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眾安網紅醫療險「千倍賠付」背後的貓膩

眾安網紅醫療險「千倍賠付」背後的貓膩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網紅」百萬醫療險因有百萬級保額保費卻僅幾百塊走紅網路,但作為一款嚴肅的金融產品,「網紅」險卻也陷入諸多質疑,續保存疑,賠付額度虛高,似是背後暗藏玄機。最早推出百萬醫療險的眾安如今也被稱作是「荒誕的獨角獸」,從上市前的千億估值,到上市至今股價28.19%的下跌,從撞上監管對網紅險的消費提示,到收到銀保監發出監管函。眾安的「貓膩」可能還並不止在網紅醫療險上。

2016年8月,眾安保險旗下網紅醫療保險「尊享e生」橫空出世。費率只有傳統醫療險的三分之一,保額卻高達百萬。眾安的尊享e生開啟了百萬醫療險的時代,也率先陷入質疑。

在眾安官網上健康險板塊中,尊享e生系列涵蓋從少兒到成年以及康復醫院等多個版本,更有樂活系列,與女性專屬、兒童白血病等分類更細的保險品種,覆蓋面已是相當完善。購買方便,宣傳語感人,多數險種只需幾百塊的投入就能夠在意外患病時擁有百萬保額,這對有意投保的人群來說無外乎是極大的誘惑。

圖片來源:眾安官網·尊享e生新全保成人版

事實上,百萬醫療險真的是造福終生的「超性價比」存在嗎?有分析指出,「百萬醫療險保費較低的原因主要是賠付率較低。」

網紅保險名不副實?

以眾安官網健康險模塊下「尊享e生·醫療險2017」為例,一般醫療保險金與惡性腫瘤醫療保險金均為300萬,然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一般醫療保險金的免賠額為1萬元。在眾安保險的官網上對於年免賠額1萬元有這樣的解釋:

這意味著賠付的條件是,在保單年度內,屬於保障責任範圍且由投保人個人支付的醫療費用,扣除社保統籌或公費醫療報銷部分,再扣除一萬元,剩餘超出的部分由眾安報銷。

根據中國政府網最新數據,2018年1-3月,全國三級公立醫院人均住院費用為13196.1元,二級公立醫院人均住院費用為5950.0元。

假設投保人持有上海醫保,通過醫療費用分擔模擬計算器,設定住院費用為13196.1元的平均數,個人現金支付數額僅三千餘元,遠低於免賠額設定的起點,300萬的保額對於一般性疾病而言顯然是不大用的上。

再考慮惡性腫瘤的情況,儘管免賠額為0,然而一年期的保障期限顯然對於重疾來說太過於短暫,重大疾病的治療周期超過一年的概率較大,在超過保障期限後,對於保險公司而言則無需再對後續治療進行賠付。同時,患病後能否續保也成為爭議的焦點。

(有網友曾在諮詢客服後得到了不能續保的回復)

眾安旗下尊享e生Plus,上線一周就光速下架,有說法稱其曾因保額1500萬太誇張,被監管叫停。眾安官方給出的說法是因技術問題下架。事實上,保障期一年用到1500萬的概率極低,1500萬不過是噱頭而已。

說了那麼多,眾安的尊享e生仍有一個最大的致命風險:停售無法續保。在互聯網時代奪客戶的故事中,賠本賺吆喝並不少見。未來產品能否持續,著實難以下定論。對於保險而言,能否續保又顯得尤為關鍵。

6月13日,銀保監提示互聯網短期健康險續保風險,禁誤導宣傳「保證續保」。

6月20日,銀保監再一次發布針對健康告知的保險消費提示,提示保險消費者,在購買人身保險產品時,不輕信銷售人員誤導宣傳。

隨機的承保方?

