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月氏」從山西來,地圖上有他們留下的印跡

「月氏」從山西來,地圖上有他們留下的印跡

原標題:「月氏」從山西來,地圖上有他們留下的印跡


地名背後的歷史:虞夏北遷


宋旭

地名,是一種緣於歷史的深層記憶。在《地名背後的歷史:蒲里,鋪龍灣》一文中,筆者曾講,上古三代,在今天的山西高原,有一條自南向北的部族遷徙通道。該通道沿汾河谷地北上,越勾注,入桑乾河盆地,然後分別向東、西、北三個方向延伸而去。


打開山西省地圖,由南向北——夏縣、虞鄉(永濟市所屬鄉鎮)、臨猗(殷商稱「郇瑕氏之墟」)、翼城(春秋為晉絳都)、曲沃、北屈、狐瞷、吉縣、屈產河、古交、祁縣、交城、夏屋山(又稱賈屋山)、高是山、滱水、崞縣……如果將其全部還原成上古發音,就會發現,這些散落於三晉大地上的一個個古今地名,講述的是一個族群的故事——虞夏北遷。



我們知道,古代地名的命名規律,一般是活動於該地的族群以本部族名稱或圖騰命名山、水、居地。西周推行封分制,將宗室成員或有功的外族封往這些地方,大部分封國名號仍沿用原有名稱。到秦漢完全推行郡縣制,又以這些山、水、居地、國號作為郡縣之名。

現在,我們運用古音還原系統,將這些地名拼接成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夏縣:夏縣古稱安邑,夏朝曾建都於此。夏,上古音「gra」。歷史上,虞夏相承,實際是在同一個部落聯盟內部完成的——聯盟體內的夏部族首領禹代替虞部族首領舜,成為聯盟首領。後世的龜茲黃頭回鶻曾自稱為「gara」,「gara/gar」即為「夏」,也可以是「桀」。而「夏(gra)」之「g」轉為「k」,「a」高化為「u」,即「冀」之古音「kru」——《史記》:「禹行自冀州始。」


虞鄉:虞鄉,上古有虞氏之所居,今為永濟市所轄鄉。虞,即虞氏、虞支、禺知、月氏。在王力的《同源字典》中,「虞」構音為「ngiua」,通過中古漢語的疑母大部分出自見母,可知「ng」與「g」可相通互轉。「虞」之上古音亦可為「giua」,去掉介音「iu」,即為「ga」,母音高化則為「go」或「gu」。「虞氏」上古音可還原為「gati」、「guti」或「goti」。其中的「ti」即「氏」之古音。「gati」、「guti」、「goti」即後世之龜茲。《墨子·尚賢中》:「古者舜耕歷山,陶河瀕,漁雷澤,堯得之服澤之陽。」《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史記)索隱」引皇甫謐語:「媯水在河東虞鄉縣歷山西。」《尚書?堯典》:「釐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孔安國疏:「虞與媯汭為一地。……媯水在河東虞鄉縣歷山西,西流至蒲坂縣,南入於河,舜居其旁。」說明舜之居地在虞鄉。媯,上古音「kwral」——漢代張騫稱阿姆河(漢代西域大夏國所臨河流)為「媯水」。「媯水」可以看作虞夏氏族群萬里遷徙的起點與終點。


臨猗:殷商稱「郇瑕氏之墟」,西周為郇伯封地,西漢置解縣及猗氏縣。「郇」,上古音「gwren」。「瑕」,上古音「gra」。「郇瑕氏」實為「虞夏氏」。「猗」,上古音「gral」,「猗氏」可解讀為「夏氏」。「郇瑕氏之墟」即「虞夏氏故地」。說明在商湯滅夏之後,「虞夏氏」主體從永濟一帶北遷至今天的臨猗一帶。至於西周之「郇伯」,實為姬周宗室,封往「郇瑕氏」故地,統其民而沿其號也。


翼城:春秋為晉絳都。《史記·晉世家》:「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正義》引括地誌云:故唐城在絳州翼城縣西二十里,即堯裔子所封。「絳」,古音「krungs」,可與曲沃之「曲(上古音khog)」勘同。即後世西域「于寘」之「於」(Kho)。「絳」之地名很可能在其作為晉國初封之都以前就存在,在周公滅唐之前,這裡應是「虞夏」族群的聚居地。而「唐叔虞」之「虞」,當以其封地為名也——說明至遲在商末周初,虞夏族群已遷徙到了今天的曲沃、翼城一帶。成王之時,周公滅唐,這一族群又開始了艱難的北上歷程——向北進入呂梁山區和太原盆地。


北屈、吉縣、狐瞷、屈產河:北屈,秦縣,在鄉寧一帶。「屈」,古音「khud」。「吉」,古音「klid」。狐瞷縣,西漢置,今永和縣。「狐」,古音「gwa」,「瞷」,古音「gren」。「狐瞷」無疑是「夏虞」之對音。屈產河,發源於今石樓縣東石樓山西側,流經城關、西衛,由曹家垣入柳林縣,至石西鄉下塌上村匯入黃河,得名於「屈產泉」。《公羊傳·僖公二年》:「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白璧,往必可得也。」何休註:「屈產,出名馬之地。」屈產河,又名龍泉水。按《水經注·卷三·河水》:「其水西北流,至其城東南,土軍水出道左高山,西南注之。龍泉水又北,屈逕其城東,西北入於河。」在今天的新疆,有一條「和田河」,「和田河」舊稱「和闐河」,為塔里木河三大源流之一。發源於喀喇昆崙山和昆崙山,北流入塔里木盆地,穿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匯入塔里木河。「和田khotan」音轉為「khutan」即是屈產(產古音為tan)。


