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冬病夏治 認清不同體質疾病再下手
冬病夏治,就是冬天好發的病,在夏天進行治療,使病人虛陽恢復正常,增強抗病能力,從而預防和減少疾病在冬季的發作。三伏天,指的是夏至過後第三、四個庚日及立秋後第一個庚日,今年的三伏天從7月17日開始,8月25日結束,在每年的三伏期間,各大醫院中醫科的「三伏貼」都很受歡迎。
天灸,屬中醫灸治療法中的非火熱灸法,是中醫傳統的外治療法,是採用刺激性中藥貼敷於穴位,藉助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膚髮紅充血,甚至起泡,通過疏通經絡、激發經氣及調和陰陽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康復科醫生羅倫介紹,之所以選擇三伏天進行天灸治療,傳統醫學認為,庚日和肺在五行中都屬金,所以,肺系疾病在庚日治療效果最好。三伏天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此時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為保養人體陽氣的最佳時機。此外,三伏天機體代謝旺盛,腺孔處於開放狀態,此時貼葯更易吸收,這也是伏天貼葯治療的有利因素。「三伏灸」與「三九灸」相配合,夏養三伏、冬補三九,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力,其療效相得益彰。
哪些病可以「冬病夏治」?一類是屬於過敏性的疾病,哮喘、反覆呼吸道感染(如慢性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老年慢性支氣管炎,體虛感冒等;一類是跟虛寒有關的疾病,如胃痛,結腸炎,關節痛,腎虛引起的腰痛,還有腎虛引起的其它疾病。
羅倫提醒,天灸所用的藥物為純中藥,通過穴位透皮吸收,其針對性強,血葯濃度低,對臟腑毒副作用小;通過外用藥物,皮膚吸收,通經走絡,使機體經脈通暢,陰陽平衡,增加免疫力。更重要的是,這種傳統療法既可祛風散寒治標,又可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治本。對於身體虛弱的人,可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對慢性難治性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腰腿痛、中風後遺症、痛經等各種虛寒病症。
當然,也有一些人群不適用,比如,孕婦、肺結核、嚴重心臟疾患、支氣管擴張、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感冒發熱、高熱、體溫超過38.5℃的患者,如肺炎急性期等患者不宜用,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體質、皮膚病患者及貼敷穴位部位皮膚有破損的人需要慎用。
尚嵐婷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TAG:鳳凰衛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