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經濟新觀察

美國經濟新觀察

美國經濟進入了新世紀以來最強增長周期,這一輪擴張周期的拐點或會推遲

一是因為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經濟復甦速度緩慢,拉長了經濟周期

二是通脹消失,模糊了周期邊界

三是勞動力市場仍有改善空間,將持續支撐經濟走勢

但增長態勢並未彌合其國內政治分歧和社會撕裂

其一,經濟仍脫實向虛,拉大了社會撕裂程度

其二,每年聯邦收入約減少1%,但經濟增長對增加聯邦財政收入的推動力將小於該水平

其三,當前經濟增長的模式加劇了政治分裂

仍應關注美國經濟風險的積聚

其一,稅改讓美國債務負擔雪上加霜

其二,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未改變美國經濟虛重實輕的基本態勢

其三,貿易強硬立場或擾亂全球供應鏈

文/馬雪

作者單位: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

得益於周期性因素和系列經濟新政,美國經濟進入了新世紀以來最強增長周期。這也成為特朗普政府強硬貿易立場的重要背景。

美國此輪經濟擴張的拐點或推遲

特朗普執政以來,美國經濟增長已連續三個季度接近3%,為近年來最強勁增長數據。大選至今,美國股指升幅約為25%;2017年美國房價平均漲幅為6.9%,已經連續上漲70個月。在樓市和股市雙重加持下,2018年第一季度美國家庭凈資產增加1萬億美元,有史以來首次超過100萬億美元,增加的1萬億美元來自房地產估值4900億美元的增長和各類金融資產5110億美元的增量。2017年5月美國失業率降至3.8%,各州政府甚至以補貼購房等優惠政策開啟「搶人」模式。

評級公司標普首席經濟學家比斯·博維諾認為,美國經濟正處於「甜蜜點」(即高爾夫球的最佳擊球點)。特朗普總統對自己的「經濟政績」也洋洋自得,成為其炫耀的政治資本。

美國此輪經濟增長周期始於2009年奧巴馬經濟刺激計劃,已經延續111個月,僅次於「柯林頓繁榮」時期1993年3月至2001年2月的連續120個月。從歷史上看,美國幾輪經濟擴張周期長度均在8~10年,據此可判斷當前美國經濟已進入敏感時點。但由於金融危機改變了美國經濟周期演化特徵,此輪美國經濟增長暫未看到結束跡象。

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

一是因為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經濟復甦速度緩慢,拉長了經濟周期。金融衝擊後果複雜,且影響時間長,導致此輪復甦較慢。與1998、1999年相比,2016、2017年美國經濟若干指標降幅明顯:GDP增長率由4.4%、4.8%降至1.6%、2.5%;投資增長率由9.0%、8.7%降至-0.9%、6.2%;消費增長率由4.8%、5.0%降至1.6%、2.6%;個人可支配收入增長率從5.9%、3.3%降至1.4%、2.0%。

二是通脹消失,模糊了周期邊界。美聯儲指出,全球化與自動化導致美國勞動力市場兩極分化,中等收入崗位大幅減少,僱員談判能力降低,導致薪資增長緩慢。2017年薪資上漲僅1.5%,薪資水平低於2008年。由於薪資增長緩慢,此輪經濟擴張周期中通脹持續低迷。金融危機以來,核心通脹率除2016年第一季度外,均在2%以下。

三是勞動力市場仍有改善空間,將持續支撐經濟走勢。金融危機後,美國新增就業崗位低薪化趨勢明顯,勞動者缺乏謀求職位的動力,市場對勞動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儘管從整體上看勞動市場已接近充分就業,但青年(16~19歲)失業率高企,女性勞動參與率持續走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青壯年勞動參與率低和低工資增幅意味著勞動力市場還遠未到供不應求的水平。由於經濟增長和就業尚未接近極限,美國此輪經濟擴張的拐點可能被推遲。

貿易保護主義是「鎧甲」也是「披風」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經濟增長的態勢非但未彌合其國內政治分歧和社會撕裂,反而帶來不利影響。

其一,經濟仍脫實向虛,拉大了社會撕裂程度。美國經濟學家費坎多·阿爾瓦拉多等認為,1978年至2015年期間,美國經歷了底層50%人口的收入佔比完全崩潰的情況。美國階級「鴻溝」已從39%上升至51%。當前美國經濟增長進一步加劇了該趨勢,金融資本高位運行,讓富人更富;而新增就業崗位低薪化,讓貧者更貧。

其二,每年聯邦收入約減少1%,但經濟增長對增加聯邦財政收入的推動力將小於該水平。同時,美國債務壓力也將隨時間推移而加劇。美聯儲持續加息,不斷推高聯邦政府償債成本,而經濟增長將難以緩解債務壓力。預計特朗普稅改將在2018年至2019年致使聯邦政府償債成本上升,而隨著嬰兒潮一代步入退休行列,政府支出還會增加。

