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的四氣五味

中醫的四氣五味

中醫的四氣五味是認識藥物的一種方法,當然因為葯食同源,所以對食物也適用。通過對食物的氣、味分析,可以推測出不同食物的功效,也可以更好地搭配食物以達到為你所用的境地,所以要從中醫的角度來談食療或營養的話,四氣五味是基礎。那麼,讓我們一起先學習一下什麼是四氣五味吧。

「四氣五味」可能你會覺得很陌生,但是寒熱溫涼,辛苦酸甘咸就再熟悉不過了。四氣就是指「寒、熱、溫、涼」四性,有時候也會看到「平」性;而五味就是指「酸、苦、甘、辛、咸」,有時會有「淡」味。四氣應該是從陰陽發展而來,而五味是與五行相合。《神農本草經》就有這樣的記載:「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可見四氣五味是認識藥材的一種方法,一種規律,不是所有藥材的功效都是靠經驗得來的。

內經云:「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這是中醫治病的基本原則,簡單點說就是如果你的機體偏寒,就用熱性的葯去治療,;如果你的機體偏熱,就用寒性的葯去治療,以達到陰陽平衡。寒就是指某物的特性是寒性,可以清熱、瀉火,例如綠茶、金銀花、西瓜、莧菜、豬腦、螃蟹、海帶等。熱則是指某物的特性具有熱性,可以散寒、溫陽,例如鹿茸、生薑、韭菜、辣椒、胡椒、桂皮等。而涼與寒相似,程度不同,經常也用「微寒」來表示,例如冬瓜、薄荷、豬肉、黃豆、牛奶等。溫與熱相似,亦是程度不同,較為溫和,例如蝦、紅糖、羊肉、雞肉、牛肉、豆角、紅棗等。平性則是平和,不太熱也不太涼,例如大米、芡實、櫻桃、菜心、白菜、豆芽、兔頭、驢肉等。

內經也提出了五味亦有不同功效,分別是酸收、咸軟、甘緩、苦堅、辛散、淡滲。酸收是指酸味之物可收斂,斂藏。例如食醋味酸,具有消腫、生津之功。五味子味酸,有止咳止汗、止遺澀精之效。咸軟是指鹹味之物可軟堅散結,例如海帶、昆布味咸,具有軟堅散結之功,是治療甲狀腺結節囊腫的常用藥物。甘緩是指甘味之物可緩急止痛,例如紅糖味甘,有緩急止痛,是婦女痛經是必備應急之品。苦堅是指苦味之物可堅陰、堅血脈,例如小麥味苦寒,可清心以堅陰,堅血脈以止血。辛散是指辛味之物可宣通發散,例如蔥白味辛,可宣肺通鼻竅,蔥白生薑紅糖水就可用於早期感冒。淡滲是指淡味之物可滲下利水,例如冬瓜、茯苓都是味淡,均可利尿利水,是夏季尿黃可選的食療之品。

當然需要明確的是五味不完全是口味(口中嘗出的味道),而是其特性,代表不同的功效、不同的作用。

常見的食材中,海產品中貝殼類大部分是味鹹的,多有軟堅散結,養陰的功效;綠色葉子菜大部分都是味甘淡的,多有利尿和胃的功效;而水果很多也是味酸甘,多有生津止渴潤燥的功效。

五味入口,以養五臟,不能多食、偏食,否則會致病。

《黃帝內經》云:「五味入於口也,各有所有,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酸令人癃;咸走血,多食咸,令人渴;辛走氣,多食辛,令人慍心;苦走骨,多食苦,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甘,令人噁心。」意思是說,酸味入筋,過食酸會讓人小便不通利;鹹味入血,過食咸讓人口渴;辛味入氣,過食辛味會讓人心痛;苦味入骨,過食苦會讓人嘔吐;甘味入肉,過食會讓人噁心反胃。酸走筋,所以筋病的勿食酸,類似現代關節、韌帶損傷的病人不要吃酸味的;咸走血,所以血病的勿食咸,像高血壓、血管病變的病人不要吃太咸或鹹味之品;辛走氣,所以氣病的勿食辛,類似肺病的不吃辛味之品以更耗散肺氣;苦走骨,所以骨病的勿食苦,像骨瘤、大骨病的就不要吃苦味之物。

中醫四氣五味的理論應用非常廣泛,無論是治病、調養、保健都適用。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氣味是特性,不僅僅是味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小議賴思齊攝影的手法與思想
主人在家喝悶酒,柴犬為阻止主人,打翻酒瓶,不料……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