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太磨蹭?因為你沒有用這個方法!

孩子太磨蹭?因為你沒有用這個方法!

上周,在我們的媽媽群內做了個調查,「孩子成長中最讓你苦惱的事是什麼?」

一說這個話題,家長彷彿找到吐槽、解恨的宣洩口了,什麼孩子不聽話啊,吃飯慢啊,看電視啊,睡覺難哄啊,磨蹭沒有時間觀念,家裡玩具不收拾等等,聊不完的話,各種解恨,各種共鳴。

最後,有一個困惑可成為了大家共同的最大的痛,那就是「磨蹭」。磨蹭真是中國父母第一痛。

有媽媽說,自己孩子不寫作業,在那沒完沒了地看電視,磨蹭,沒有時間觀念,做家長的自然就會火冒三丈,然後開始嘮叨「不要老是看電視!趕緊寫作業,寫完趕緊睡覺!」

這句話只要講一遍,就肯定還有第二遍、第三遍.....

直到火氣上來了.......

關鍵是,對於你的發火,孩子要不表示不耐煩,要不就是當你不存在,結果矛盾越來越大,關係也越來越惡化。(見下圖)

整個過程,除了家長上火,什麼事情都解決不了。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應該怎麼做?是不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對了?還是我們家長孩子真的是比較難教養?

在這裡,我想很肯定的告訴各位父母:

孩子「磨蹭」問題,

99.99%是家長問題,

是我們沒有用對方法。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套寫給爸爸媽媽的《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能具體的給到家長實際操作方法。

這套書我小範圍在群里給家長們團過,一共有200多位家長團了這套書,家長的反饋都非常好,表示非常實用,操作性很強。

這套書引進自日本,來自JAM網站。依託美國的取材,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實際的溝通技巧和訓練方法。包括《合理安排時間》、《正確的金錢觀》、《整理好身邊的物品》,最困擾父母的三大煩惱。

與其說它是一套育兒書,不如說是一套實實在在解決問題的操作指南,讓媽媽們少走彎路,也給資深媽媽更多實操方法和可以延伸的新意。

▌話不多說,針對開頭提到孩子磨蹭的話題上個例子,比如:

孩子有一大堆事情要做,英語輔導班、鋼琴訓練、算術訓練、社會訓練、洗澡,怎麼安排?

首選,通過事件的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來排序。

跟我們工作培訓中的時間管理非常類似?是的,無論是管理工作,還是孩子的日常事務,原則上都是相通的。Do right thing in right way,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這是第一步。

接下來的重點是怎麼把具體事務一件一件放到相應的區域里,讓正確的方法得以「落地」。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

像下圖一樣,一步一步地在豎縱軸上面排出「想做的事」和「該做的事」,再把它們排到一天的時間軸里去,根據這個時間安排來做事情,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還給到家長們溝通話術參考,讓我們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無障礙,更懂孩子。

書中類似這樣讀了馬上就能用的講解有很多,比如在培養孩子財商、金錢觀的時候,有很多事無巨細的實操方法:為什麼不要忌諱和孩子談錢,怎麼學會金錢的功能,成為明智的消費者,和孩子明確哪些錢可以自由支配……

其中有個點我覺得特別有意思,讓孩子尋找「免費物品」並思考為什麼它們會存在:

其實, 這套書最開始吸引我的是它的創作背景——作者是一位日本人,高取志津香,她與美國友人創立了一個父母、老師交流教育方法的非贏利機構JAM教育平台。

JAM依託美國的取材,根據日本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很多溝通技巧和訓練方法,受到家長們的熱捧,在社會各界引起很大反響。這套書就是這些訓練方法的精華。

日本做事的整理有序是出了名的,可能是因為本土資源太匱乏,讓他們長期有危機感,非常珍惜和利用好一切資源,包括時間、空間、物品、財富,記得曾看過一個日本小學生午飯的小視頻,其整齊有序、簡單樸實的程度讓我肅然起敬。

而美國的教養是非常講究實操的,而且事無巨細,他們會花很長的時間培養孩子的日常生活習慣和獨立性,特別擅長於用各種圖表形式的「可視化」引導。走進美國幼兒園的教室,也是迎面撲來的有序感:

《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正是結合了美國的實操經驗和亞洲家庭的特點,給爸爸媽媽提供了三本非常實用的解決手冊:《合理安排時間》、《整理好身邊的物品》、《正確的金錢觀》。

和市面上不少教孩子獨立的育兒書不同,它給爸媽提供的是幫助孩子自我管理的一站式學習方法,主題的選擇和實操性都非常好。

明早7:30分開團,數量有限

請進賢爸小店提前加入購物車

接下來,聽我細細的給大家介紹這套書。

主題是孩子獨立的三個關鍵能力

自我管理不是件容易的事,習慣的養成需要很長的時間,不要總想等孩子長大點再說,這三件事(時間管理、整理物品、金錢觀)做得好與否,也是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所在。

