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被誤解的禪茶

被誤解的禪茶

新媒體編輯|李雨欣 撰文、攝影|孟繁勇

近年來,世間流行禪修,人人都說喝的是禪茶。

有一次,印剛法師的弟子帶著茶葉來到寺院,說:「師父您看,這茶葉是寺院的禪茶,這是普通的龍井茶。請師父品嘗,哪種更好。」印剛說:「你說這是禪茶,我打開茶包,只有茶,沒有禪。你來告訴我,禪在哪裡?」

弟子沉思不語,有茶無禪,禪去哪兒了?

九華山翠峰寺的住持印剛法師。

滴翠峰上夢覺香

《九華山志》載:唐開元六年(718 年)新羅國國王金憲英的近族金喬覺東渡而來,修鍊於九華山。他攜來茶籽,植於神光嶺下,九華山眾多寺院自此開啟茶葉種植的歷史。

另一種說法,翠峰寺種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宋的了機禪師。據《九華山志》記載,詩僧了機在寺院前後開闢茶園,栽茶樹千株,取名「夢覺香」。印剛法師告訴我,寺院建在深山居多,僧人都會利用空閑之地種些茶樹,既保護自然,又美化寺院。

採摘靈芽常在清明後、穀雨前(因滴翠峰的溫度較低,茶樹出芽時間比山下要晚10至15天,因此寺院制茶的時間在清明後、穀雨前)。採茶之際,需先進行灑凈儀式,主持法師手捧凈瓶,繞古茶園一周,意在喚醒茶園,祈福寺院眾人。

夢覺香鮮葉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至一芽兩葉,鮮葉應新鮮、勻凈。因為茶芽生長得特別快,一天一個樣,所以採茶之時,不僅要集合寺內僧眾,而且要請山下的茶工。

翠峰寺的僧人妙如展示沖泡的夢覺香。

茶葉的製作分殺青、揉捻、理條、乾燥四個環節。印剛法師介紹,高溫殺青是茶葉加工的第一道關鍵工序。鮮葉通過殺青,為綠茶形質的形成打下基礎,因此,通過殺青要達到以下要求:破壞鮮葉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類酶性氧化,防止葉子「變紅」,形成綠茶「綠葉綠湯」的品質特徵。

揉捻為第二道工序,它是形成茶葉外形的重要一步。通過揉捻成條,為茶葉緊緻的外形打下基礎。

第三道工序為理條,是固定茶葉外形整枝平直的重要工序,通過理條使茶葉外形在緊的基礎上顯直,有別其他烘芽茶。

第四道乾燥,是保證茶葉品質,進一步保存茶香,增進滋味的醇濃,保持「綠葉綠湯」的品質特性。

寺院制茶的周期,約為15天,隨采隨制。產量有限,每年僅制100公斤夢覺香。

翠峰寺的夢覺香茶,每年產量僅100公斤。

第一杯新茶需敬翠峰寺的歷代祖師及諸佛菩薩,然後寺院的僧眾才可享用。夢覺香制好之後,為去除新茶的火氣,一般都會放置半月。飲用之際,凈手潔身,取寺院後的滴翠峰的泉水燒開沖泡。

種菜,種花,還是種茶?

種茶、制茶並非簡單的勞作,更是禪宗農禪並重的哲學體現。

翠峰寺僧人們每日4點半起床做早課,此後各司其職。在耕種季節,僧人們不僅要在茶園勞作,還要鋤地拔草、種花種菜。翠峰寺僧眾勞作,便是身體力行農禪之法。

《宋高僧傳·唐新吳百丈山懷海傳》載:「天下禪宗,如風偃草;禪門獨行,由海之始也。」農禪並重之規,正是自高僧懷海為始。

禪宗自二祖慧可、三祖僧璨於深山老林中開闢道場,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實行「坐作並重」,直至馬祖道一創叢林,百丈懷海立清規,實行「農禪並重」的過程,實際上完成了佛教中國化的演變。禪宗由此建立了獨具特色的修行與生活方式,創立了農禪制度。

任繼愈在《禪宗與中國文化》中提出的觀點:禪宗思想中國化,首先在於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上中國化,其核心便是農禪制度。

懷海禪師主張不為妄想所束縛,便同於諸佛,認為消除了執著和分別之心,生活中的一切語言與行為皆為佛性顯用,由此奠定了農作與禪修結合的理論基礎。《百丈清規》之農禪制度的最終確定,是為元朝時期,統治者頒布《敕修百丈清規》,自此成為中國寺院僧人必須遵守的制度規章。

