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這座城,普希金為愛而死

在這座城,普希金為愛而死

風光旖旎的歐洲大地上,產生了各有不同的絢爛文化。俄羅斯這個被戲稱為戰鬥民族的堅韌群體,在東西方不斷的文化衝突和不斷的交融中,開放出了歐陸最為獨特閃耀文化花朵之一。

作為俄羅斯通向歐洲的門戶,聖彼得堡無疑是文化碰撞最為劇烈的城市,這裡既有傳統歐洲的韻味,又有著俄式的豪邁和冷峻。無數的文豪和藝術家,因為這種氣質而神魂顛倒,因為這種風情而文思噴薄。

也就是在這裡,深受法國啟蒙思想影響的文豪普希金,在聖彼得堡涅瓦大街的文學咖啡館裡喝下最後一杯咖啡後,緩緩走向了與情敵丹特士決鬥的地點……

白夜

從5月末到7月初,聖彼得堡的夜晚和白天幾乎難以區分——在6月21日夏至這一天,天空只出現一點點灰色。位於北緯59度57分的聖彼得堡和丹麥格陵蘭島的最南端處於相同的緯度。它是為數不多、可以體驗夏季白夜現象的城市之一。冬天與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夜晚似乎控制了白天,幾乎沒有給這個寒冷的季節留下任何光亮的時間。充滿浪漫色彩的白夜賦予這個城市的居民一種近乎狂熱的特質。

聖彼得堡人整夜在城市的運河邊散步,似乎要充分享用他們明亮的夏日時光。由遍布城市各個地方的、異彩紛呈的古典音樂、歌劇和舞蹈等組成的聖彼得堡白夜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街頭藝術家熱情地為深夜未歸的人表演節目,流浪音樂家和成群結隊的朋友聚集在涅瓦河的河堤上,舉辦自己的歌會。

當午夜來臨時,夕陽西下,金色的月光照射在瓦西里島的淺灘上。只有到這個時候,太陽才似乎放鬆了對這座城市的控制,黃昏勉強奪得了籠罩聖彼得堡的短短的幾個小時。儘管聖彼得堡並不是唯一一座可以觀賞到日不落現象的高緯度北方城市,但它是人口超過三百萬又能觀察白夜現象的、緯度最高的城市。

如果在戶外呆得太晚,你可能突然發現自己身處的地方回不到原先的目的地。你被留在了涅瓦河的對岸。因為這裡的開合橋按照既定的時間和順序依次向上張開,呈八字型,以便這裡的大小船隻通過。它們來往於聖彼得堡的港口和俄羅斯的其他地方。

文化之都的居民

聖彼得堡居民的形象已經模式化,這些模式的種類異常豐富。在大家的印象中,他們有時頭腦冷靜,態度冷淡;有時行為優雅、緘默不語。聖彼得堡人為自己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當前國家的騰飛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在蘇聯時代,人們認為聖彼得堡人(即當時的列寧格勒人)的歐化程度要遠遠高於南部和東部的同胞們。他們可以很容易地接觸到來俄羅斯旅遊或學習的外國人。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只有咫尺之遙的聖彼得堡常常是芬蘭人和瑞典人節日度假和周末旅遊的好地方,特別是當他們國內的酒價偏高,而這裡的伏特加酒則特別便宜的時候。

這座城市鄰接波羅的海周邊諸國,那裡的生活水平都很高,來自蘇聯以外各個國家的影響非常之大。一些學生常常不管「鐵幕」的限制,冒險來到俄羅斯,學習這裡的語言。與莫斯科的單調灰暗的生活相比,他們更喜歡聖彼得堡如詩如畫的風光,潛於「地下」但卻時刻準備噴薄而出的音樂和藝術。聖彼得堡的古老歷史滋養了它兼容並包式的折中主義。正是這種迷人的氛圍促使國內外的熱血青年熱衷於交流彼此的思想和文化。這當然也要歸功於人們對摩登和前衛思潮的喜愛和接受。

詩人安娜·阿赫瑪托娃曾經強烈地反對蘇聯當局,儘管沉默了很長時間,她依然是聖彼得堡知識界精英最熱門的代表人物之一。

(安娜·阿赫瑪托娃)

