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拒德編年史:那些被常青藤拒絕的「無趣」的中國申請人

全拒德編年史:那些被常青藤拒絕的「無趣」的中國申請人

最近, 全球聞名的哈佛大學遇到了一些麻煩: 一個名叫公正錄取學生聯盟 (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的非營利性組織竟然成功讓美國司法部勒令其公開了超過160,000份過去申請人的申請檔案。

以往, 美國大學的本科錄取對於外人來講一直是一個黑盒子, 甚至很多沒有受過專業培訓的資深顧問也只能憑藉往年的經驗對錄取標準進行猜測。 然而, 在被披露的學生檔案中, 哈佛大學有史一來第一次向大眾公開了」全面錄取」 (Holistic Admission)的標準: 學術 (Academic), 活動 (Extracurricular), 運動 (Athletic), 人格 (Personal), 以及總體 (Overall)。 這每個標準又有從1到6的分數段, 其中1是最高分, 6是最低分。

而經過分析, 亞裔的人格評分顯著低於其他族裔, 而亞裔的主力, 無非是那些來自中國的二代移民。 而這也十分引人深思: 在哈佛的招生官看來, 亞裔究竟差在哪裡?

為什麼亞裔學生的人格評分會如此之低? 在哈佛的招生官看來, 亞裔學生的人格最弱的是這幾項: 正能量人格(positive personality), 有趣程度(likability), 勇氣(courage), 仁慈(kindness) 以及受尊重程度(being widely respected)。

而恰恰, 這些評判標準也同樣適用於中國本土的學生, 甚至中國本土學生在這些評判標準下的平均表現會更差。 根據我們歷年的觀察, 這無非是由以下這幾個原因導致的。

1. 扎堆: 一個人申請成功, 下屆學弟學妹蜂擁而至擠爆相關活動

我們中國的思維里通常喜歡去分析一個人申請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例如, 因為有一位錄取斯坦福的學姐曾經參加過斯坦福的人文夏校, 下一屆就會有無數家長要求學生去參加斯坦福的人文夏校來複制這一」成功要素」。

實際上, 這本質上是一個悖論: 哪怕這位學姐真的是因為斯坦福人文夏校被錄取的, 當下一屆同一個學校中出現了20甚至30個有一樣經歷的申請人時, 這一經歷的價值也自然就被大大打折扣了。 換句話說, 當一個活動被大量申請人提交以後, 這個活動帶來的有趣程度自然也就下降了。

2. 缺乏連貫性: 做事沒有明確目標和主題, 只是為了申請本身而去做

許多學生和家長會因為一個活動聽起來"高大上"而去做這個活動, 但是他們往往沒有想清楚背後的邏輯。

招生官並不是在某一個活動中尋找"仁慈"或是"勇氣", 而是會在整個申請中尋找這種特質。 換句話說, 活動與活動之間以及活動與文書之間一定要能互相關聯, 講出一個完整的故事。

舉例來講, 一個從事大量地質相關學術研究活動並頻繁參與土地調查的學生並不應該通過去孤兒院陪自閉症兒童說話來體現自己的」仁慈」。 對於這個學生, 體現自己」仁慈」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一篇文書里闡明自己參與土地調查並學習地質是為了解決某個具體的可以改善當地民生的問題, 而這可能同時也體現了這位學生的"勇氣"和"正能量人格"。

換句話說, 一個活動所賦予的意義根據學生的不同是大相庭徑的, 所以不存在一個特定的活動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最大限度體現出"仁慈"的特質。

3. 缺乏文化理解:活動需要」高大上」嗎?

對文化缺乏理解也是很多中國申請人在人格方面得分低的原因。 在中國的文化里, 往往喜歡推崇比較"高大上"的活動, 比如去西藏援助當地人民, 去非洲蓋房子等等, 但是這一對活動的理解和美國人實際上對活動的偏好大相庭徑。

在美國的文化里, 在你自己的社區(Community)中做好你應該做的事遠比去偏遠地區做志願者重要的多, 而且也能體現出來你對你們當地社區的貢獻。 反觀去非洲蓋房子等活動, 本質上除了在你的臉上貼上了大寫的"我爸爸很有錢"以外, 對於你本人沒有任何的意義, 而這不但不會加分, 反而可能還會負面影響你的申請結果。

結語

上述的三個問題在大部分中國申請人的材料中或多或少存在, 而這些問題結合到一起, 則最終導致了一個困境: 中國的申請人, 大部分十分"無趣"。而我們在看到高分大神也會吃全聚德時往往會感嘆申請結果反覆無常, 但卻下意識地沒有去考慮這種」無趣」所帶來的致命影響。

中國申請人往往總是總想要"鑽空子", 用招生官的話來說, 這叫做"game the system"。 鑽空子的手段, 無疑是去總結成功申請的"通用法則"來套到自己身上, 而這又會導致過去成功的申請案例中的活動被大規模複製。 但是諷刺的是, 往往所有中國申請人一起系統性從事某些高大上的活動這一過程往往反而會導致反效果, 而這證可謂是博弈論中囚徒困境的一種體現: 當所有人都選擇看似收益最高的戰略時, 所有人反而都選擇了最差的戰略。

但是, 申請又與囚徒困境有著微妙的不同。 在囚徒困境中, 無法勾通的囚徒即使明知這一結果也只能被迫選擇最差的戰略, 但是在申請中, 一個學生是可以選擇擺脫"複製/黏貼成功案例"的束縛的, 而這需要的僅僅是一點獨立思考的意識。

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這件事對社會會有怎麼樣的正面影響? 它會幫助到哪些人? 人們會感謝我所做的這件事嗎?

當想明白了這些問題以後, 一個學生自然會擺脫"無趣"的標籤, 變成一個哈佛招生官口中的」有趣」的申請人。

領渡教育是一家專註於高端美國本科申請的教育諮詢公司,我們的團隊成員本科全部就讀於美國本科名校,包括哥大,賓大,耶魯等。我們的哲學是幫助學生變成一個連貫且有趣的人,以便在數萬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感受千年的滄桑,與歷史對話……
編程要從娃娃抓起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