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就是不需要蛋白質

我們就是不需要蛋白質

田松教授

作者 田 松(本號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責編 許嘉芩 劉愈

六、普遍性的幻覺與歷史中不變的智慧

有兩種話語方式。一種是還原論的、機械論的、營養學的,貌似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的,貌似去粗取精的,與當下的主流意識形態和大眾語境相一致的;另一種是整體論的、有機論的、直覺的、直觀的、原始的,擁有長久歷史的,正在被人漠視、鄙視和遺忘的。

這兩種話語的一個重大區別是:一個是長期穩定的,一個是求變求新的。以往的追求是吃飽吃好,其目標是我們的個體經驗可以判斷的;現在的理想則是營養,目標是否達成只能被營養學家告知。

擁有歷史傳統的文化,必然是地域性的;而基於科學的知識,則被視為超地域、超文化的,具有普遍性的。「科學的」、「普遍性的」,在我們當下的語境中,都是好詞,大詞。正是由於我們相信這種超越性和普遍性,我們才會相信,存在一種單一的健康標準,也相信依據這種標準制定的營養素配方。然而,詭異的是,地域性的傳統話語反而是長期穩定的,而普遍性的科學話語卻是不斷變化的。

這是因為,地域性是對以往的事實描述,而普遍性則是對未來的預期,前者實然,後者應然。我們只是相信,科學應該具有普遍性而已。但是,我們卻把科學所「追求的」普遍性,視為科學已經「獲得的」品質,並因此而賦予科學以各種特權。而同時,我們又承認科學對普遍性的追求具有合理性,所以科學的變化又被接受為科學進步的標誌。所以科學的普遍性,可以不斷變化,並且不會引起人的懷疑。

何其荒謬乃爾。

按照營養學的內在需求,按照科學發展的一般「規律」,數據必然是要更新的,不然就沒有進步,營養學家就會失業,食品工業就會缺乏增長點,所以食譜的配方必然是要迅速更新的,這是工業文明內在的邏輯。而我們,則整體上成為食品工業的小白鼠。

很多地方政府都會推出營養膳食指南,告訴市民,應該攝入蛋白多少,維生素多少,或者具體的牛奶多少,雞蛋多少。如前所述,這些指南對於個體是完全不具備指導能力的。我這裡想說的是,把這些指南逐年排列起來,會看到數據的變化。這些變化,從好的方面的解釋,是科學發展讓我們吃得更加科學;而從壞的方向解釋,這些指南從來都是根據有缺陷且永遠不可能完善的數據在指導著我們的飲食。它或者是沒有指導意義,或者就是瞎指導。如果深入研究這些指南的話,你就會發現,這些指南的制定,不僅有政府部門和營養學家,還有食品工業的參與。政府、科學家和企業主,這三者聯合起來忽悠普通百姓,想不瘸都難。

在《人這種動物為什麼要喝牛那種動物的奶》中,我提出,讓歷史超越科學。讓我們採用歷史依據,對於我們應該吃什麼這個基本問題,進行判斷。

對人類來說,空氣中的氧氣是有效成分,而氮氣則是無效成分。但是問題在於,人類從來沒有直接吸入氧氣,人類所呼吸的,從來是空氣本身,是氧氣和氮氣的組合。相反,直接吸入高純度的氧氣,會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問題。

同樣,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人類從來沒有直接食用過碘化合物,即使它混合在食鹽之中。所以,食用碘鹽,會產生嚴重的問題。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人類從來沒有直接食用過各種單質的維生素,把這些維生素製造成藥品糖丸,長期服用,我相信也必然產生嚴重的問題。

蛋白質亦然。如果說,我們需要補充蛋白質,指的是補充含有蛋白質的食物,則如前說述,這個表述沒有意義,或者是個病句。如果說,指的高純度的蛋白質分子,則必然是有害的。

反過來,按照歷史依據,按照我們的傳統話語,不使用蛋白質、維生素之類的話語,我們同樣能夠知道我們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吃什麼。從這個角度,我依然可以說:

我們就是不需要吃蛋白質。

2009年3月3日

北京 向陽小院

2009年3月29日

2009年3月31日

北京 雕刻時光

2009年5月3日

2009年5月17日

2009年8月26日

2009年10月31日

2009年12月26日

北京 向陽小院

2009年12月28日

北京 雕刻時光

2010年1月24日

北京 向陽小院

【本文發表於《我們的科學文化》之第六輯《科學的越位》(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3-20頁),收入到《警惕科學》與《警惕科學(完整版)》(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4,2017),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取授權,並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的歷程 的精彩文章:

田松 | 我們就是不需要蛋白質(之四)

TAG:科學的歷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