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有良心的國產片,就是這部了
從 此 過 上 沒 羞 沒 臊 的 觀 影 生 活
電影派
Vol.1257
韓國電影《素媛》的上映,促進了韓性暴力法案通過;
同樣題材的影片《熔爐》,將黑暗的現實搬上銀幕,用電影匡扶畸形的社會問題;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試圖通過體育片突破當下的性別藩籬……
它們不僅口碑好,也獲得了人們的尊重,更是成為了票房爆款。
派爺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為什麼中國就拍不出可以改變現實世界的電影?!
現在,它來了——
《我不是葯神》(2018)
只用了幾天的點映,它的票房和口碑就都爆了。
豆瓣雖然沒開放評分;
但是看過的人,基本都打了四星五星。
它收穫的不只是口碑,還有觀眾的熱淚。
《我不是葯神》是壞猴子影業「72變電影計劃」推出的第二部影片。
這個項目致力於挖掘青年電影人,打造新的工業和類型標杆。
此次,《我不是葯神》推出的新人是文牧野;
已躋身影界大佬的寧浩、徐崢擔任監製,同時徐崢還兼任主演。
故事不簡單——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程勇,是個賣印度神油的中年男人。
上有患重病的年邁父親,下有急需用錢的八歲兒子;
程勇的生活,漸漸被貧窮重重壓垮。
另一位主人公,是慢粒白血病患者呂受益。
他吃不起昂貴藥物格列寧,但打聽得知印度有一款仿製葯,藥效基本相同,價格卻十分低廉。
於是,他找到了程勇,想讓他「走私」這款仿製葯;
他自己能治病救命,程勇也可以銷售盈利。
後來,他們又拉來了幾個人入伙。
劉思慧是個單親媽媽,女兒身患重病,為了女兒不惜在燈紅酒綠的酒吧撥弄風塵。
仗義的農民兄弟黃毛重病在身,做著屠宰的活計;
劉牧師,靠信仰的力量減輕病患的精神疼痛;
懂英語的他,也是團隊中唯一的翻譯。
就是這樣一批人組在了一起,有藥品來源、有銷貨渠道、能談事兒、能「外交」、肯執行,各司其職,一個創業團體形成了。
救助病人於危難之際,同時又賺得盆滿缽滿。
他們粗野,但義氣。
可惜,義氣並不是永遠的飯碗。
當聽說賣假藥會被判以重刑的時候,程勇退縮了。
他畢竟是個普通人,從未自詡過救世主。
但是目睹了身邊人的死亡,他決心再次踏進印度這片土地,
這次,他恰好碰到眾人托舉著的印度神像——迦梨女神和濕婆神像。
這兩位神仙,在印度宗教中,都有「死亡」與「重生」的意味。
這個場景也象徵著程勇從「人性」向「神性」的轉化。
他也開始了自我救贖。
電影還沒上映,派爺不多劇透。
不過寶寶們備好紙巾,後邊的情節,保證會讓你淚流滿面。
除了工整的起承轉合之外,演員們的精彩表演也熠熠閃光。
徐崢善於在混不吝中見細膩,將市儈、掙扎與深情演繹地生動感人;
譚卓不擅舞蹈,在銀幕上不到20秒的鋼管舞,她苦練了一個月;
為觀眾呈現出了一位柔媚與堅強並重的母親形象。
誓要擺脫「關穀神奇」的王傳君;
這次為了貼合病人形象,他在拍戲前深入接觸了許多病患。
為了在形體上和病人相似,他每天跳繩上千,通過各種措施減重了20幾斤。
不僅體型,連委頓、疲弱的表情與動作同樣傳神。
電影所呈現的真實感離不開他們的努力。
從製作上看,《我不是葯神》很大的程度上參考了美國劇情片《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成功地建立了「個體非法行善」與「體制勾結作惡」的衝突。
而《我不是葯神》走了另一條路。
它最厲害之處,在於塑造了一幫俠義的草莽英雄。
他們躲避體制,在暗處完成自己的轉變和成長,在夾縫中求得他人生存。
和《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一樣,本片也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程勇原型人物名叫陸勇。
2002年被查出患有白血病,於是不斷尋找藥物;
在治療自己的同時也救助其他病患。
2013年,他被警方帶走,原因是涉嫌販賣「假藥」。
1002名癌症患者在聯名信上為他聲援,並說陸勇「使更多的患者獲得了自救路徑,從而逐步走出人生災難深淵」。
鑒於此,有關部門「撤回起訴」。
影片中,主創將他拆分成了兩個人物——「程勇」和「呂受益」。
這樣的好處是,既可以從「病患者」的角度去體會死亡的威脅,又可以跳脫開疾病去塑造一個有情有義、有血有肉的市儈英雄。
影片臨近結尾的處理,像極了《辯護人》中的一幕。
旁聽的律師紛紛起立,辯護人由一及眾,正義的力量不斷生長。
當程勇被遣送至監獄時,受惠於程勇藥物的病患夾道送別,紛紛摘下口罩。
這是對「葯神」最高的敬重和禮遇。
直到這時我們才發現,溫情也可以充滿力量。
現實中,陸勇這類事迹促進了國家醫改的進程,惠及於民。
在電影里,觀眾當然也理應觸摸到現實的質地,體味人之為人的尊嚴。
誠摯地希望這樣的現實主義電影能多些,能再多些。
觀眾可以用腳投票,用情撬開蕪雜的現實困境之門,最終改變我們的國家。
|空巢青年|
一個zan=【今天點的人,明天都更美】
千萬別隨便在文章下面留言
※史上最強暑期檔來襲!七月這八部新片必看
※什麼樣的腦洞,才能起出這麼奇葩的片名!
TAG:電影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