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保羅·瑞恩小傳(三)

保羅·瑞恩小傳(三)

這是選·美的第957篇文章

《保羅·瑞恩:一部小傳》連載三,作者王浩嵐

編者註:因微信讚賞用戶限制,暫時不開啟讚賞,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在未來作者打賞開啟後進行打賞。

在輸掉總統大選之後,共和黨上下在很長一段的時間裡都在自我反省。在完敗給本可擊敗的奧巴馬之後,很多黨內人士都對共和黨的未來非常迷茫。共和黨全國委員會所開出的大選「屍檢報告」更是指出,共和黨必需徹底改良自身的意識形態,在各類政治問題,特別是移民政策上,採取更加溫和,更加有包容性的立場,從而擺脫共和黨老年白人的刻板形象,並趕上美國社會走向多元化的趨勢。

以約翰·麥凱恩為首的部分參議院共和黨成員和民主黨一起起草了一份移民改革法案,但這份對於非法移民過於」寬鬆「的法案並未能通過共和黨把持的眾議院。即便溫和派的共和黨眾議員加上幾乎所有的民主黨議員是足以讓」八人幫「版本的移民法案通過眾院的,受到極端保守派空前壓力的議長博納拒絕將法案放到眾議院議程上進行表決。最終移民改革無疾而終,共和黨也失去了走向新時代的最好時機。

幾乎與此同時,兩黨在奧巴馬醫改的撥款問題上大打出手,聯邦政府也因故在十月份」關門大吉「長達十六天之久。迫於輿論壓力,共和黨最終不得不接受他們無法在奧巴馬任內廢除其醫保改革法案的夢想,而保羅·瑞恩則選擇和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帕蒂·穆雷聯合起草了未來兩年的聯邦預算案,暫時的解決了兩年內聯邦的撥款問題。然而就在共和黨準備在2014年中期選舉扭轉黨的頹勢的時候,一個誰都沒想到的意外卻發生了,歷史的進程再次意想不到的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作為多數黨領袖的艾瑞克·坎特本是接替博納成位下任議長的不二人選,對於很多人來說,深受茶黨擁戴的坎特比性格和政治立場上相對溫和的博納來說,更適合作為新時代眾議院共和黨的領袖。他採取堅決反對奧巴馬政府的一切政策的強硬立場更是被極端厭惡奧氏的黨內基層所欣賞。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坎特的風頭都蓋過了他名義上的領導博納。厭煩了黨內鬥爭的博納在無力阻止13年政府關門之後,一早就下定了自己要在14年中期選舉之後退休的決心。

然而就在博納即將接班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猶太裔議長的時候,坎特卻在14年6月出人意料的輸掉了他所在的國會選區的共和黨初選。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經濟學教授大衛·布拉特的意外爆冷取勝,這放在美國歷史都是上數一數二的選舉冷門。沒人能想到,同屬極端右派的布拉特能夠擊敗大權在握的多數黨領袖,而布拉特與坎特僅有的不同點便是一個是外來者和政治新秀,而另一個在華盛頓浸泡多年。雖然在當時沒人能觀察得到,布拉特的勝選代表著反建制主義和民粹主義思潮的抬頭,也預示了特朗普未來彗星般的崛起。

作為歷史上第一個輸掉黨內初選的眾議院多數黨領袖,坎特成為議長的夢想也成了泡影,他索性很快辭去了他議員身份。在一番黨內鬥爭之後,原來的黨鞭凱文·麥卡錫取代了坎特成為了新任多數黨領袖,而他留下的黨鞭位置則是由路易斯安那州議員史蒂夫·斯卡利西(Steve Scalise)所填補。作為眾議院共和黨現任領袖,失去了預定接班人的博納為了保障黨領導層的穩定性,不得不放棄了他原定的退休計劃,勉強的繼續領導共和党進入下一屆國會。不過俗話說得好,強扭的瓜不甜,博納和其黨團中的茶黨成員的內戰只是因為顧及中期選舉大業而短暫休戰,他們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則在下一屆國會期間集中爆發,而他們的戰爭最終讓保羅·瑞恩陰差陽錯地成為了博納的接班人。

按理來說,博納帶領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再次大獲全勝,他本該處於政治生涯的又一個巔峰。畢竟在他的領導下,共和黨擁有了他們在八十年間中最多的眾院席位(當然,主要是因為這過去的八十年里共和黨控制眾議院的時候屈指可數,有限的年間內也往往只是極其微弱的優勢,在00年選舉之後一度僅比民主黨多五席)。在國會山的另一端,參議院共和黨人也乘著反奧巴馬的東風時隔八年奪回了參議院多數地位,使得共和黨自06年以來第一次完整的掌控了整個國會。

大多旗幟鮮明反對奧巴馬的年輕議員們則開始要求兩院共和黨領導層更加主動的去阻撓破壞奧巴馬的一切政策。儘管兩院的領導層並非不願意去阻撓奧巴馬政府的議程,但表面上完全控制國會的共和黨人依然無法完成從推翻奧巴馬醫改到大幅度削減聯邦開支的一系列選舉承諾。共和黨在兩院擁有的優勢不大不小,顯然無力推翻奧巴馬對他們通過法案的否決,也很難給國內政策打上保守派色彩。

