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香港曾出口絲苗米王
隨著香港側重金融地產業的發展,以及依賴內地及外國進口食物,香港農地備受忽視。但相信大家都沒有想到,香港的農業亦曾經非常蓬勃,而且出產的稻米每年出口到美國舊金山!
元朗舊墟
民間過去不重視農業
目前,香港主要靠內地來滿足其對農作物的需求。由於香港在地理上山多平地少,故現時只有約18平方公里耕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全港約有2400個農場,務農人口約為4400人,佔總勞動人口的0.13%,香港約有2.3%的新鮮蔬菜是由本地供應。
農場通常為小規模經營,以種植有葉蔬菜或者飼養豬只或家禽為主,透過「精耕細作」和現代化的技術,生產優質的新鮮食物供應本地市場。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數據,2012年的香港農業生產總值約為7.6億港元(包括農作物生產和牲畜生產)。
昔日元朗米行主要賣本地米。
香港回歸後,港府對香港農業採取放任態度,更由於昔日的禽流感及口蹄疫的爆發,對飼養禽畜的管制日趨嚴厲。民間方面,過去亦不重視農業,直至2010年出現保衛石崗菜園村的行動後,參與其中的80後青年開始呼籲重視香港農業的發展。
2012年,大量農地可能受到《新界東北發展計劃》而改為市區發展用途,香港農業發展再次引起香港社會留意。
六十年代輞井圍(今尖鼻嘴一帶),米農將收割後的稻穀放在陽光下曬一星期,讓水分揮發,打穀時更易脫殼。
港農業曾蓬勃與客家人有關
不過,相信大家都沒有想到,香港的農業亦曾經非常蓬勃。
香港農業的蓬勃開展,粗略地說,與客家人逃避戰亂,南移到廣東沿岸地區定居有關。他們把農業知識和技術帶到天涯海角的香港,最早到香港的族群於平坦低地如元朗平原定居,後來者則在偏遠的山中盆地如沙螺洞等落戶。
他們平整土地,建設灌溉系統,種植稻米、瓜果和蔬菜,養豬養雞,養魚養鴨,鄉村鄰里互助互保,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並持續幾百年的時光,當中元朗絲苗更是米中名牌,也是老一輩港人心目中「米王」。
六十年代天水圍農民收割稻米的情況。
食「元朗絲苗」是身份象徽
元朗是昔日漁農處(現稱漁農自然護理署)設於新界的其中一個農業推廣區,禾田面積達5,100英畝,錦田一帶更是南中國盛產稻米的地區,放眼儘是水稻田。內銷之餘,港產稻米也出口,「元朗絲苗」象徵本地米的輝煌歲月。
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刊物《香港農友》1974年的記載,本港至上世紀50年代末為止,主要農作收成為稻米,出產的稻米每年運往美國舊金山,供應當地華僑。
1962年之元朗,農人正忙著插秧。
根據老一輩形容,當年元朗絲苗是「有錢人先食得起嘅靚米」。據講元朗絲苗特點是較細粒及幼身,入口特別軟滑。不過,自60年代後期出產最後一造米後,部份種米維生的原居民移民外地,「老嘅種唔到,後生嘅唔願耕田」,元朗絲苗成為絕響,港人轉食泰國米。
七十年代,本地米式微,泰國米壓倒本地米市場。
而且,自從香港被英國殖民地統治,耕田種地開始被視為低等工作,不少新界壯丁到城裡打工,或者遠走英國當餐館工,荒村廢田漸多,稻田閑置,元朗絲苗步向衰落,農業的重心轉移到蔬菜瓜果和禽畜養殖。
城市發展,稻田日漸被吞占。
元朗絲苗重現江湖
不過,元朗塱原部份耕地近年再次嘗試種植稻米,農作物收成漸見規模及成熟。打著「本地米」的招牌,重現的元朗絲苗年產量不足兩噸,十分搶手。新開發的元朗絲苗名為「塱原生態米」,分糙米及珍珠米兩款,售價分別為每公斤68元及88元,價錢遠高於一般泰國米,大部份獲長春社米會會員訂購,僅小部份送到農墟出售。
新元朗絲苗最初的苗來自台灣,與數十年前元朗絲苗比較,外形相若,由於糙米及珍珠米也不像市面售賣袋裝泰國米般精磨,口感較硬,有別於軟滑、較黏性的泰國米,珍珠米則介乎糙米與泰國米之間。
由於昔日元朗絲苗失傳已久,新、舊元朗絲苗的味道、口感難以比較,但生態米以糙米為主,纖維及營養較高,故購買生態米的主要是較注重健康人士。在新界急速發展下,元朗絲苗已不大可能再現昔日盛況,這一脈禾稻之香,更值得珍視。
※細味本土情懷 90後青年藝術家以白蘭樹葉砌出香港面貌
※香港爭產槍擊案 女保鑣連開4槍擊斃二姨舅
TAG:香港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