按:(魯)禧公二年,即公元前658年,此時的虞夏族群已向北進入了呂梁山深處。


交城:處於呂梁山與太原盆地交接部位。按:交城縣置縣始於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可能的情況是,「交城」一名早已有之,開皇十六年所置「交城縣」,不過是將原有「小地名」變為「建置地名」而已。關於這一點,可從「古交」探知——很久以前,這個地方叫「交」。「交城」之「交」,古音「krew」,音轉為「kho」,即「和田」之「和」,「于寘」之「於」。「城」,古音「diem」與「田」、「闐」、「寘」、「善」、「昌」相通。故「田」、「闐」、「寘」、「善」、「昌」均為「城」之異寫(也可稱之為通假)。在今天新疆吐魯番市以西13公里處的一座台地上,有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築城市遺址——交河故城。最早是西域36國之一的「車師前國」的都城。「車師」原名「姑師」,翻譯成漢語拼音即「guti/goti」,勘同於「月氏(gutti)」,公元前108年,漢武帝派趙破奴和王恢率兵擊破姑師,改其國名為車師。後人言「交河」因河水分流繞城下,故稱交河。實為附會之說。「交城」之「交」與「古交」之「交」、「交河」之「交」,只能說明,曾經有一個叫「kho」的族群活動於此地,他們以自己部族的名稱命名所居之地、所臨之水。


祁縣:位於山西省中部,古稱「昭餘」,因「昭餘祁澤藪」而得名。春秋時,祁地屬晉,當時的祁地,幾乎包括整個晉中平川。公元前556年,晉平公將祁地賜給大夫姬奚作食邑。姬奚以地為姓,改姓為祁。祁縣之「祁」,古音「gril」,「il」低化為「a」,即「夏」之古音「gra」。「祁地」,亦可看做「虞夏」族群曾經遷徙活動之地。


夏屋山、高是山、滱水、崞縣:「夏屋山」又稱賈屋山。為今天雁門關以東至渾源、靈丘一帶恆山的舊稱。《史記·趙世家》:趙襄子元年(公元前475年)「北登夏屋,請代王」,即此。「夏」、「賈」實為通假字,古音同為「gra」。《山海經·北山經》:(童戎山)又北三百里,曰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虖沱,其木多棕,其草多條。滱水出焉,東流注於河。「高是山」又稱「高氏山」,可見「高是」即「高氏」。楊年生註:高氏山,按唐河源頭推析應為今渾源千佛嶺,位於渾源縣城東南30公里處,為今恆山之支脈。「高」,古音「kra」,「k」轉為「g」,即「gra」。「高氏」,即「夏氏」。滱水,今唐河。《水經注》:「滱水出代郡靈丘縣高氏山」。「滱水」之「滱」,古音「kho」,與「和田」之「和」完全一致。崞縣,最早置於戰國時的趙國。史載,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北破林胡、婁煩,括地千里,始置崞縣。其地在今渾源縣。西晉末年,南遷之今原平崞陽。「崞縣」之「崞」,古音「kwa」,與「夏」之古音「gra」一音之轉,母音高化,則轉為「gu」、「 go」或「kho」。《山海經》成書於戰國時期,說明至遲於春秋末期,或戰國早期,「虞夏」這一族群的主體,就已越過恆山,進入了桑乾河流域。



北假:秦漢時期,今內蒙古河套以北、陰山以南一帶被稱作「北假」。按照曹魏人蘇林對《史記·匈奴列傳》的注釋:「北假」得名是因為「北方田官,主以田假以貧人」之故。但在譚其驤所編《中國歷史地圖冊》中,戰國時期,河套一帶就有「假」這一地名。按《水經注》雲「自高闕以東,夾山帶河,陽山以西,皆為北假也」。這就是說,北假在高闕以東,烏加河兩岸,陽山以西。相當於今臨河區、五原縣之北境。「假」(古音「kra」),實際也是「虞夏氏」之聯盟族號。「假」這一地名,也說明了「虞夏」族群曾活動於河套一帶。

不難看出,「虞夏」這一構建了中國最早王朝的族群,從公元前16世紀商湯滅夏,就開始了漫長的遷徙之旅。其主體沿著汾河谷地,一路向北,進入桑乾河流域。在將近1300年的北遷過程中,族群內「虞」、「夏」兩部不可避免地發生過爭鬥與分化,故而族群整體,時而以「夏氏」為號,時而以「虞氏」為號。至戰國後期,北遷至河套一帶,隨後又向西,出河西走廊,進入西域及中亞阿姆河流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雁門文叢 的精彩文章:

「鼓與呼」的來歷及其含義
晉北方言:「半年」不等於「六個月」

TAG:雁門文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