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這種錯誤的方式衡量修行境界,小心下墮惡趣!
錯誤的衡量
依止了上師之後,我們對上師的任何行為,都不能視為顛倒,唯一要觀清凈心。如《功德藏》云:「諸行不應生邪見,聖地數多自在者,顯現劣種惡形象,惡劣之中極惡劣。」有些上師的顯現非常非常惡劣,《密宗大成就者奇傳》中就有不少這類故事,但作為具相的弟子,對上師的許多超勝行為,都不會產生邪見,並能欣然接受。
《十住毗婆沙論》亦云:「內有功德慧,外現無威儀,遊行無知者,如以灰覆火。」有些上師內在具有殊勝的智慧,但外面的威儀不一定如法,這個時候,沒有智慧的人若輕賤他、誹謗他,就會像坐在被灰覆蓋的火上,過一會兒就燃起來了,相當危險!
如今許多人對已得過法的上師,經常議論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包括在網上的各種言詞,讓人聽了都特別害怕。其實,這樣做對你自身非常不利。很多大成就者的密意,也許你終生都看不出來,直到死還認為他是壞人,結果他卻真是諸佛菩薩的化現。所以,我們對上師理應觀清凈心,盡量少說過失。
愚痴的善星比丘
尤其是跟一位上師時間久了,就會把他看作普通朋友一般,將其很多行為都觀為過失,這即是所謂的「久伴於佛亦見過」。意思是說,就算是佛陀,也會有人去見他的過失。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功德圓滿、一切過失斷除的,唯有佛陀一人,但是沒有信心、具有邪見者,即使跟佛陀共住共睡,也會覺得他沒什麼了不起,就像善星比丘一樣。
善星比丘,有些經論說是佛陀的兄弟,而漢地《法華玄贊》中說是佛陀為太子時所生之子,如云:「佛有三子:一善星,二優婆摩耶,三羅睺。」《涅槃經》亦云:「善星比丘,是佛菩薩時子。」不管怎麼樣,反正善星比丘這麼一個人確實存在,而且是佛陀的親戚。他當時對佛陀的言行舉止不僅不生信心,反而經常無端誹謗。
關於他的行為,《大般涅槃經》33卷中描寫了很多,讓人看了有點啼笑皆非。比如說,一次佛陀在晚上為帝釋天傳法,善星比丘因為是侍者,必須承侍佛陀就寢後,自己才能休息。他一直在那兒打瞌睡,很不耐煩佛陀說法的時間太長。當時王舍城有種風氣:每當孩子哭鬧不休,父母就會嚇唬道:「薄拘羅鬼要來抓你了!」善星猛然想起此事,就恐嚇佛說:「世尊,快去禪堂歇息吧,不然薄拘羅鬼要來抓您了!」佛陀回答:「痴人,你不知道佛已斷除了四魔,是無所懼的嗎?」帝釋天在旁邊看到這一幕後,對善星比丘的愚痴驚訝不已。
還有一次,佛前往城中乞食,照例善星要跟在身邊。許多人信佛虔誠,念念不忘要瞻仰佛陀,即使是佛的腳印也想頂禮膜拜。不料,善星跟在佛的後面,故意把佛的足跡踏亂抹去。結果不但抹不掉,反而讓大家十分反感。
他們進了城之後,在一家酒館旁,看見一個異教徒喝醉了,滿口胡言亂語。善星聽了非常敬佩,很高興地跟佛說:「世尊,如果世上有阿羅漢,此人可以說是阿羅漢中的阿羅漢。為什麼呢?因為他說:沒有善惡因果的存在。」佛陀搖頭道:「你不是常聽我說法嗎?阿羅漢是不喝酒的,也不會誹謗佛法,說善惡因果不存在。而這個人無惡不作,怎能算是阿羅漢呢?」善星聽後不服氣,也不相信佛的說法。
還有一次,有個異教徒叫苦得,他不承認因果,常對人宣揚:「煩惱是無因無緣產生的,解脫也是無因無緣產生的。」善星聽了又非常贊成,立刻稟告佛說:「世尊,世上如有阿羅漢,那苦得正是最殊勝的阿羅漢。」
佛陀回答:「苦得不是阿羅漢。他連什麼是阿羅漢都不知道。」
善星問:「您不是阿羅漢嗎?怎麼阿羅漢也會對阿羅漢生嫉妒心?」
佛陀說:「我不是生嫉妒心,只有你才有這種邪見。苦得根本不是阿羅漢,再過七天他會腹痛而死,死後投生為食吐鬼,屍體被同學抬到屍陀林中。落到這種下場,很明顯他不是阿羅漢。」
聽了佛的預言,善星趕緊跑到苦得那兒告訴他,並說:「您一定要注意啊,千萬不要被佛言中了,要想辦法讓佛落個妄語罪。」苦得聽後便在六天中不飲不食,到了第七天,實在忍不住就吃了黑蜜,喝了點冷水,結果腹痛而死。
