或者站在馬其頓的角度來說,當真是莫大的侮辱。


那麼,希臘作為歐洲文明的主要發源地,為何會做出如此不理智的行為?「馬其頓」這個國名究竟是哪裡得罪了希臘人?


這段公案,其實在2000多年前就埋下了伏筆。

希臘對馬其頓:由歧視到崇拜


2000多年前,在希臘的北部,馬其頓王國正在崛起。與大多數嚮往民主自由的希臘人不同,馬其頓的治理模式和斯巴達十分相似,尚武之風濃厚。


在很多當時的希臘人看來,馬其頓人就是一群不知道文明為何物的野蠻人。


但是,馬其頓的軍事實力卻在不斷壯大,直到如日中天,令希臘人感到恐懼。希臘人一直引以為豪的文明,並不能為他們擋住馬其頓的刀鋒。


公元前338年,希臘諸多城邦被馬其頓王國打敗,淪為馬其頓的附庸。


一向驕傲的希臘人不願意被自己眼中的「北方蠻族」統治,紛紛組織軍隊進行起義,但是,更大的失敗在等待著他們,因為他們遇到了當時世界上最強悍的君主——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大帝畫像


公元前336年,20歲的亞歷山大繼承了馬其頓的王位。


他是世界軍事史上罕見的戰爭天才,在繼位之後13年的時間裡,滅亡了當時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國,佔領埃及,兵臨印度河流域,建立起一個橫跨亞歐非的強大帝國。

亞歷山大大帝,也因此被稱為「征服之王」。


正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出現,使後世的希臘人把這段本應視作「亡國奴」的恥辱歷史變成了一個民族最光榮的記憶之一。


因為,亞歷山大大帝所建立的功業實在是太輝煌了。


無論古代的馬其頓人和古希臘怎麼爭鬥,畢竟屬於同一種族——地中海人種


等到羅馬帝國強大起來,征服了古希臘和馬其頓,它們都成了羅馬帝國的一個部分了。


後來羅馬帝國衰退,斯拉夫人6世紀到8世紀這幾百年間像潮水一樣,進入巴爾幹各地區,經過殺戮、征服和同化,古代的馬其頓人早就被斯拉夫人取代了。


隨之而來,斯拉夫也就分成了三個部分:東斯拉夫(今天的俄羅斯和烏克蘭),西斯拉夫(波蘭和捷克)和南斯拉夫。



而今天的希臘人也早就不是當初的古代的希臘人了。


但是,如今的希臘人早就把古希臘和古馬其頓時期視為自己國家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是最值得炫耀的國家歷史之一。

在希臘看來,自己是馬其頓帝國所有榮耀的繼承者,這一身份不容許任何國家前來爭奪。


而現在的「馬其頓共和國」這個名字,觸碰到了希臘人最敏感的神經:用這個國名,是不是想和我們搶奪馬其頓的光榮歷史?


即使馬其頓共和國並無此意,希臘也擔心在今後會影響到自己「正統」繼承者的身份。


於是,希臘人要逼迫馬其頓共和國把國名改了。



打出巨型橫幅「馬其頓屬於希臘」的抗議人士(圖自華盛頓郵報


馬其頓不改國名,希臘恐被分裂?


如果說希臘強迫馬其頓修改國名,純粹只是出於歷史文化上的佔有慾,那也有些以偏概全。


這一舉動的背後,還隱藏著一個深層次的原因:領土糾紛。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15世紀,巴爾幹半島和希臘被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征服,到了19世紀,土耳其日薄西山,受制於它的很多國家趁機宣告獨立,其中就包括希臘。


希臘與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分佔了馬其頓地區。


希臘把自己分到的那一部分馬其頓地區設立為了3個省,分別為色雷斯-東馬其頓區、西馬其頓區、中馬其頓區,其中生活的大部分都是馬其頓族人。



虛線範圍內是所謂「馬其頓地區」,涵蓋多個國家(圖自BBC


塞爾維亞所屬的馬其頓地區,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成為了南斯拉夫聯邦的一部分,也就是現在馬其頓共和國的前身。


1991年,馬其頓共和國宣告獨立。


但是希臘卻感到如鯁在喉。希臘認為,「馬其頓共和國」這個名字很可能會導致希臘國內三個馬其頓省區產生異心,在未來謀求脫離希臘加入馬其頓共和國。


而且,萬一馬其頓共和國在未來對希臘的馬其頓地區提出領土要求,豈不是會把希臘推到分裂的邊緣?


必須讓馬其頓共和國把名字給改了!