管理時間,能讓孩子兼顧娛樂和學習,提升自己的專註力,計劃並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

整理物品,也是在整理思維,是在鍛煉孩子思維的條理性,讓他們面對生活中複雜的信息和事物,能用自己的方法整理。

培養正確的金錢觀,是在幫助孩子正確的認識、有計劃地支配金錢,同時能夠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做出自己的判斷。

而這套書在這三方面上給了我們很全面、具體的內容,看看書籍目錄感受下:

《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部分目錄

除了訓練活動,還有清晰指導

我們平時帶孩子很忙,真的很難抽出很多時間去研究那些大部頭的書,空學一堆「很乾貨」卻「很難用」的理論。而這套書裡面很多訓練方法都得到了JAM平台上日美兩國媽媽的實操,因此非常好用。

針對培養孩子需要的能力,書中頁會有專門的訓練活動配合。在訓練里,除了會告訴你訓練目的、具體步驟等具體信息外,做這個訓練的過程中,我們怎麼去引導孩子也有簡潔清晰的指導,使我們能夠把控訓練的效果。

像下面這個「包內探秘」訓練,通過讓孩子為旅行做準備,來學會如何整理。

而這個訓練的關鍵是提高孩子的空間意識,我們應該怎麼引導?紅字的部分也給出了提示:通過提問來輔助孩子做空間的判斷。

更好的溝通方式,事半功倍

雖然我們都是從孩子過來的,但很多時候對孩子卻缺乏同理心和溝通方法。也許書里有些方法你也曾經嘗試過,但往往效果不佳,這往往是因為我們在引導孩子的時候溝通方式出了問題。

書里有很多好的溝通實例,這些話語雖然很簡單,但往往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心裡會更認同。比如在孩子磨蹭,我們提醒他們時,他們經常會說「再等一下,馬上就做完」,這個時候我們不要惱火,要平和地讓孩子將「馬上」具體到「多少分鐘」。

而在這個時間裡我們要讓孩子看到我們完成了什麼,讓他意識到即使是5分鐘,好好利用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合理安排時間》

1、 主要內容

孩子像算盤珠子似的,撥一下動一下,家長火冒三丈,孩子卻還是磨磨蹭蹭。本書讓孩子知道管理好時間,是自己的事情。並在家長的指導下,逐步建立「 時間觀念 」,學會「高效時間管理」,安排事情的先後順序,計算還剩多少時間,合理地分配時間。

我們應該和孩子達成一種共識,那就是「時間是孩子自己的,管理好時間是他們自己的事情」,我們的目標就是從催促他們「快去做!」變成他們自己的思考:「現在該做什麼?」然後主動去做。

2、測試家長類型、孩子性格

我們要知道沒有一種方法是萬能的,但是共性的方法卻是可以被「萬用」的,前提是我們首先得了解自己的特點與個性。

書中有兩個測試,下面第一個圖是了解自己是什麼類型的家長,第二個圖是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通過測試,讓學習更有針對性。

3、幫助孩子時間管理的實操方法

到底可以用哪些方法來幫助孩子時間管理呢?比如,可以幫助孩子給時間分段,有時候我們覺得時間多得是,不慌不忙 ,沒有計劃往往會忘記該做的事情,事到臨頭又手忙腳亂。而堆積如山的事情,如果集中精力去做,有時候還比想得要順利。善於劃分時間段的人,時間利用率高,還能培養專註力。下面這個圖就能對比出同樣的時間,不同的人利用出的不同效果。

我們可以從孩子平時做起來就沒完的事情著收,比如玩遊戲、看漫畫。製作一個時間指示牌,和孩子約定幾點到幾點,把指示牌放在孩子可以看到的地方。快到約定的時間就提醒孩子。如果每次都超時的情況,跟孩子溝通一下,看有沒必要更改完成時間。下面這個訓練就是幫助孩子劃分時間,並按照約定時間完成工作。

還有一個好方法,就是跟孩子一起把想做的事和要做的事情列出來。

按照時間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給清單排序。

孩子學習制定時間計劃,並按照計劃完成這件事情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我們需要一點耐心,跟他們一起做,書中會不斷提醒大家家長的錯誤做法以及正確做法。

這套書給了我很多啟示,一個核心的點就是,孩子對時間的感覺跟我們是不一樣的,他的時間概念里只有當下,不知道什麼是浪費時間,所以評判事情重要性的標準和我們也不一樣。

我們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想法,然後利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讓他們懂得珍惜時間,合理管理和安排自己的時間。

《合理安排時間》目錄

《整理好身邊的物品》

1、主要內容

孩子習慣於亂扔亂放,脫下來的襪子隨手扔在地上,脫下的睡衣像蟬殼一樣立在沙發上,書桌上永遠亂七八糟地堆著文具和學習資料。

本書不光引導孩子主動參與整理,還從分類開始,教給孩子正確的整理方法,從整理好自己的玩具開始,最終讓孩子學會整理身邊的物品,從而培養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

