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蹉跎半生又何妨,一朝得道聖人忙

蹉跎半生又何妨,一朝得道聖人忙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中國的士子們前仆後繼地詮釋這句話。

文要取士,武要報國。即使岳飛般精忠報國,也有十二道金牌不得不歸的憤慨,當日唐伯虎高中解元何等意氣,最後因泄題案削仕為吏,桃花塢避世。挫折成就了許多人,這些成就各不相同,因為各人面對困境的態度也各不相同。今天我們說,王陽明。

懷疑真理,萌芽個性

十八歲北上,說看世博會。後來先看的是陽明先生的故鄉,餘姚。有河姆渡遺址,有一個陽明先生劃破大明的天空,留下驚世的迴響。

彼時的我,只知道他開創了「心學」,並沒有意識到,一個能在無數千古春秋學派中掙出一塊地方的哲學家是多麼偉大。

王陽明有個做狀元的父親,很看重他的學業,請了很多老師,他的確悟性極佳,但思考問題的方向總是與常人不同,十二歲的他寫的詩已經很哲學了。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於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十四五歲的少年遭遇了皇帝被人俘虜的可恥社會現狀,他憤而學武,要殺敵報國。可惜報國無門,就算離家出走看到了居庸關外的悲壯蒼涼,就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王守仁洋洋洒洒要直接給皇帝上書,說自己要去帶兵打戰!他也不過是個十幾歲手無寸鐵的少年,皇帝看沒看到不知道,他爹看到狠抽了他一頓是真的。

討平韃靼這條路眼看是行不通了,武藝他卻始終沒放下,縱然今日不行,焉知沒有他日。於是現在他有無數的閑情來思考形而上的東西:哲學。但凡沉浸在某個方面的人都是容易出成績的,十七歲的王守仁要成親了,成親當天他和一個道士聊嗨了,打坐領會道家精髓,忘了成親的時辰。

十八歲的王守仁在路上遇到一個書生,聽他聊起當時流行的學派「程朱理學」,講求「格物致知」。好學而無聊的王陽明,當然要去學一學,他對著一叢竹子格了不知道多少天,什麼也沒幹,什麼也沒想出來,病倒了。

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我們都知道,都覺得不對。但其實,這個學說剛出來的時候,並不是這樣矯枉過正的。「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慾也。」天理和人慾是有條件的,過度的追求索取,才叫人慾。而正常的食色那都是天理。只是世上總不缺拿雞毛當令箭的人,天理還是人慾,最後還是被權欲的人說了算,所以什麼都被打成了「人慾」,要滅,所以「格物窮理」變成了什麼都要格,瞎格。

最後王陽明在深究晚理學之後,格出了一個道理:格物說得好聽,其實沒什麼卵用。從這可以看出他是個有自己想法的人,並不會盲目跟從前人的思維。他經常混跡佛道兩家,想觸類旁通一下。有一天他在廟裡看到一位禪師,問起他的來處,問起他親人父母。禪師說很想念母親,但這不符合出家人出世的風格。可王陽明卻開始萌芽了自己的思想:有感念恩,乃人之常情。

一朝頓悟,必先修心

即使生於書香門第,即使少年英才,也不是王守仁開闢學說成為躋身聖賢的先決條件。在提出「心學」之前,必須經歷無數次煉心,陽明先生也並不是一路通達。但他悟性好,因而才有著名的「龍場悟道」。

他父親王華怕他沉浸這些哲學裡誤了正事,逼他去科舉養家。二十八歲他終於考中當了官。作為一個自小飽讀儒家哲學長大的王陽明,還有一個特點,叫正直。當時宦官當道,叫劉瑾的大太監把控朝政,看誰不順眼就弄死誰,全部逮了下大獄。

這時候王陽明站出來了,給皇帝上疏,言明此事並要求公道。這封信被劉瑾截了。不僅假傳聖旨把王陽明杖責四十,還把他從正六品的刑部主事貶到未開化的貴州龍場做驛丞——從九品,又額外派了人追殺他。怎麼才能不死呢?王陽明作出跳水自殺的假象才迷惑過了那些殺手。

人倒霉喝水都塞牙縫是對的。此後他在海上遇到颱風,好不容易上任,發現房屋瓦舍全無,驛站一塊地,名頭都沒有,他三位僕人都大病一場。王陽明倒沒有書生公子氣,親自照顧幾位僕人,把生活所需的房屋用具打理好。

說起來悟性好的人,最怕執行力也很好。加起來沒有什麼事不能成。王陽明做官做人做事,都十分到位,在貴州那片地方也贏得了百姓愛戴。這生存環境改造得差不多了,他又有心情來思考人生哲學了。

雖然說已經推翻了對「格物致知」的認知,但當時就這是主流思想,動不動還是要想想不這樣,還能怎樣才能求道。死坐著格物當然沒什麼意思,哪有單是看著看著就能看出人間至理的?起碼也該動作一下,想知道竹子的道理,怎麼也該看看它怎麼生怎麼長,翻翻它什麼構造,有什麼特點吧。我覺著這竹子代表君子之風,他還覺得竹子代表湘妃之淚呢。

王陽明想了很多,看了很多,最後從另一派里找到了自己的道,陸九淵的心學給了他靈感,所謂的道,不在格物,在「知行合一,以致良知」啊!理論和實踐缺一不可,必須統一起來才有可能了解事物的真相,而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萬事萬物的所謂意義都是人心所賦予的啊!