即使冬季最短的白天逼近,黑暗和寒冷籠罩整個世界,人們只得呆在室內「冬眠」,等待第二年白夜的來臨,期望重新看到午夜的太陽,但這個「夏夜無眠」的城市從來都不會忘記這裡僅有的、近似狂熱的特有現象:白夜的狂歡、整夜不間斷的音樂節、沿著涅瓦河四處遊盪的吉他樂師,還有那些等待開合橋落下以便回家的成群結隊的年輕人。

藝術的的居民

當俄羅斯尚在實行資本主義的道路上躑躅之時,作為文學之都的聖彼得堡還很少有俱樂部、大型百貨超市、夜總會和出名的飯店。但是這裡的許多社區都有自己的劇場、芭蕾舞劇院、書店和露天藝術廣場。

蘇聯經濟困難時期無人看管、建築結構遭到嚴重破壞的冬宮邁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它不但收到價值不菲的捐贈,而且舉辦了多次世界級的藝術展覽。

俄羅斯國家博物館保存了從列賓、弗魯貝爾到現代藝術家在內的最優秀的藝術作品,收藏了最新的現代流行藝術成果。它讓人們領略到俄羅斯藝術的精華和真諦。馬林斯基歌劇舞劇院讓許多詩人、作家、藝術家和舞蹈家醉心於古典芭蕾,成為這一領域的代表人物,培養了眾多的藝術大師,如佳吉列夫、珀蒂帕、尼金斯基、俄羅斯國家博物館巴甫洛娃、努利耶夫、巴雷什科夫和現代其他藝術家。

(馬林斯基歌劇舞劇院)

彼得大帝一直致力於把聖彼得堡建設成為一個追求進步思想的首都。事實證明,彼得的夢想實現了。在聖彼得堡幾百年的歷史上,甚至近幾年裡,出現了無數的先鋒派藝術(如普希金大街10號)。人們從中可以聽到先驅們進步思想的迴響。普希金大街10號原本是聚集在這裡的一些四處流浪的當代地下藝術家組成的藝術團體。現在這裡不僅是展覽館,更是先鋒藝術和音樂的工作室和藝術中心。

(彼得大帝)

20世紀90年代崛起的另外一群藝術家創辦了新藝術學院。它因對俄羅斯先鋒派和新表現主義的極端詮釋而聞名於世。這個學院的許多創建者都曾舉辦世界巡迴展覽,包括在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

俄羅斯最初的電子音樂會就在噴泉河沿岸的公寓、天文館和彼得保羅要塞外面的武器博物館裡舉行。當它們最初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蘇聯統治時期出現的時候,這些規模雖小,但具有現代風格的地下音樂被視為音樂界的革命。

圖書信息

《聖彼得堡文學地圖》

作者 哈羅德·布魯姆

定價 48元

ISBN 978–7–313–17385–0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白夜的獨特讓人嘆服,「北方威尼斯」的美譽讓人驚異,彼得大帝造城的奇蹟讓人敬仰。所有這一切都激蕩著彼得堡人的精神,滋養著無數作家的靈魂。作為文學名城的彼得堡永遠散發著燦爛的光芒。這裡有普希金不朽的傳奇、果戈理奇妙的怪異、陀思妥耶夫斯基心靈的深刻和詩人們逼人的靈氣。本書將歷史、地理、人文與文學融為一本,追溯城市和文學的發展軌跡,探討環境和作家的關聯,展示了彼得堡迷人的文化景觀和輝煌的文學成就。

作者簡介:

當代美國極富影響的文學理論家、批評家。曾執教於耶魯大學、紐約大學和哈佛大學等知名高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詩歌批評、理論批評和宗教批評,代表作有《影響的焦慮》(1973)、《誤讀之圖》( 1975)、《西方正典》( 1994 ),《莎士比亞:人的發明》( 1998 )等,被譽為「西方傳統中最有天賦、最有原創性和最有煽動性的一位文學批評家」。

本期編輯 王加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新時代科技強國戰略的生動詮釋

TAG: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