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劣紳集團是中國歷史上頑固的帶路黨
土豪劣紳集團是中國歷史上頑固的帶路黨
作者:夢籬笙簫
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非常艱難,中國經歷了春秋戰國時代的廝殺,才由秦王朝一統天下。日本經歷了數次權力下移的過程,但天皇的名號一直不變。歐洲經歷了數百年的戰亂,才幸運的搭上了資本主義的快車道,但依然有很多國家留存有皇室。只有大秦帝國的改革比較徹底,為以後的中國政治奠定基調。土地問題成為關係國運的大問題,鄉紳階層的命運也關乎國家的前途。
實際上如果真正對比歷代王朝的統治,秦初的情形並沒有特別糟糕。焚書坑儒等情形都被誇大了,只是事後諸葛亮式的反思。在我看來,秦帝國的最大問題在於沒有完成國家模式的轉變。商君不再,但秦法不廢,一直是秦人勝利的緣由。獎勵耕戰也一直是秦國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法寶。但天下統一之後呢?三秦大地也從最有活力的地區,變為最沉寂的地區。商鞅的變法還有第三階段,可惜無法上演了。蒙氏家族的悲劇,也可以看作天下一統後武人集團的沒落。秦帝國由誰來守的問題變得特別尖銳。秦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保護底層利益的,天下一統後普通人缺少上升通道讓秦法的殘酷性無限放大。秦帝國並沒有新的國家形式來容納更多的集團。
這也是中國三個短命王朝秦朝、隋朝、元朝的通病。在一統天下後,他們拒絕了其他地區地方實力派加入統治集團,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鄉紳集團。秦帝國的做法是把他們遷徙到首都。這就使得地方成了劉邦式人物的天下,整個統治缺乏彈性,這才形成一人振臂高呼,應者雲集的效果。這也是一個兩難的問題,秦和隋都有平均地權的理想,因而他們在政策執行上都在打擊大地主,並切實提高了生產力。但同時必然使得國家在經濟生活中的參與度大大提高。這也難怪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工程都在這兩個朝代發生,這也使得人民身上的徭役加重。這就激起了農民和地主的聯合抵制,本來並不穩固的統治也就難以為繼了。
更大的問題是權力交接中出現的問題。實際上遍數中國歷代王朝早期,幾乎都在權力交接上出過事。秦朝出現的問題是致命的。長城守將蒙恬被殺,整個長城軍團也被坑殺,秦帝國幾乎喪失了絕大部分的野戰部隊。因而他們在鎮壓農民起義時只能靠囚徒做主力,失敗在所難免。
秦帝國真正的失敗還在於它過於早熟。就像《過秦論》分析的那樣,秦帝國並不是靠實力壓倒其他六國的。它的成功在於其它六國的失敗。正常的演化也應該是這許多的國家對峙的持續進行。商鞅變法是個巨大的革命,它充分調動了社會底層的爆炸力,逐步消滅了秦國的貴族階級,讓秦國社會向扁平化發展。這種改革也只能在最弱小的秦國發生。這也使得秦國成為其他國家頂級人才施展抱負的舞台。如果沒有長平之戰坑殺趙國40萬降卒,故事還會繼續,秦國會有更充分的時間準備接管天下。
消滅了貴族的秦國,也使得王的權力異乎尋常的擴大。就如加以所說,獨夫之心,日益驕固。官僚政治沒有得到充分發展,無限的權力在帶來巨大榮耀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無助。秦二世的篡權的破壞力是巨大的。他毀滅了宗族,毀滅了軍隊,毀滅了江山社稷。這實際上是法的無奈。法實際上無法為最高統治者戴上枷鎖,因為權力一旦給予,就無法收回。
真正讓中國發展的,是秦代政治必然培育出的地主階級。地主階級與最高統治者達成權力妥協,是形勢造就的,並且是倫理上的。這就讓儒家思想有了用武之地。但此時的儒家思想與孔子時代已經截然不同了。他們不再是為別人代言,而是在為自己鼓與呼了。這時候他們是喜歡皇上的,只有皇上戴上皇冠,他們的位置才能穩固。
隋朝對政治的革新也是巨大的。在經濟上,是在打擊大地主集團。在政治上進行科舉制度,也是對地方門閥勢力的進攻。隋煬帝不受人待見也就可想而知了。在唐朝控制力下降之後,科舉制度還是造成了新官僚與舊官僚之間的黨爭,終唐一代這種黨爭都沒辦法解決。
從宋開始的胥吏實際上是對科舉制度的反動,成長起來的地主階層要和皇帝爭奪人才,共治天下了。這也開啟了守舊勢力和革新勢力互相爭鬥的序幕。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洋務運動是這種爭鬥最激烈的表現,當這些情形發生時,代表了兩派矛盾的不可調和,最後都導致了王朝速亡。背後的原因呢?守舊勢力做了沉船派、做了帶路黨。
這種現象越到以後越明顯。在秦朝,地主階級沒有真正形成,或者還很弱小。他們和還是農民的劉邦聯合了,以期獲得自身勢力的擴張。而魏晉南北朝形成的門閥勢力這是中國繼續發展的阻力,他們作為守舊勢力阻撓中國的繼續前進。在政權內部是以黨爭的形式存在。而一旦矛盾繼續發展,他們就最有可能做帶路黨。土豪劣紳成為中國真正的蛀蟲,中國想要繼續前行,必然要清除他們。但這是一個很難完成的任務,因為中國的這一階級有很強的適應力,能與不同的社會階段相適應,這也不然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期課題。
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紅色快訊(微信號:hskx1226)
紅歌會網的網址大家都記住了吧? szhgh.com (百度「紅歌會」或「紅歌會網」也很方便)!
也可以關注紅歌會網微博,了解最新動態:http://weibo.com/szhgh
還沒有我們的聯繫方式?
TAG:紅色快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