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東:確保社會科學的公共性
作為一種言說方式,學術研究與其他言說方式(如私人領域的言談)有何不同?我們很容易識別出來的一個基本區別是:學術研究在根本上是一種公共言說,而私人言說並不具有這種屬性。學術研究的「公共性」,並不在於其所關注的論題是否屬於政治共同體的公共議題,而在於其呈現方式和評判標準具有內在的公共性。
自主性:確保公共性的內在要求
正是充分認識到學術論說的公共性,康德把學術研究視為「理性之公共運用」(the public use of reason)的典型方式,意味著學者「作為整個共同體的、乃至作為世界公民社會的成員」面向無限時空的讀者言說,其理性之運用是「任何人作為學者在全部聽眾面前所能做出的那種運用」。在康德看來,「學者」身份具有內在的公共性;它並不專屬於特定職業,任何公民只要是在踐習「理性之公共運用」,他/她就是在以「學者」身份言說。
那麼,我們應如何確保社會科學研究的公共性?對學者來說,沒有自主性就無法達致公共性。換言之,社會科學學術研究的自主性是確保其公共性的內在要求。公共性意味著向無限時空、無限主體延展的可能性,它是以代際間性、文化間性或主體間性的公共利益為旨歸的一種價值取向。唯有自主性,研究者才能使自己的言說獲得向無限時空、無限主體延展的可能性,即公共性。總體來看,社會科學的自主性包括兩個向度:外在向度的自主性,即相對於經濟、政治和社會等其他場域運行邏輯的自主性;內在向度的自主性,即相對於個人偏好的自主性。基於個人偏好的論說之所以不具有自主性,是因為「自主」不等於「自愛」,借用康德的話來說,它毋寧表徵著「人類本性和每一個理性本質之尊嚴的根據」。社會科學研究的外在自主性和內在自主性,分別有助於確保言說立場的公共性(公道性)和言說內容的公共性(認知性)。
外在自主:公道性與言說立場的公共性
社會科學研究的外在自主性,是指學術場域相對於經濟(市場)、社會(傳媒)等場域的自主性。換言之,學術研究不能以經濟場域的市場邏輯和社會場域的傳媒邏輯等代替知識生產自身的邏輯。要做到這一點,社會科學研究必須秉承公道原則,即「順道而行,順理而言,公平無私,不為安肆志,不為危易行」。唯有秉持公道原則,社會科學研究方能免受市場邏輯和傳媒邏輯等的支配,進而保有相對於其他場域的外在自主性。這種外在的自主性,有助於確保言說立場的公共性。
強調學術要自主於其他場域的運行邏輯,並不意味著其他場域的運行邏輯必然是違背政治共同體乃至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公共善。毋寧說,它在根本上意味著:我們不能以其他場域的運行邏輯和評判標準代替學術場域的運行邏輯及評判標準。在一個良序社會,其他場域固然也應服務於政治共同體乃至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公共善,但它們卻有著自己特有的運行邏輯。
內在自主:認知性與言說內容的公共性
社會科學研究的內在自主性,是指學術言說(特別是針對公共事務的公共言說)必須獨立並超脫於言說者自身的價值偏好。現代社會恰恰是喚醒自我並高揚自我的社會,而自我的倫理認同作為自我的構成性要素,對自我的不可替代性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只要自我處於被喚醒的狀態,自我的倫理認同(價值觀)在性質上就屬於具有「完全自主性」的領域:它不僅具有規範上的自主性,而且具有事實上的自主性。策略性認同(即慈繼偉所說的「基於機會主義理由的虛假認同」)的存在,正是價值觀具有「完全自主性」的表徵:它意味著強制性的認同在規範上是不正當的,在事實上亦是無效的。與之相適應,政治共同體的共享價值觀,在根本上是主體間性公共商談——哈貝馬斯意義上的「倫理性商談」——的產物。
因此,在現代條件下,要在政治共同體內部解決價值觀分歧、尋求價值共識、形成集體認同,公共商談是唯一合乎道德且現實有效的方式。就學術研究來說,儘管它難免具有價值負載,但自覺抵禦個人價值偏好對公共言說的影響乃至支配,卻是確保言說內容具有公共性的不二法門。
要想確保社會科學研究相對個人價值偏好的內在自主性,我們需確保言說內容具有認知性。這種「認知性」意味著:言說內容不僅是「可認知的」,並且這種認知還是「可分享的」。現代社會中,任何宗教、哲學、道德整全性學說(comprehensive doctrines)都已喪失了相對於所有社會成員的認知性,即可分享性。因此,那些從個人信奉的某種宗教、哲學、道德整全性學說出發進行公共言說的人,無論其態度多麼虔誠,他們都只不過是「觀念的傳銷者」:他們也許可以捕獲部分信眾,但絕不是在踐行「理性的公共運用」。要確保言說內容的認知性,我們只能以那些可分享的價值、理論和知識進行學術言說。
值得注意的是,「認知性」並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稟賦,相反,它是人類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漸習得的一種能力。而人類之所以需習得這種能力,根源於主體間性的溝通和商談在現代條件下的必要性:主體間以語言為媒介的溝通和商談,是人類在現代條件下解決彼此分歧、達致理解和共識的唯一合乎道德的方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哈貝馬斯把人類習得「認知性」的過程視為一種「學習過程」(learning process):對整個社會來說,它推動著社會的進化;對個體來說,它促進了個體的社會化。就此而言,我們可以把確保社會科學研究的內在自主性,視為學者在現代條件下需要習得的一種能力。
(摘編自《中國社會科學評價》2018年第1期)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原標題:確保社會科學的公共性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劉淼排版編輯:劉淼
※你不能不知道:優秀的學術成果都是這麼寫出來的!
※李文:「按動自我摧毀紅鈕」 美國開啟世界資本主義碎片化時代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