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空調,古人都有哪些避暑神器?
炎炎夏日,空調給我們帶來了一絲絲涼意。室內外溫度的差異,讓人不禁發出了「我的命是空調給的」這樣的段子。對於現代人而言,面對夏日的酷暑,我們擁有了空調。那麼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古人們是怎樣避暑的呢?
最古老的解暑用具——扇子
在空調、電風扇還沒發明出來之前,我們的先輩們用的最多的一種解暑工具就是扇子了。關於扇子的起源,現在已經無從追起了。興許是在原始社會時期,某一個原始人類拿起兩葉大樹葉扇了起來,於是這種消暑工具就這樣陰差陽錯的被發明出來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竹編的扇子也出現了,更輕巧的竹扇得到了廣大群眾們的認可,人們給這種竹扇取名為「搖風」,更有文人墨客給它取了一個叫「涼友」的雅號。
對於平民百姓在夏日擁有一把扇子已經是滿心歡喜了,但是對於那些達官貴人而言,他們已經不再滿足於自己扇扇子。於是乎,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人工風扇出現了。據《西京雜記》記載:「長安巧匠丁緩作七輪扇,大皆徑丈,相連續,一人運之,滿堂寒戰」。當然這種人工風扇也就只有那些達官貴人才能享用,平民百姓就不要去奢望了。
瓷枕、竹夫人讓古人夜夜能寐
白天可以用扇子去驅除熱意,到了晚上睡覺了,沒有人來扇扇子,熱浪將再一次襲來。還好古人們發明了瓷枕、竹夫人。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一個瓷器大國,在古人燒制的陶瓷中,除了碗和花瓶之外,最多的當屬瓷枕了。正所謂「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風」、「久夏天難暮,紗櫥正午時。忘機堪晝寢,一枕最幽宜」。瓷枕的表面有一層冰冰涼涼的釉,夏天枕在瓷枕上面,睡起覺來也更涼快。
有了瓷枕,自然少不了竹夫人。曹雪芹就曾在《紅樓夢》里曾提到過竹夫人。小說裡面薛寶釵出了一個謎語「有眼無珠腹內空,荷花出來喜相逢。梧桐葉落分離別,恩愛夫妻不到冬」。這個謎語的謎底就是「竹夫人」。據史料記載竹夫人是一個大約長一米,用竹子編織而成的圓柱形物體,中間是通空、四周有許多洞孔。其原理是「弄堂穿風」,能收風竄散,供人取涼。除此之外,竹子編織的涼席也深受歡迎,甚至於我們現在都還在使用。
夏日吃「冰」,效果最佳
《詩經·七月》云:「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早在先秦西周時期,古人就懂得了把冬天的冰塊開鑿出來,放到冰窖裡面。等到了夏天的時候,在拿出來使用。因為冰塊的可貴,所以基本是皇家也只是拿出來做冷飲,冰鎮水果。但是在某些極度奢靡的時期里,也有人將寶貴的冰塊拿出來做冰山解暑降溫。據《開元天寶遺事》載:「楊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為山,周圍於宴席間,座客雖酒酣,而各有寒色」。
畢竟能夠享受冰塊帶來的樂趣只是少數人,對於大多數老百姓而言,他們自然是消費不起的。但是因為市場有這樣的需求,諸如瓜、李、荷葉、綠豆湯等等水果、飲料深受歡迎。其中以西瓜最受歡迎,宋代詩人方回曾在《秋熟》中提及「西瓜足解渴,割裂青青瑤膚」。
當然古人避暑的方式還有很多,諸如涼棚、涼亭、避暑行宮等等。
TAG:煮酒君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