馬其頓國旗(右)和此前的版本(左)(圖自紐約時報


強權之下,馬其頓終屈服


為了逼迫馬其頓修改國名,希臘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在國際上,希臘並不斷造勢,拉攏歐洲各國,對馬其頓的國名提出抗議。


在希臘的鬧騰下,1993年4月7日,馬其頓不得不做出讓步,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名字加入聯合國。


為了讓馬其頓徹底修改國名,希臘還對馬其頓實行了嚴厲的經濟制裁,禁止馬其頓使用希臘的諸多港口,馬其頓的經濟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馬其頓作為前南斯拉夫的成員國,在獨立之後本來就面臨著政治經濟方面的諸多問題,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希臘的制裁,使馬其頓雪上加霜。


為了改善國內的境況,馬其頓希望能夠加入歐盟,但是這一計劃也被希臘弄泡湯了,希臘作為北約和歐盟的成員國,和歐美各國的關係比較密切,同時具有否決權,百般阻止馬其頓的加入。

可以說,如果不順從希臘的意願,馬其頓就不要想有好日子過。


在巨大的壓力下,馬其頓終於屈服了。


2018年6月12日,在經過多次協商之後,馬其頓總理扎埃夫宣布,同意希臘的要求,把國名由「馬其頓共和國」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歐盟就更名一事公布兩國領導人的聲明(圖自歐盟官網



6月17日,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右)與馬其頓總理扎埃夫出席馬其頓國名更改的簽字儀式新華社發(迪米特斯·托斯迪斯 攝)


然而,事情卻還沒有結束。


西方的種族紛爭,永遠的痛


雖然修改國名能夠給馬其頓的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好處,很多馬其頓人還是不願意蒙受這麼大的恥辱。

其中反應最為激烈的,就是馬其頓總統伊萬諾夫:「這項協議使得馬其頓共和國不得不屈服於另外一個國家。



3月4日,名為「我們是馬其頓」的運動在其首都斯科普里舉行了盛大的集會,數千名民眾聚在一起揮舞著國旗,敦促政府不要修改國名(圖自華盛頓郵報


是的,沒有什麼比被迫修改國名更恥辱的了。


縱然希臘現在也算不上什麼強國,但是各方面實力還是輕輕鬆鬆碾壓馬其頓,和西方各國的關係也比較好,可以卡住馬其頓的經濟咽喉。


在希臘看來,自己的逼迫馬其頓改國名也沒什麼不對的。


原因就是此時的馬其頓已經不是以前的馬其頓了,只不過馬其頓土地上的斯拉夫人。


所以,希臘逼著馬其頓改名字,就是讓馬其頓承認,他們只是居住北馬其頓的外來居民,與希臘國內的馬其頓地區的人沒有任何種族關係。


再說,對於馬其頓這個國家來說,只要有利,沒什麼做不出來。


1999年,馬其頓就為了台灣的10億美元贊助,與中國斷交,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後來,馬其頓只得到台灣的2000萬投資和1.5億的貸款,覺得「吃虧」了,又和台灣「斷交」,投入中國的懷抱。


2015年11月26日,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會見陪同時任馬其頓總理格魯埃夫斯基來華出席第四次中國(圖自外交部


希臘當然對於這樣唯利是圖的小國當然不能不防。


名字一改,馬其頓不能以民族借口,建立一個統一整的馬其頓國家,從而避免希臘的馬其頓領土分裂了。


最可笑的是,無論是希臘還是馬其頓,這都是斯拉夫人在爭來爭去。


斯拉夫人是世界上最喜歡窩裡斗的種群,沒有之一。


不僅東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之間斗,而且內部斗得更厲害。


例如,俄羅斯與烏克蘭現在就水火不容;本來以前同屬於南聯盟的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就是「世代敵仇」,如果本屆世界盃上,克羅埃西亞隊與塞爾維亞隊相遇,不知道會產生什麼樣火花?



1995年,克羅埃西亞與塞爾維亞的克羅埃西亞戰爭


馬其頓也和周圍的國家搞不好關係。


宗教和種族加起來就成了狹隘的民族主義,巴掌大的巴爾幹半島各國一言不合就要鬧分家,南聯盟的各國家深受其害。


當然在種族衝突時候,倒霉的只有各國人民了。



1992年「波黑(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戰爭」中種族屠殺


就從這點來看,希臘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看起來逼著馬其頓改國名,實則是避免以後的種族紛爭。


我們姑且先不去分析希臘和馬其頓孰對孰錯,讓我們慶幸中國沒有民族糾紛造成的小國林立的局面。


中華民族自古強調統一,避免民族主義與分裂,實則就是華夏文明的智慧。


縱觀世界歷史,無論哪個民族和國家,受到了18世紀以來西方現代民族國家理論影響,內部矛盾不是越來越少,而是矛盾越來越激化。


從這點上,中國古人強調一統真比西方民族自決自治的理論更具有眼光。


只有儒家文化才能救世界,恐怕並不是一句空話。


周刊原創作品 |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歡迎分享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中國富豪海外圖鑑:這兩部外國紀錄片揭露了中國有錢人的海外奢華生活...
尷尬了!清華北大排名斷崖式下跌,與美國三流大學相當,背後有什麼難言之隱?

TAG:世界華人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