其三,當前經濟增長的模式加劇了政治分裂。特朗普政府稅改是在民主黨「零支持」的背景下通過的,加劇了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分歧。民主黨以債務壓力和貧富差距為由抨擊美國經濟增長的不真實,并力圖阻礙特朗普政府財政刺激計劃的推行。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北查爾斯頓的波音工廠 王迎攝

美國這種經濟增長態勢使得特朗普的貿易保護傾向更加嚴重。一方面,美國經濟持續增長增強了特朗普的底氣,另一方面,為減輕政治分歧和社會撕裂帶來的不利後果,鑒於國內社會議題上的政治分歧,特朗普轉向對外推行強硬的外交和對外經貿政策,試圖以對外強硬的方式凝聚國內共識,轉移國內矛盾。

特朗普自上任以來,就將貿易看做是國家間的衝突。首先,特朗普對世界貿易組織(WTO)發出批評之聲,指責WTO「偏離重心」,成為「以訴訟為中心的組織」,不夠重視現有規定的執行,應著重解決「長期產能過剩和國有企業影響力」等諸多新問題。

其次,美國宣稱國內法大於WTO法,並以此根據《1962年美國貿易擴展法》232條款,以國家安全為由先後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汽車及零部件加征關稅。

特朗普還通過大規模稅改,將現行的「全球徵稅體系」改為「本土徵稅體系」,推動美國企業海外巨額利潤迴流。值得注意的是,稅改方案已開始對其他國家產生巨大的心理和現實壓力,可能引發全球性「減稅競賽」。

歷史經驗也表明,不僅美國在經濟衰退時容易披上貿易保護主義的「鎧甲」,在經濟繁榮時期也容易選擇貿易保護主義的「披風」。1980年7月至1985年2月美元處於升值階段,美國內採取如當前一樣的「緊貨幣+寬財政」組合政策。為應對巨額的財政赤字和經常賬戶逆差,1985年美國施壓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共同簽訂《廣場協議》,引導美元有序貶值。

在所謂「美國優先」的原則指導下,特朗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單邊和保護主義色彩濃厚的經貿政策,比如,採取大幅降低企業稅率的做法,吸引企業回到美國國內;通過「雇美國人、買美國貨」大力促進出口;通過力推「公平貿易」和知識產權保護,意圖從根本上削弱競爭對手優勢。近年來,通過吸收世界經濟復甦紅利,美國實現了自身經濟快速復甦,但其對世界經濟的帶動和反哺作用卻在弱化,無法再為全球化提供有益補充和改革動力。而且將進一步促成全球資金流入美國。

美國經濟風險正在積聚

儘管美國經濟繼續保持強勁勢頭,特朗普經濟新政短期內也對經濟產生一些「立竿見影」的拉動作用,但仍應關注美國經濟積聚的風險。

其一,稅改讓美國債務負擔雪上加霜。美國《財富》雜誌預計,稅改將使美國財政赤字增加3750億美元,2019年美國赤字額將突破萬億美元大關。鑒於金融霸權讓美國長期依靠對外借債支撐龐大赤字,儘管當前美國經濟增長態勢及政府債券的安全性保證了對美國國債投資的需求依舊高漲,但這些條件不太可能無限期持續,經濟增長難以消化其巨額債務。

其二,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未改變美國經濟虛重實輕的基本態勢。數據顯示,2017年前兩季度美國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分別為20.9%、20.8%,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分別是11.6%、11.5%。這與金融危機後金融業和製造業佔比分別為22%和12.8%的長期平均水平基本一致。金融、科技企業當前仍是美國創造利潤最強的行業,金融、科技類企業在500強企業中創造了超過40%的利潤。

其三,貿易強硬立場或擾亂全球供應鏈。美國與多國的貿易摩擦可以說是2018年最重要的地緣經濟風險之一。特朗普政府的貿易限制措施可能破壞全球貿易回暖的趨勢,加之其政策不確定持續存在,也將損害投資者的信心,進而抑制投資。實際上,美國許多企業正是依靠低貿易壁壘建立起國際供應鏈,從而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但在特朗普政府的貿易威脅下,一些成熟的國際供應鏈可能分崩離析。

一段時期以來,特朗普政府以美國國內法為武器,不僅對新興市場國家「連連開炮」,對其盟友也是「連續轟炸」。這種隨心所欲的執政風格,恰是美國建制派詬病的地方。短期看美國經濟應無虞,不過,一旦美國發生經濟衰退,總統不斷下滑的支持率就會影響到國會建制派關注議題的優先次序,從而滯後特朗普的政策主張。

有分析認為,共和黨可能會以日益增長的赤字為由,放棄推進特朗普政府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轉而削減社會保障、醫療保險和其他社會支出。在美國,基礎設施建設政策是難得的兩黨有共識的地方,且能夠推動經濟增長並創造就業崗位。如果走到這一步,必將進一步抑制經濟的增長,特朗普執政下美國經濟出現衰退或陷入惡性循環,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LW

刊於《瞭望》2018年第27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瞭望 的精彩文章:

為何是5000元起征點?透視本次個稅法修改的背後深意

TAG:瞭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