懷海禪師創立農禪制度之始,便將「普請法」作為核心。《百丈清規》卷六記:「普請之法蓋上下均力也。凡安眾處有必合資眾力而辦者……當思古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戒。」寺院內的生活、勞作,包括佛事活動、寺院的洒掃,以及種花種菜種茶等田間勞動,皆為「普請」。

自《百丈清規》確立,勞作與佛門誦經、坐禪等宗教活動,成為寺院僧眾的制度。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為,皆與覺悟相關,佛教由靜修坐禪,向言談舉止皆為禪意轉化。僧人或田間勞作,甚至是搬柴、挑水、舂米、掃地、廚役等在世人看來極其尋常的行為,處處顯現禪的玄機。

因此,農禪並重的禪修方式,在諸多典籍中皆有記載,如《祖堂集》《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等等。僧人在包括勞作的一切生活行為中體悟禪,領悟佛教妙法。

農業勞作被佛門稱為「出坡」。翠峰寺的周圍,僧人們依山勢開闢田地,種植蔬菜,供寺內僧人食用。並有花卉遍植,如芍藥、野百合等。

印剛法師說,祖師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勞作本身即為禪修的方式。在田間地頭把佛法傳授給大家,弟子們會提出一些問題,師父來解答。佛教經典,很多都是問出來的。問答之間,傳播佛法及禪宗的精神。

暮色中的九華山翠峰寺。

隨著時代的變化,如今的農禪並重和之前的並不相同。現在山間一寸土地一寸金,僧人們也曾發生過為爭地找到住持法師的事。翠峰寺負責種花的僧人叫寂青,負責種菜的叫寂春。有一次,寺里新開闢出一塊田地,兩個人找到印剛法師,一個說種花可以美化寺院環境,一個說種菜可以為寺院提供新鮮的食材。三天後,兩人走過新開的田地,發現上面種了茶樹,有僧人正在鬆土除草,細心照料。印剛法師說:「其實,種菜、種花、種茶不必過於拘泥,無論種植什麼,皆是農禪。」

無處不是禪

何謂茶中禪意?在翠峰寺一年有四次普茶活動。分別為:大年三十、正月十五、端午節與中秋節。僧人喝茶,對茶恭敬有加。印剛法師介紹,在所有的供養中,茶供養為最。僧人視為砍頭供養,原因是採茶之際,掐尖猶如去首,因此飲茶之時,對茶恭敬感恩。

實際上,有沒有禪,與人有關。什麼是禪?很難確認。印剛說:「禪宗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但還有另一句話,叫作不離文字,離開文字,又無法表達。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依文解字,三世佛冤。」正因如此,禪在茶里,也不在茶里。茶必須喝過,才知道它的味道。禪在什麼地方,修過、證過、親自體驗才知道。

《祖堂集》記載一則農禪故事,懷海禪師向弟子說,你們去開田勞作,我講佛法大義。弟子們開田之後求教懷海禪師,何為佛法大義。懷海禪師攤開雙手,卻什麼也沒有說。

印剛法師說:「佛法大義在何處?其實就在開田的過程中。」勞作中悟到的禪,與讀佛經體悟到的並不一樣。比如,翠峰寺內僧人妙如,負責接待來訪的客人,通過言談舉止實踐出家人的修行。修行不僅是打坐,還要落實到生活中的點滴,無處不是禪。

處處是禪的理解看似簡單,實則蘊涵著深厚的佛法大義。正因為此,也令禪修被許多人誤解。把休閑當作修行,談的是禪修,穿的是禪衣,手裡拿佛珠,去寺院住幾天,喝幾杯茶就認為是禪修。印剛法師說:「這是休閑,只有茶,沒有禪。禪茶之境界,在本心,簡單到只是一個念頭。遇知音,拿一隻破碗,抓一把樹葉,亦飲之如甘露。任何一種茶,都可成禪茶。若非本心,叫禪茶也非禪茶。」

58歲的壽福法師,在回答何為禪茶時,他說:「禪茶就是心靜的智慧。吃茶就是吃茶,不必想其他事情。想其他事情,你的念頭不停在變,會喝不出茶味。」

| 好文精選 |

百年木船

港片里的茶水是什麼茶?

以上內容由《世界遺產地理》整理

文章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遺產地理 的精彩文章:

「風下之鄉」山打根

TAG:世界遺產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