而在對外政策上,自古以來在這一領域就十分弱勢的國會更是無力阻止白宮採取各種單邊行為。共和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試圖阻止奧巴馬政府與伊朗達成歷史性的核協議,不顧白宮反對史無前例的單方面邀請了伊朗核協議最大的質疑者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來國會演講,讓他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說,矛頭直指奧巴馬政府。即使花了這麼大功夫,國會共和黨人依然無法改變伊朗核協議生效的既定事實。

這一系列的失敗讓很多共和黨人感到沮喪,他們不禁自問:如果無法阻止奧巴馬的政策生效,贏下國會兩院又改變了什麼呢?為了找個替罪羊,國會共和黨人中一部分極端保守派分子開始公開指責自己黨的領導層,認為他們背叛了「保守派運動」。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些極段分子終於領悟到了團結力量大這個亘古不變的真理,多達四十個共和黨極右派眾議員結成一黨,成立了自己的黨團。這群人,以來自俄亥俄的議員吉姆·喬丹(Jim Jordan)和來自北卡的眾議員馬克·馬多斯(Mark Meadows)為首,稱呼自己為眾議院自由連線黨團(House Freedom Caucus)。 通過抱團所取得人數優勢讓自由連線很快成為了華府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小團體。自由連線成員標榜自己為最純正的保守派,堅決反對跟民主黨和奧巴馬政府進行任何形式的合作和妥協。由於他們大多來自深紅選區,自由連線成員從不會像相對溫和的僚們那樣有選舉失利之憂,所以領導層不能有效的通過削減競選資金等手段來控制他們的行為。

自由連線很快就成為了共和黨領導層最大夢魘,無時無刻不讓博納頭疼不已。為了敲打這些黨內異己分子,博納把自由連線的核心人物從相對重要的眾議院委員會中踢出作為他們日常「造反」的懲罰。博納的這一舉動讓自由連線成員非常不滿,新仇舊恨加在一起,為了報仇的喬丹等人公開謀求「政變」,企圖逼迫眾議院重新選舉議長。自由連線和博納的戰爭演變成了一場共和黨的激烈內戰,逼迫黨內成員公開站隊兩派。最終,早就萌生去意的博納為了保證政府不會再次關門,選擇了放棄,在教皇方濟各對國會兩院發表演講後的第二天辭去了議長職位,結束了他四年半苦澀參半的議長生涯。

博納主動讓出議長寶座這一舉動震驚了華府,同時也造成了最高層次的權力真空。共和黨眾議院第二號人物多數黨領袖凱文麥卡錫本是繼承博納的不二人選,但是就在他即將登上議長大位的時候,他犯下了一些老牌政客本不該犯的大錯,比如在公開承認了成立眾議院班加西調查委員會是為了挖希里柯林頓的黑料。這一系列非受迫性失誤讓麥卡錫十分被動,但他真正的麻煩在於他作為黨領導層的一員,跟博納一樣和自由連線成員關係不佳,自由連線的許多成員更是公開拒絕為麥卡錫背書。由於自由連線人數重大,缺少了他們選票的麥卡錫不可能贏得當上議長所需的218張選票,所以他只好宣布自己不再角逐議長一職。

接二連三的意外讓共和黨群龍無首,一時間之內甚至讓人覺得議長寶座將會長期空缺。這時候,似乎唯一能讓黨內各派都滿意的折中人選就是這時候已經轉任眾議院籌款委員會(Ways and Means Committee)主席的保羅·瑞恩了。基本避開了黨內政治風暴的保羅·瑞恩被認為是唯一既能讓黨內主流派滿意,又讓黨內極端派覺得可以接受的人選。即將卸任的博納和麥卡錫都認同,在這個無比混沌的局面下,只有」白馬王子「泡軟能救共和黨於水火之中。但是,這個美好的設想有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泡軟本人並不想當議長。

作為坎普門徒的保羅·瑞恩一向嚮往的是通過他在委員會的位置來推行福利改革、稅收改革、緊縮開支等一系列保守派政策。剛剛當上眾議院地位最高委員會主席的泡軟自是不願意放棄他夢想已久的這一職位去當一個吃力不討好的眾議院議長。作為一個聰明人,保羅·瑞恩自能從博納的痛苦經歷看出議長這個位置就是個燙手山芋,誰干都是兩邊不討好。做議長更是要花大量的時間經歷去為共和黨候選人籌款,這也不是一向希望多陪陪自己年幼孩子的保羅·瑞恩所想要的生活方式。所以,瑞恩從一開始就回絕了部分同僚推舉他當議長的建議,認為自己不適合擔任這一職務。但是在黨內人士的不斷勸說之下,瑞恩最終還是勉強的接受了重擔,接替博納成為了新一任眾議院議長。就這樣,從未奢想當上議長的瑞恩,以這樣戲劇性的方式登上了個人的政治生涯頂峰。但是,等待他的則是美國政治史上最為奇特的一次總統大選,而那個像彗星般崛起的男人,則徹底改變了新世紀的共和黨和保守主義運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選美 的精彩文章:

通俄門一周年
耶魯法學院唐韻:關於 「蛋糕案」的二十條亂彈

TAG:選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