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法美越來越職業化

書法美越來越職業化

檢視近四十年的中國書法發展歷程,一個標誌性的成果恐怕就是,通過舉辦各種書法展覽,書法家們相矜以技法,使書法日漸遠離文化,逐漸淪為一種技術活,中國書法由此形成了一種新的書體——展覽體。展覽體除了好看、炫目的外表可看之外,所缺的是耐讀耐品的悠長滋味。這就像當今那些熒屏美女,除了她們那職業化了的臉蛋、胸脯和屁股,似乎再沒什麼能讓人留戀的了。如果說當今還有美的書法,芥堂也基本可以說,這只是職業化了的書法美。本文不擬作專題討論書法美職業化的問題,僅將平時有關錘鍊書法美的短論連綴成文,期就教於方家。

第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開幕,芥堂曾於今年元月親赴現場觀看,但因作品風格趨同、書法美職業化等問題,看了不到十人作品就覺氣悶頭昏而逃離現場。而走到同時在中國美術館三樓舉辦的高二適、沙孟海、啟功、趙朴初等人的展覽,老書家們各具風貌的作品則令人感受全然不同,直至品完全場才戀戀不捨離場。

「好看的臉蛋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

一個筆畫擺在紙上,很多人只知道它是筆畫,而這筆畫體現出的或薄如蟬翼或重若崩崖的精神氣質很少有人感覺得到。在懷素《自敘帖》上,我們每見遒婉勁健的鋼絲;在王羲之《蘭亭序》中,我們時見古雅秀拔的蘭葉;在顏真卿《祭侄文稿》里,我們常見蒼勁古厚的枯藤……

技術、功夫是毛,才情、心性是皮。雖雲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然僅有光禿禿的皮而無毛,恐亦為不美。因此,技術、功夫要靠才情、心性統領,才情心性要靠技術、功夫表現。

齊白石雖性靈超絕,然終因臨帖功夫虧欠,故其書僅有霸悍。所以我評齊白石藝術曰:印一畫二書三詩四。我的書法理想是,功夫與才情兼具,技法與心性雙臻。當然,無法兼具、雙臻時,我寧要技術稍欠而性靈逼人的草,也不要技術精熟而空洞無神的花。

英國著名作家、詩人王爾德的名句:「這個世界上好看的臉蛋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此話用以形容當下的書法界,恐怕再貼切不夠。

展廳里「好看的臉蛋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還是第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展覽現場,芥堂本來對此次展覽的一項舉措非常期待:各位參展作者自撰字書獲獎作品創作感言。然而,芥堂在現場失望得很。不說作為日常書寫的感言的字跡與作品相差很大,單說那些自撰的文字,或詞句俚俗,或語法不通,或繁簡摻雜,不一而足,充分反映出書法家們的文化短板。

與古人「不即不離,若即若離」

某位博學詩人曾發來新臨魯公《爭座位帖》邀評。我評曰,以先生學養,更兼一縷詩心,雖屬初臨,然少有懈筆,了無俗韻。既未遠離原帖,又不泥於原帖。運筆生熟相參,用墨濃枯互現。筆畫雖與魯公不類,筆意則酷肖魯公,而先生才情盡顯。

我曾對人說,臨帖之要,在善處「我」與「古」之關係:「我」與「古」之間,最宜不即不離、若即若離。不即者必無所得,久之必墮入魔道,此吾所謂「無所根基」者也;不離者必難有「我」,久之必為「古」所囿,此吾所謂為「古」所奴者也。

先賢雲,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不即不離,若即若離」旨在與「古」為徒,化「古」為「我」。如此假以時日,脫帖創作必將下筆如有神助;而臨帖斤斤於形容酷肖者,一旦脫帖創作,終難自處。

遠離「走狗」與「雜貨鋪」

夫臨摹與創作,書法之兩極也。焉得從臨摹到創作?前人多先專一家,再廣采博收、博觀約取,然自成家法者幾人?今人才力既薄,更兼浮躁,依此法者,最終或拘守一家徒成一家之走狗,或雜糅百家終成雜貨鋪。

我看電視劇《霍元甲》,深為霍氏不拘少林武當、不泥南拳北腿自創迷蹤拳法而折服。書理、拳理實相通也,拳雖分南北,然拳理不二;書雖分帖碑,而書理自通。竊以為,顏柳歐虞、蘇黃米蔡等二王一脈諸家家法,皆屬不同圓心之相交圓,其相交疊合部分即書理,未相交疊合部分為自家法。臨摹不必先專某家某帖,學書之初,當先理出各圓相交疊合部分,即掌握基本書理,理通方能體立。體既立,再以自家性情學養統馭書理,融匯諸家,則創「我」法不虛矣。

當然,創新先得守舊,守舊須能識舊,識舊乃能知新,知新始能棄舊,如此終能揚新,此即哲人所謂揚棄也。故創新之事最賴一個「識」字,在傳統里出不來,或不知傳統為何物而動輒稱創新者,均因無「識」而誤之。

在當今的書法展廳里,你會發現,默守某個古人而風格趨同的作品比比皆是,讓你彷彿覺得是這個古人攜多幅作品參加展覽。

人未老書先「老」

中國文化講求積澱,杜甫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讚美庾信文章到了老年,筆力更加雄健;以「丹青不知老將至」,讚美曹霸沉浸在繪畫藝術中竟不知老之將至;而杜甫自己的律詩,到了晚年更見藝術功力,「晚節漸於詩律細」。詩和書法一樣,都是中華文化千年積澱的載體,他們會隨著時間的積累愈發成熟,老而彌醇。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序》中說得好:「通會之際,人書俱老。」然而,觀察當今書壇可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在名利誘惑之下,很多搞書法的人,人沒老,書卻先「老」了。為了博取眼球,爆得名利,他們不惜以怪異面目示人,並過早定型,並沾沾自喜「已形成自己獨特風格」,故作老態,再也無法吸收新的營養,從此江河日下。

芥堂以為,書法面目不能不定型,否則沒有風格,但也不能急於定型。只有持之以恆,才能水到渠成。過早定型,結果只會是沒有風格或只是形成習氣。我下面這首舊作《臨帖偶占》,庶幾與此意近之:厚古非今笑我痴,毫芒乖古恥由之。閑中臨遍三千帖,古至今來了不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芥堂 的精彩文章:

TAG:芥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