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怎麼把撿垃圾撿成了文化軟實力
日本隊回家了,帶著本屆世界盃收穫的超高美譽度。
特別是,日本球迷賽後撿垃圾這個話題,不出意料,幾乎在每場日本隊的比賽結束後,都會刷屏一次朋友圈。
不吹不黑,作為一個90後,似乎從我還是個光榮的小學生開始,就總是在一些國際賽事之後,聽聞關於日本人高素質的種種事迹,尤其是他們隨身攜帶垃圾袋,賽後清理垃圾這件事。特別是近幾年,撿垃圾這一高素質行為似乎越來越成為日本人的專屬logo。
我們一邊羨慕別人,一邊自愧不如,然後每次刷屏式的反思後得出的結論,也不過就是幾句無關痛癢的「向他們學習」,然後在新的場景中繼續羨慕著日本在全世界新一輪的圈好感。
在撿垃圾這個問題上,日本人的確是「專家」。
關於日本的垃圾,無論有沒有去過日本,你一定都在各種雜誌電視上見識過日本人近乎嚴苛的垃圾分類手段,細緻到連牛奶盒的盒身和盒蓋都要分開整理。更「變態」的是,你可能很難在除了便利店以外的日本大街上,找到一個垃圾桶,更別說發現一個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的日本人。
然而令人不可思議,且更值得一提的是,現代日本人的高素質養成,其實也就只短暫地花費了10年、20年左右。往回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日本人在全世界,都還是粗魯野蠻的暴發戶形象。
1987年,美國《時代》周刊曾以「橫掃全世界觀光地的野蠻人」為題,報道了日本遊客在國外旅行途中的各種野蠻行徑。這些不忍直視的行為比如:
為了留作紀念,直接把羅馬元老院的大理石地板削下一塊,然後偷偷帶回家;在義大利的教堂拍照不關閃光燈,直接拍攝正在虔誠做懺悔的信徒;在德國的某處已經列為文化遺產的建築上,偷偷刻上「XX信用金庫到此一游」等等。
是不是似曾相識?
相似的場景還有買買買。2015年,日本各大研究機構和媒體調查評選出當年的年度辭彙——「爆買」,來形容中國遊客在日本商場、免稅區瘋狂購物的行為。殊不知七八十年代在全世界掃貨的日本人,也一樣震驚過世界,尤其是名噪一時的,在香奈兒和阿瑪尼瘋狂爆買的日本女大學生們。
而這些跟歷史有著驚人相似的行為,正是源於二戰後,日本經濟的超高速發展。
戰後的日本,除了因為糧食危機造成的短暫幾年經濟困難,到50年代初期,其國內經濟就迅速恢復到了戰前水平,60年代末,直接超越當時的西德,國民生產總值躍升為世界第二。而這段時期,處於昭和時代的後半段,也就是歷史書里常說的,被視為工業化發展黃金期的,日本的戰後經濟發展神話。
然而經濟的發展並沒有提高當時日本國民的整體素質,公共環境依然相當糟糕:
比如大街上隨手扔煙頭垃圾、隨地小便的現象比比皆是。現在去日本,偶爾還能在偏僻的小路邊看到紅色的「迷你鳥居」,這曾經是日本政府用來整治民眾隨地小便的手段,據說效果顯著。鳥居是日本神社的入口,以區分神域和人類所居住的地界,是十分神聖的東西,信奉神道教的日本人不敢撒尿到鳥居上,於是迷你鳥居的設置也因此在當時由關西迅速推廣到全國。
再比如坐電車不排隊,電車裡也到處都是垃圾。六七十年代的日本人一定不會忘記曾經日本電車上的廁所,跟我們坐過的綠皮火車一樣,當時在日本的電車上,排泄物是從電車上的廁所直接落到軌道上的,按規定電車進站和停車期間不允許上廁所,然而當時的日本人們很少遵守,這就導致了當時的日本車站內常常臭氣熏天。
加上因為有了錢,當時的日本人流行起海外旅行,種種不文明的行為被日本人帶向全世界,因此有了80年代《時代》報道中「野蠻」的日本人形象。
現在的日本社會,年輕人們時不時會被人吐槽為無所事事的「寬鬆世代」,而為此說教的往往就是奮鬥在經濟超速發展時期的上世紀的老人們,年輕人們也不甘示弱,他們其中一個有力的反擊就是,這些來自昭和時期的人們,給全世界留下的「愛隨地吐痰、小便、扔垃圾」的日本人形象。
80年代,是日本國民素質提升的分水嶺。在這以前,也有少量的幾次小範圍「整風」運動,但成效甚微,甚至到後期不了了之。
