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莊子說看書沒用,把書中的智慧變自己的才有用

莊子說看書沒用,把書中的智慧變自己的才有用

今天糟粕一詞被比喻成無用乃至於有害之物,但這個詞出自《莊子》中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如果不正確理解這個詞,就很難正確理解這個故事。

糟粕本意是說釀酒剩下的渣滓。是為了讓酒好喝,我們要把糟粕去掉,取其精華,所以才有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之說。

糟粕在古代也不是無用有害的,平常年份可以做飼料,荒年人也不會嫌棄。糟粕雖然沒啥營養,但產生精華酒的時候必然有糟粕。

所以璀璨的文明必然有糟粕,這不是說不璀璨的文明就沒有,只是這種文明糟粕更多而已。但在今天一說糟粕,有些人想的就是傳統文化,這種人里包容點的會說還是有那麼點精華,極端點的則全稱糟粕。但要談起西方文明,他們就不會說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了,好像沒有糟粕一樣。

今天網路上有不少悟道成功的『大師』。

如人問「道是何?」

『大師』答「不可說,說了就錯。」

這裡的道不可說本出於莊子,在故事開場前,莊子用百來自說這個道理,就怕後人看了成『大師』這樣只知說不出,不知言不盡意。

我們中國人一直崇拜書本,尊重知識,這項傳統歷史悠久,莊子那時就是「世之所貴道者,書也。」當時人尊重的道,貴重的事物都載於書中了,認為讀書可以悟道,可以發現貴重的東西。

莊子認為書就是語言,語言有他的可貴之處,可以傳達意,但意之所之難以言傳,所以不能完全的傳遞意思。當時世人貴重書本中的意思,莊子覺得不足為貴,因為看得見、聽得著、摸的著的東西不足以描繪大道,所以不足以為貴,因此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世人不識。

說白了莊子認為言不盡意,這套理論和儒家是對著來的。

《易·繫辭》中有:「子云:『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繫辭焉以盡其意。』儒家認為語言能不能傳遞意思還是看能力高低,聖人可以傳盡意思。

魏晉時期這個題目還是當時玄學的主要論點,大才子嵇康繼承了莊子的認知有《言不盡意論》,這篇文章已經消失,但我們看他的《聲無哀樂論》,就知道他想說的是外界的聲音和人內心的思想沒有直接的關係,是人根據自身情況的感受理解來感悟聲音的。當時歐陽建則主張言可盡意。

在今天還有人研究這個問題,因問題非常純哲學,再吵下去也不會有一個統一的結論。

莊子認為「言不盡意」,所以他才講了這個故事。

說是齊桓公小白在堂上讀書,有木匠在堂下作車輪。當時沒那麼多規矩,木匠就想找齊桓公聊聊天,就問「敢問公讀的是什麼書啊?說的是什麼了?」齊桓公就說「這是聖人之言。」

木匠就問「聖人還在嗎?」齊桓公說「聖人早就死了。」木匠就說「那麼您讀的書不過是古人的糟粕啊!」

齊桓公脾氣就來了「寡人讀書,你做輪子憑什麼議論,如果說不出一個道理來,就等死吧!」木匠就說:「臣是拿自己的事想出來的結論,我做輪子榫頭砍多少決定成敗,我做得是得心應手,內心也知道砍多少合適,但我想給我們兒子說不知道怎麼說。所以我七十歲了還是一個人做輪子,古人已經帶著他們不能言傳的東西一起死了,所以我說你讀的不過是古人的糟粕。」

故事是純寓言,是為莊子「言不盡意論」服務的。所以說這種故事經不起邏輯的推敲,這個木匠不能傳遞他的技術,不代表所有木匠都不行,如果所有木匠都不行,那麼今天應該沒輪子才對。

同樣按照「言不盡意論」,莊子的弦外之音才是莊子想說的,而不是僅僅是不可說,說了就是錯,畢竟《莊子》可是先秦道家諸子里最愛說的。

莊子的弦外之音我們可以從「意之所指」難以言傳中看出,他擔憂的是後人無法理解,而不是反對人說話。

莊子擔心的是大家看書沒用,想不到書中「意之所指」是何,只知道看表面的意思,理解不了文字背後想說的真理。

這就像大家讀書的時候,書本上的東西是一樣的,很多人的學習情況是一樣的,考試的分數就是不同。也像「大師」在熱衷於斷章取義說「道不可說」,以掩飾他殺也不懂,而不是「言不盡意」一樣,理解一點半點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就像木匠做輪子要心中有數,要讓讀書更有用,還需把書中的知識放在心中,變成自己的智慧才能發揮最大的用。

道家對此有複述法,這本是古代師父考校弟子的方法,好看徒弟明白了多少,知道了多少。方法就是把你從書、生活等方方面面感悟到的知識、智慧等有價值的東西用自己的語言複述一遍,(當然最好是寫下來,過幾天再看以此)在過程中推敲自己的感悟,判斷對錯,如對則進入心中,如錯,則找出對的進入心中。

這個方法對上士來說所得很少,但對廣大的中士、下士來說是非常有用的,他最大的好處在於強迫人去思考,以此把知識刻入心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真道士梁興揚 的精彩文章:

運勢的三大定律!了解後就能轉運
金不一定屬金,水不一定屬水!這金木水火土到底是什麼東西?

TAG:全真道士梁興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