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農兵器譜·瓢
馮廣博
桶有了,當然要有瓢。
這有什麼疑問嗎?如果您直接用桶澆水,那就真的太惡搞了。
就如喝湯,您可以直接拿碗喝,但用勺子,也是必須的。人類飲食,是不斷精細化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進化,不是嗎?
桶和鋤、鏟、桶一樣,在菜農兵器譜里,名列前茅,不可或缺。
菜農兵器(農具)到底有多少種?看到一個資料,僅元朝的農書《王禎農書》中收錄的「農器圖譜」中,涉及的農具就達105種。隨著科技進步,時代發展,有很多新的「兵器「出現,發展到現在可謂不勝枚舉,農具的更新換代不是日新月異的,非常緩慢,緩慢到幾乎無法察覺。很多幾千年前的農具現在依然在用,跟新農具同時並用,毫無違和感。
不過,在天台種菜,哪裡需要那麼多兵器。在菜農家裡屈指可數的「兵器「里。必須有瓢。不僅僅是種菜,廚房裡,瓢的重要性僅次於鍋碗,「鍋碗瓢盆」嘛。
這個瓢,現在一般用的多塑料製品,輕巧方便適用。可以和桶配合適用,也可以獨立發揮作用。用水量不大的情況下,舀幾瓢水澆上即可。家裡有花盆的最能理解水瓢的好處,和花灑各有優勢。瓢使用起來更加簡單直接。
在「瓢「的歷史裡,一直是用作「飲器」,是食具而非農具。百年前的字典《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中解釋「瓢「:音瓢,飲器之以匏制者為瓢,瓢亦匏也,匏其總名,判之為酒尊則曰瓢。這裡的瓢就是用來飲水或飲酒用的。
「瓢」和「匏」同義, 「匏」就是葫蘆,「瓢」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很長一段時間裡大概和「葫蘆瓢」是一個意思。
葫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國考古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發現了7000年前的葫蘆及種子,是目前世界上關於葫蘆的最早發現。 中國種植葫蘆的歷史可謂久遠,中國可能是葫蘆瓢原產地,瓢的故鄉。說「可能」是因為沒有證據證明葫蘆是從中國傳到國外的,雖然全球很多地區都產葫蘆。
不知道幾千年前的葫蘆瓢和我見過的葫蘆瓢有什麼不同,三大(鄂西北方言,三叔的意思)做葫蘆瓢我是見過的。他將熟透的兩個葫蘆摘下,切開,將瓤子掏空,暴晒多天,葫蘆瓢就成了。有個小點的瓢實在太精緻了,有的瓢很大我拿著用不方便,小點的我拿著順手,很喜歡,三大就送我一個拿回去用。
我和四姐上小學一年級時,某次暴雨放學回家淋濕了全身,頭上全是雨水。母親就說,去喝一瓢冷水吧。
我非常驚訝,整個少兒時期,母親是嚴禁我們喝涼水(我們用的涼水是井水),每次渴了偷著喝涼水要被罵的,但淋雨後母親主動讓我們喝,讓我們很疑惑。
我和四姐都按母親要求灌了半瓢冷水(井水)。母親解釋說,淋雨了喝點冷水防止涼了(感冒),這話我印象極深。印象極深的還有,我是如此清晰如此從容的看見瓢里清澈透亮的井水從口中流進身體。
每次想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時就會想到這個畫面。
而葫蘆瓢,已經有很多年,再也沒有用到。
我們現在的瓢,是塑料的,有把的。昨晚和阿布澆菜,我們分工,他用塑料桶,拿瓢澆盆里的植物,我用更重更大的鐵制花灑桶澆地里的菜。忽然問他:你見過葫蘆瓢嗎?
他說:沒有。
我竟有點悵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