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偽傳控」 戰術改革新浪潮席捲俄羅斯
封面新聞記者 陳羽嘯
俄羅斯世界盃八強已經新鮮出爐,傳統強隊所剩無幾,新興黑馬則一路狂飆。尤其值得注意時的,秉承著近年來主流傳控打法的西班牙、德國、阿根廷等強隊紛紛出局讓人大跌眼鏡,反而是講究戰術簡潔快速,高舉高打的法國、烏拉圭、俄羅斯等一路凱歌高奏。這個夏天,我們迎來了足球戰術改革的再一次新浪潮運動。
如果說2008年,我們見證了控球哲學的誕生,那麼十年之後的今天,我們也許正見證控球哲學的死亡。自從19世紀現代足球在英國興起以來,足球戰術總是在不停地更新換代,無論是擅於長傳沖吊,簡潔高效的英式打法,強調防守反擊,步步為營的義大利風格,還是講究個人技術,繁複華麗的桑巴足球,都曾引領了足球戰術的風潮。而最近十年來,佔據足壇主流的無疑是傳控足球。2008年,瓜迪奧拉將21歲的梅西提拔為巴塞羅那隊中核心,並大舉傳控足球的大旗,打造出巴薩王朝的帝國時代。在2010年,同樣秉承這套傳控戰術的西班牙用碾壓式的表現一舉奪魁,讓傳控足球得以在全世界奠定了主流地位。2014年,學習了西班牙傳控打法的德國用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方式,奪取世界盃,將傳控足球繼續發揚光大。然而2018年,我們迎來了一場新的變革。在這場變革的新浪潮席捲而來的時候,有不少見證者和犧牲者。西班牙、德國、阿根廷、日本,都是犧牲者之一。
衛冕冠軍德國隊的傳控差在沒有支點,缺少一位技術全面的中鋒,中場雖然善於傳球,但破門並不是他們強項。阿根廷的問題同樣如此,前場沒有中鋒接應,邊路起球沒有高點,中路滲透也缺乏穿透性,更多是在中場徘徊,而且太依賴於梅西的組織,只要扼殺梅西這一點,阿根廷進攻就立馬癱瘓。西班牙則更為明顯,在有機會向前的時候,卻堅持倒腳力求穩當,導致錯失不少機會。在面對俄羅斯時,縱然上千腳傳球,也無法攻破對方球門,唯一進球還來自對方烏龍。傳控在這支西班牙竟然變成了結果而不是過程。而亞洲傳控王日本隊同樣如此,在面對比利時時,雖然依靠傳控對壘先得2分,但在比利時改變戰術後,日本的傳控立馬被衝擊地潰不成軍,被連扳3球。
反觀其他幾支進入八強的隊伍,法國、烏拉圭、俄羅斯、英格蘭、比利時,他們的打法更具有衝擊力,出球更快速,向前的意識更強,下底傳中、長傳沖吊、快速反擊,只要有機會可以攻擊的時候,就立馬放手攻擊,寧願冒險,也不求穩。
而傳控足球真的就不行了嗎?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在巴西身上能夠找到答案。巴西依然踢的是傳控足球,但是與西班牙德國等「低配版」傳控不同是,巴西踢的是「高配版」傳控。首先,他們的傳球平均速率很快,大量的高速一腳出球和不時的撞牆式二過一配合讓他們能在對手的鐵通陣中撕開空檔。其二,巴西善於在傳控中突然改變速率、敢於傳縱深冒險球,這從對塞爾維亞的比賽中庫蒂尼奧助攻保利尼奧的那記30米過頂球,以及數記幫助內馬爾形成單刀的類似傳球可見一斑。其三,外圍遠射和邊中結合的進攻方式讓巴西隊進攻多點開花。比賽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內馬爾、庫蒂尼奧在大禁區前冷射,馬塞洛菲利佩等邊後衛插上助攻,中後衛席爾瓦等頭槌搶點,這在破對方密集防守時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這幾點,德國,西班牙等隊都做得很差,傳球速度慢,跑位不積極,不敢傳冒險球,兩個邊路也很少插上助攻,中後場球員也不積极參与遠射和搶點,這讓他們的傳控就像「隔靴搔癢「,雖然皮球安全地在自己腳下倒來倒去,但卻很少形成真正的威脅。
由此可見,傳控足球並沒有死亡,真正死亡的是「偽傳控」。不管是強調控球,還是強調快速向前,目的都是為了能攻破對方的球門,傳控與快速並不矛盾。本屆世界盃的戰術新浪潮更像是一場去偽存真的改革,讓那些「偽傳控」統統滾蛋吧,我們依然需要傳控,當然,要高配版的。
※女娃發燒下山遇塌方 民警背娃衝刺50米
※560張照片鐫刻下的城市縮影 看營造學社鏡頭下的古城廣漢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