雖然我們都希望孩子學會整理,但是,孩子頭腦里沒有想把屋子收拾整潔的想法是正常的。因為房間里堆滿他們喜歡的東西,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天國樂園。

比如喜歡火車的小孩,玩具的軌道都是攤開放的,這種展示在眼前的方式讓他們開心,所以孩子需要我們的幫助,學習整理。

相比一邊抱怨「扔掉了哦!」「以後不給你買了!」一邊幫孩子收拾的父母,那些一邊示範,一邊耐心教孩子做的方法,並且說話照顧孩子情緒的父母更容易取得好效果。

2、學整理,先學分類

想學會整理,我們得先教孩子學會分類。美國的學校在這一點非常重視,因為他們的小學個人不帶文具,水彩筆、膠水、剪刀這些都是共用的,小朋友用完這些東西會按照物品種類分類。

每個人分類的方法都不同,比如整理書架,可以依據書的尺寸、類別、作者,時間等,很多方法可以選擇。陪孩子練習分類,找到事物之間的異、同,理論上這種方法叫「歸納法」,這種練習可以被作為培養邏輯思考能力的基礎訓練。

書中提供了很多訓練方法,比如利用圖示法進行比較。

也可以通過表格進行比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教孩子給垃圾分類,也可以訓練他們把抽屜里的東西做分類。

3、學習整理,是父母與孩子一起努力的過程

在整個過程中,家長不能獨斷專行,要讓孩子參與進來。孩子能獨立完成前,父母要從旁照看。每個孩子性格不同,孩子的成長曲線可分為:倒退進步型、緩慢成長型、停滯不前型。根據孩子的成長曲線,按照相應步驟,培養整理小達人。

這套書還不斷提醒我們,要掌握正確的說話方式,哪些話可以說哪些話不能說。

如果進展不順利的話,還有應對策略可以試一試喲!

有了孩子後,家裡總是很亂,我去過很多朋友家做客,只要是有小孩的都是同樣的問題。讀完這本書後,我了解到良好的整理習慣,真的得從小培養,

而父母在這個過程中充當的是教練的角色,我們應該允許孩子犯錯,後退,引導孩子思考,還要學會一些交流技巧,比如清晰地告訴他「把書放回書架!」而不是「就不知道把書放好嗎?」正確的方法,持之以恆,將來會帶給我們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理好身邊的物品》目錄

《正確的金錢觀》

1、主要內容

現在的孩子生活在富裕的時代,不知道錢到底是什麼,也從不懂克制慾望,想要什麼都纏著大人買,這樣長大後很可能為了想要的東西而負債纍纍。

本書讓孩子懂得金錢的來之不易,學會合理分配,通過讓孩子有償做家務的方法,教導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不要忌諱和孩子談錢,懂錢,才能懂獨立,我們可以通過溝通來指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管理金錢。

2、樹立孩子正確金錢觀的實操方法

這套書借用了商業訓練的概念,整理日本和美國的案例,列舉了很多能在學校、家裡進行的簡單有趣的訓練方法。這些訓練方法,已由JAM網站(作者與美國友人建立的教育網站)成員進行了可行性驗證。確保每一個訓練都能在生活中輕鬆進行。

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統計家庭開銷,讓孩子了解每個月的花銷,他們會把這件事情當做一個有趣的遊戲。

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明細表,讓孩子用計算器算出金額,填寫表格時,和孩子一起討論。這項訓練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意識到錢的重要性,孩子自己計算花銷,加強孩子對金錢的理解和感受。

再比如,對於怎麼給孩子零花錢,我們可以一起制定一個預算。孩子列出需要花錢的項目,然後跟孩子一起商量,把這些項目分為「必須」和「想要」。我們可以根據孩子想要的程度,對東西進行排序,找到孩子真正想要的東西,並算出應該發多少零花錢。

如果孩子說「零花錢不夠用」,正是讓孩子思考的好時機,可以問孩子「你覺得怎麼辦比較好」,讓孩子自己思考解決方法。可以是攢夠錢再買想要的,也可以是向父母借錢或者是做一些事情來賺錢。如果是借錢,要讓孩子寫借條並收取利息。通過這個練習,讓孩子明白,生活中難免遇到突然用錢的地方,也意識到了存錢的必要性。

這個時代讓我們無法迴避跟孩子討論金錢,要讓孩子學會珍惜錢,也要明白有些東西是錢買不了,通過一些練習學會有計劃地支配金錢。

《正確的金錢觀》目錄

《合理安排時間》、《整理好身邊的物品》、《正確的金錢觀》,原價108元/套(三冊),團購價69元 / 套(三冊)。孩子獨立道路上三個最大的問題,一次性全解決,替爸媽省時省心。適合家有3歲+孩子的家長

GIF

團購細節須知

GIF

點這裡,購

《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共3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賢爸科學館 的精彩文章:

汽水加點鹽,用我們的方式慶祝世界盃!

TAG:賢爸科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