換成今天的雞湯,勉強可以說是「世界如此險惡,你要內心強大」。心中有聖,絕不動搖,才能成聖。這是他「心學」的啟蒙之地,在龍場,悟道了。這一年,他35歲。

講求內心強大的王陽明,能讓心學走這麼遠,是因為他本身的榜樣作用。光說不做,只講內心,那隻能是「阿Q精神」,自欺欺人毫無作用。所以「知行合一」才是關鍵。他不僅知道這些道理,他還能做到。

萬物都在心中的王陽明,無所不能的王陽明,是他用行動讓世人知道這個學說的現實作用,而不像儒道那樣只凌駕於精神層面。後人給他的評價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世間萬物,一通百通

但凡他有接觸的領域,就沒有玩不轉的。十幾歲那年雖然沒能成功上書去打戰,但他還是從小學習兵法,精通騎射,多學點沒壞處,後來剿匪勤王這些本事可不都用上了。而傑出一戰,是他用35天時間,平定了寧王朱宸濠謀划了30年叛亂。簡直不是人,這就是個神啊!

他從來不紙上談兵,「心學」也不是讓你在內心裡逼逼,而是要從主觀上調動起來,從內心裡散發力量,將所學完全用出來,將學問用到實事上來。說起來,這樣的學說和後來湖湘學派的「經世致用」有點像,那時也出了個王陽明一般的人物,叫曾國藩。和王陽明不同,曾國藩不算天縱奇才,用的是笨功夫,然後和王陽明殊途同歸。這兩個人互相印證,告訴我們內心堅定的人才能謀就偉業。

說回評定叛亂這事上來。這一戰,可以看出王陽明是個並不迂腐的人,一個小時候就敢懷疑正統學說的人,也迂腐不到哪去。但是他很好的領會了用兵的道理:兵者,詭道也。歷史也評論他用兵「詭異」,他帶兵打過很多仗,基本上都是贏。

寧王叛亂的時候,有錢有人有兵器。王陽明呢,什麼都沒有,只有心中謀略。時間很緊該怎麼辦呢,只好釜底抽薪讓敵軍自亂陣腳。他一邊開始在治下(江西一帶)徵調糧食、器械船隻和士兵,另一方面開始搗亂,開始假喊大家快來江西幫忙勤王,一邊假裝自己和寧王手下謀士有往來,讓他去攻打南京。結果那謀士也挺給力,真的勸寧王去打南京。寧王心裡懷疑,就不肯動。

拖了十幾天終於發現這是個陰謀(這智商挺捉急的),開始攻打九江等地,這個時候王陽明已經集結好軍隊了。選了個對方兵力薄弱的南昌開始反攻,寧王只好回來救南昌,在鄱陽湖三天對戰,寧王被俘。

時代不壞,聖賢無法出世。所謂不破不立,只有腐朽的時候才會有人去思考出路,否則都在醉生夢死。這個時代的壞處就在後面的故事。皇帝身邊的奸臣覺得這個功勞要讓王陽明讓給皇帝,所以想了個昏招,讓王陽明放掉寧王,讓皇帝親征來打一場。

王陽明只能爭取脫離寧王勢力範圍再放來演戲,沒辦法不放就是「寧王同黨」啊。這戲他們還演的挺上癮,折騰到第二年才回京。但是一戰成名天下知,功勞是掩飾不了的,王陽明因此封伯。

54歲的王陽明終於辭了官,和姦臣鬥了十幾二十年,從剛開始被追殺貶謫,到後來用各種辦法讓他們吃虧達到目的,王陽明早就不是當年的他了,他的學說成熟了,他應用的很熟練圓滑。但辭官回鄉講學才是真的自由,這樣的樂趣哪裡是勾心鬥角能比的。

只是誰也想不到,這樣一個驚才絕艷的人物,他身體其實不太好,有肺病,宦官們想要折騰他的想法都還挺幼稚,看他身形消瘦,就想辦法讓他去騎射丟人,結果王陽明百發百中,技藝驚人,反而幫他在軍中揚了名。

從孔子開始,聖人們精力旺盛,好奇心重,往往除了自己的聖道,還精通很多東西,即使是日常娛樂,也能有所側重。也許內心圓滿的人都是專心致志的,不懼怕任何東西,陽明先生留給世人最後的一句話是「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木茹 的精彩文章:

TAG:蘇木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