除眾安尊享e生外,支付寶內的「好醫保·住院醫療」也為眾安保險承保。保險期限同為1年。

支付寶內的「螞蟻金服精選健康險·好醫保」曾為眾安獨家承保。而今在支付寶的保險板塊上,好醫保承保公司已經由眾安換成了人保健康。據客服所述:現在的好醫保,保險公司是眾安還是人保健康,是隨機的。

儘管眾安並沒有完全失去支付寶,顯而易見的是,曾經由眾安獨享的支付寶好醫保渠道已被瓜分。

2017年健康生態年總保費為人民幣12.042億元,增速為410.4%,向約3,950萬名客戶提供服務。其中來自尊享e生及螞蟻金服好醫保生態2017年的保費收入達人民幣6.4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這三年眾安保險通過投資股東的生態系統售出的保險產品分別占同期總保費的99.8%、97.9%、86.5%。眾安對股東業務的依賴向來是頗為嚴重。向生態系統合作夥伴支付的諮詢費及服務費也成了眾安保險主要經營開支之一。

銀保監發完消費提示,再直指違規

2018年5月4日,銀保監發布《關於組織開展人身保險產品專項核查清理工作的通知》在即日開始的第一階段工作中,保險公司需要對自家在售存量產品全面自查並針對問題有效整改,6月30日之前報送至銀保監會。監管者的態度明確,即全面徹底、不留死角。其中第24條明確規定:短期健康險不能引入終身給付限額,連續投保等長期險概念。

6月28日,中國銀保監會連發六道監管函,劍指保險機構違規投資,涉及紫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安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安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幸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保險機構。

其中,中國銀保監會針對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監管函顯示,2017年10月,檢查組對該公司保險資金運用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發現該公司存在超限額投資關聯方發行的金融產品、超限額投資單一資產、未按規定進行監管報告和對外信息披露等問題。

至於眾安財險具持有哪一隻股票,委託投資股票虧損達到了幾成,監管函中並未予以披露,眾安也未對此做出解釋。

「荒誕的獨角獸」

眾安保險全稱為"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1月6日開業。2017年9月28日,眾安登陸H股,一度實現千億市值。然而,據其最新披露的財報顯示,眾安卻在登陸H股第一個年度即由盈轉虧,據其披露的財報顯示,2017年全年虧損9.96億元,2018年一季度虧損4.83億元。

眾安保險的主要發起人是阿里巴巴、中國平安、騰訊等公司,董事長由歐亞平擔任。上市前,螞蟻金服、騰訊和平安分別持有眾安保險16.04%、12.09%和12.09%股權,三家公司共計持有40.22%的股權。據其披露的2017年年報顯示,螞蟻金服仍以13.53%的持股比例居於首位,同時馬雲、馬化騰、騰訊、平安保險持股比例均超10%。

圖片來源:眾安2017年報

作為中國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早期推出的"退貨險"、"賣家保證金險"、"航空延誤險"等特色險種填補了中國保險市場的空白。「退貨險」保費收入佔比曾高達77%,然而退貨險出險率較高,頗難盈利。

對2017年的虧損,眾安給出四條原因是:一是計提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大幅增加,未到期責任準備金達10.9億;二是支付給生態合作夥伴的銷售手續費、傭金、技術服務費及其他諮詢費增加;三是研發投入增加所帶來的經營及行政支出增加;四是IPO融資款受港幣對人民幣貶值影響,導致匯兌損失人民幣1.387億元。

在眾安的2017年年報中,人身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14.76億,同比增幅50%;健康險保費收入9.39億,同比增幅達358%;保證險保費收入8.18億,同比增幅58%;信用保險保費收入5.26億,同比增幅411%;退貨運費險,2017年保費收入9.36億,同比增幅僅為6%。健康險和和消費金融生態的信用和保證保險增長突出,眾安起家的險種退貨運費險對比之下顯得有些增長乏力。

2017年,眾安保險綜合賠付率達59.5%,較2016年高17.5個百分點。綜合費用率為73.6%,較2016年高10.9個百分點。費用率高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保險收入規模無法攤薄產品研發、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巨額投入。

行政及其它費用中的「諮詢及服務費」是眾安保險最大的一項開支,2016年、2017年分別達到11億和16億。2017年,眾安保險綜合成本率(綜合賠付率+綜合費用率)為133.1%,較2016年上升28.4個百分點。

激烈的競爭之下,互聯網險種已是各有千秋,新的產品與形態也在不斷的出現,眾安尊享e生早期的快速成長已成為歷史,而對於眾安而言,在渠道被擠占,監管嚴控之下,能否繼續依賴過往高增長的險種賺取利潤或是未知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政策落地 六折可買房 老鄉別跑 樓市有救了!
Facebook承認收集非用戶個人信息 通過第三方的網站渠道

TAG:金融界 |