比如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是日本國民素質開始發生改變的第一個契機。
1964年首都高速道路都心環狀線
為了不在外國客人面前丟臉,日本第一次在東京開展了大規模環境整治運動。政府組織定期街道清掃,在街頭設置垃圾箱和痰盂,挨家挨戶派發宣傳單,呼籲民眾垃圾扔進垃圾箱,吐痰一定要吐進痰盂里。可惜這對整體國民素質的提高並沒有太大改善,尤其是對於小城市和農村來說。
1970年,日本出版了一本《醜陋的日本人》,轟動一時,書中列舉了當時日本人的種種惡習。結果作者高橋敷反而被民眾責罵「滾出國內」。十年後,台灣作家柏楊寫了一本《醜陋的中國人》,據說就是因為受到這本書的啟發而來的。
1973年,科幻小說家,筒井康隆,出版了短篇科幻小說《農協 月へ行く》,書中講述了暴發戶團體農協去月亮上旅行途中發生的很多不文明現象,來影射當時日本觀光客的種種劣行。也因此日本人以前在海外的旅行團被謔稱爲「農協ツアー」(農民旅遊團)。儘管被歐美人視為沒有教養的暴發戶,但由於他們出手闊綽、揮金如土,還是受到了不少國家表面上的歡迎。
直到從《時代》周刊的討伐開始,國外對日本旅客的批判聲越來越洶湧,才讓日本人們慢慢從經濟繁榮的洋洋得意中醒悟過來,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
當然,讓日本政府最終下定決心治理國內的「醜陋」現象,讓日本國民徹底團結一心擺脫低素質形象,還是源於一系列「血」的教訓。
和大多數依靠重工業發展起來的國家一樣,工業化前期的日本,各種環境污染也相當嚴重。當時震驚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其中,發生在日本的兩件格外觸目驚心。
一件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熊本縣和新瀉縣爆發的「水俁病」,瀨戶內海沿岸企業無所顧忌的向大海排放含重金屬的污水,導致周圍市縣相繼出現畸形兒和各種怪病。
還有伴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始終存在的大氣污染,在70年代引發大規模的「哮喘病」,尤其是因為修建石化工廠,民眾飽受呼吸疾病困擾的三重縣的四日市,患病人數一度超過2000人,佔到全國的三分之一,許多患者因不堪病痛和空氣的折磨而紛紛自殺。日本的大氣污染甚至延續到90年代,90後的日本小孩還有過聽到「外面發生霧霾,請不要出門」的警報,而不能出門上學玩耍的記憶。
鄉村「山赤水濁」,城市瀰漫著「七色空氣」,日益嚴峻的公害問題,困擾了日本幾十年。全國各地住民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公害訴訟運動,社會矛盾越來越激烈,日本政府不得不下決心治理工業污染。針對各項產業的法規因此而訂立,生態治理和科技發展齊頭並進。
甚至到後期,提升國民環保意識也成為改善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街頭取消擺放垃圾桶、嚴苛的垃圾分類制度等日本獨有的風景,也正是在這期間誕生的。尤其是針對民眾對公共環境破壞所制定的的懲罰手段,比如隨地吐痰,罰款,並且會作為犯罪記錄記錄在案,還有不分類非法投放垃圾,罰款,最高甚至可判處五年監禁。
可能連日本民眾自己也想像不到,外國人的鄙視,和諷刺小說中叫不醒的日本民眾,最終卻因為這場環境保護的行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改變了。仔細算下來,現在我們印象中乾淨、整潔、國民素質極高的日本,其實也就是進入90年代之後的事情了。
不到20年的時間,日本可以成功扭轉自己的形象,甚至連撿垃圾也能成為在全世界圈粉的「軟實力」,那麼我們呢?
※為什麼日本的街上可以有那麼多走路上學的孩子
※「過去」元素如何成為現在的靈感?
TAG:談資有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