善星聽說這個消息後,匆匆趕到屍陀林去,見苦得的屍體旁真有一個食吐鬼。善星提心弔膽地問:「大德,您死了嗎?」「死了。」
「怎麼死的呢?」「腹痛死的。」
「誰把屍體送來的?」「我同學送來的。」
「您現在投胎轉生為什麼?」「食吐鬼。」
食吐鬼繼續說:「善星,你不要對佛起邪見。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所說的一切都是實話,你為什麼不信呢?假如世上有人不信佛語,將來也會落得我這樣的下場。」儘管如此,善星對佛的邪見仍沒有消除。
善星在二十四年中當佛的侍者,對十二部了如指掌,完全可以倒背如流地傳講。可是他將佛的一切行為都看成了欺誑之舉,對佛連芝麻許的功德也看不到,並認為:「除了我沒有佛的一尋光外,我們二人完全相同,而且我在智慧方面遠遠超勝,不應該給佛當侍者。」生起這種邪分別念後,他對佛說:「二十四年為汝仆,除身具有一尋光,芝麻許德吾未見,知法我勝不為仆。」說完就揚長而去。
當時,阿難問佛陀:「善星將來會轉生到何處?」
佛陀告訴他:「善星現在只有七天的壽命,死後將於花園中投生為餓鬼。」
阿難來到善星跟前,將佛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善星暗想:「有時候他的謊話也可能成真,不管怎麼樣,這七天中我還是要謹慎,等七天過後我再好好羞辱他。」於是他在六天當中水米未進。到了第七天早晨,他感到口乾舌燥,於是喝了一口水,沒想到水未消化而氣絕身亡,死後在花園中投生為一個具有九種丑相的餓鬼 。
現如今,也有不少像善星一樣的弟子,依止上師的時間長了以後,就會產生各種惡念。我曾見過有些人,剛開始對上師很有信心,但後來聽信別人誹謗,自己的信心慢慢就退了,覺得「我在你身邊做事好多年,現在不願意繼續呆了」,離開時也認為自己勝過了上師,並將所了解的許多事在世人面前毀謗,這種現象也比較常見。
其實作為有智慧的弟子,不會盲目地跟著愚者。根登群佩就有個格言說:「愚者雖不會跟隨我,但我也不要跟著愚者跑,這是智者的第一個誓言。縱遇命難也不要捨棄。」這是大智者的語言,我覺得裡面有很甚深的意義。我們具有智慧的人,不要跟隨世間愚人;而愚痴之人能不能跟隨我們呢?也很困難,他們就算暫時依止了智者,但時間長了以後,也總會離開的。可見,智者的路和愚者的路完全不同。《薩迦格言》也說:「智者無論再計窮,絕不邁步愚者道。」所以,有智慧的人萬萬不要學愚者捨棄上師、誹謗上師,一旦將上師的行為看作過失,就要在心裡譴責自己:「這絕對是我的心識、眼識不清凈所致,上師的行為根本不會有一絲一毫的過失或缺點。」從而對上師更加生起信心和清凈心。
剛才也講了,以外在行為去衡量內心境界,是很容易出錯的。《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中還講過一個重勝王,他雖然已得聖果,但為了度化某女人,而示現與其同床,令其發起了無上道心 。所以,我們無法了知別人境界的話,不能依靠外相去揣測。《十住毗婆沙論》也說:「若以外量內,而生輕賤心,敗身及善根,命終墮惡道。」記得《親友書》曾講過四種人 ,其中一種就是內成熟而外不熟。就像有些大成就者,雖然已獲得解脫,但有時因度化眾生的需要,示現的行為看似不如法,實際上卻能成熟眾生的善根。
故作為弟子,在依止上師時應如《功德藏》所說:「自己未調自心前,迷亂觀察無量罪,善星精通十二部,見師行為狡詐相,善加思維改自過。」自己的心尚未調伏之前,若以迷亂的錯誤觀念觀察上師,則會有無量過失。就如同善星比丘,儘管精通十二部經典,卻以自己的劣見觀察上師過失,最終墮入惡趣當中。所以,我們要善加思維上師的功德,一旦生起不好的念頭,應意識到是著魔了,要馬上懺悔。
敬摘錄《前行廣釋》
※他英年早逝的真正原因竟是……
※小心自己的一句話斷送了別人的善根!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