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好置業劉道明:職業生涯的快樂從何而來?

美好置業劉道明:職業生涯的快樂從何而來?

劉道明

美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美好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道明

致良知四合院「致28」學員

職業生涯中的快樂從何而來?美好的職業生涯應當如何成就?在上周的企業家課堂中,作為美好置業董事長的劉道明,為總裁班學員們帶來了一場「『美好』人談美好」的精彩分享,帶來自己關於如何擁有幸福快樂人生的解讀。

首先,請大家思考三個問題:

第一,你在職業生涯中是否感到快樂?

第二,你是否對與配偶和家人的關係感到幸福?

第三,你是否避免了牢獄之災?

在此我與大家分享自己對這三個問題的答案。

第一,你在職業生涯中是否感到快樂?

對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不快樂。

我出生在50年代,那個時代的人有一個特點:經濟條件不好,生活困難,所以有比較強的「飢餓感」。我們這代人去創業,創業的目的是為了改變生活環境、滿足物質需求。當時,我們在這種驅動下工作,工作更大程度上是一種任務,其中沒有多少幸福感和快樂感。

我在海南做房地產,獲得了第一桶金;有了足夠的物質積累後,我就開始想追求名,也得償所願。但是,50歲的時候,我才發現,其實原來名、利都不重要。物質基礎是不能維繫職業生涯中的快樂的,獲得職業生涯的快樂的來源首先應該是學習,第二是在責任中成長,第三是在奉獻中獲得成就感。

第二,你是否對與配偶和家人的關係感到幸福?

我仔細想一想,過去我在別人眼裡是個很完美的、令人羨慕的人,但現在仔細想想,我其實是個不幸福的人,我覺得自己不是個好兒子,也不是個好丈夫,更不是個好父親。

作為兒子,在追求事業成功的過程中,我很少真正靜下心來陪伴自己的父母,都沒有時間去關心他們是否快樂、是否幸福。我們認為,只要父母沒病、只要他們有吃有喝,我們子女就做得很好了。但卻並沒有真正對父母付出過愛。

作為丈夫,過去我認為能夠為家庭解決溫飽、住房問題,並且讓他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自己就算是個好丈夫了。但這種視物質基礎為家庭關係中最重要部分的狀態是不幸福的,而且當自己努力改變了家庭的物質條件時,就會產生傲慢的情緒,對家庭心存抱怨,總認為自己在外面做大事情,妻子怎麼還有抱怨?回想起來,那時的自己並沒有讓家人感到溫暖。

作為父親,過去我認為能給孩子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就非常了不起了,對孩子的關心、培養、陪伴都是不夠的。當孩子提出一些要求時,我會想到自己小時候條件那麼差都沒有抱怨,而孩子現在條件這麼好還提要求,認為是不合理的,自己並沒有用真正的父愛對待孩子。

所以我自認為不是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沒有為家庭帶來足夠的幸福。

第三,你是否避免了牢獄之災?

對這一點,剛開始我覺得自己是沒什麼問題的,因為我覺得自己在經商過程中從來不違法亂紀,而且投機的生意我絕對不做。但是當我靜下來仔細去想怎樣才能避免牢獄之災時,我發現很多方面都還有待改進,比如車輛違章等等,雖然看起來可能是些很不起眼的事情,但細想這些違章可能會導致重大事故的發生,很可能就會有牢獄之災。

那麼,我想再跟大家探討,人生為什麼會不幸福?以婚姻為例,為什麼戀愛時雙方都覺得幸福快樂,結婚後就不滿意了呢?過去我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也常常認為對方有沒做好的地方。通過學習致良知,我明白了應該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然後我發現,一切問題的根源,都是因為自己自私自利:比如當物質條件不是很好的時候,我們與配偶間能夠互相忍耐遷就,但當自己的事業取得一些成功後,可能對愛人的要求就開始不同了,受到外界的誘惑或者與他人攀比的影響,抱怨也就越來越多,家庭幸福感慢慢消失。

因此,不幸福的原因,就是我們自私自利,總希望從他人身上索取更多,歸根結底就是愛不夠、付出不夠。

再來看人為什麼會痛苦?結合我自身的經驗來談,我認為「痛」一般是因為失去,而「苦」則是因為求而不得。當我們以得失為標準做出判斷時,就會帶來痛苦,這種痛苦會影響我們的情緒,導致自己不願繼續學習、成長,人生和事業也就有了天花板。

同樣,人與人之間如果始終在相互爭奪、博弈得失,彼此間的關係會越來越遠,還會兩敗俱傷,因此,要改變這種情況,就應該看淡得失,將愛與奉獻作為自己的追求。懷有一顆仁愛之心,甘願奉獻與付出,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和創造價值的熱情,進而在這種熱情中、在這種付出的過程里,得到成長,獲得快樂,擁有長久的幸福快樂。

(友情提示:

轉載請在下方留言ID,不得擅自二次修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良知四合院 的精彩文章:

TAG:致良知四合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