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空調虛假維修盛行,品牌廠商不能坐視不理

空調虛假維修盛行,品牌廠商不能坐視不理

[釘科技述評] 日前,《人民日報》發文痛批空調維修現狀,無病假修、小病大修等讓消費者有苦難言。

據報道,7月2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公布2018空調維修體察報告稱,調查顯示多數空調維修服務商存在誤導和欺騙消費者行為。

在體察中,相關專家只是將萬能遙控器設置成亂碼,空調維修服務商只需對碼準確,便能使機器重新正常工作,但大部分維修商都會誤導和欺騙消費者。據報道,謊稱機器缺少製冷劑、謊稱電腦板損壞,在11次體察中佔比均達到45.45%。

此前,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在做客《北京新聞廣播》,與主持人就空調不製冷等問題探討時就提出過這樣的觀點:空調不製冷很多時候並非缺少氟利昂等冷媒所致,維修商進門收取過高的費用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由於專業知識所限,一旦空調軟硬體出現問題,普通的消費者是無法自行解決的,只有求助售後服務商,在具體的維修過程中也只能聽從維修人員的意見。那麼,虛假維修的難題,就真的不能破解嗎?

釘科技注意到,上述體察中,相關專家都是從互聯網平台搜集到維修商信息,比如360搜索、百度搜索、家電報修一線通、962512、114、大眾點評、58同城、淘寶、蘇寧、國美、京東,而沒有直接聯繫空調品牌廠商的專業售後。

不過,針對虛假維修盛行的狀況,釘科技認為,空調廠商不能坐視不理。

首先,任憑虛假維修盛行,會連累空調品牌的聲譽。被不良、不法的維修服務商欺騙,消費者很難直接追責,而往往會將怨氣撒向空調品牌商,認為是他們服務不到位或者監管不到位,這將極大影響品牌形象。

其次,空調品牌有責任擔負所售產品全生命首期的維護保養工作。無論是組建自己的售後團隊,還是外包給第三方服務商,空調品牌都有責任擔負起所售空調產品全生命首期的維修保養工作。只管賣,不管修,這樣的品牌遲早也會被市場淘汰。

再次,空調品牌有監督第三方維修服務商的義務。很多廠商會將售後工作外包給當地的服務商,但由於在利益分配和質量監督上存在缺陷,外包公司往往在售後服務時向消費者收取不當費用,以提升自己的盈利水平。對於這樣的現象,品牌商不能縱容,而應加強監管,建立共贏機制,剔除不良合作商,確保消費者利益不受損害。

最後,空調品牌對於維修價格應明示且具有市場競爭力。一方面,大多數消費者對於空調維修的名目和價格並不清楚,空調品牌如果能公開明示,會起到良好定位市場引導和監督作用;另一方面,合理的價格設置會讓消費者選擇空調品牌授權的正規服務商,而不會被第三方平台的虛假廣告或者低價服務所誘惑。

總之,虛假維修盛行的狀況不止存在於空調行業,在其他家電品類也存在。對此,家電品牌商不能坐視不理,而應主動擔負起相應的企業責任。只管賣、不管修只會給不良服務商提供「商機」,而最終受損的除了消費者之外,品牌商也一定會受牽連。(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釘科技 的精彩文章:

PPTV智能電視50NU4:內容如海,智慧懂你
優缺點都不明顯,海信手機突圍紅海市場有點難

TAG:釘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